张国立
单身没什么不好,不必为另一半操心,也不必担心另一半没有为自己操心,而且爱上哪儿就上哪儿,爱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唯独,一个人上馆子,还挺麻烦的。
我曾经单身好长一段日子,进馆子吃饭的经验丰富。那时台北的川菜馆很红火,我决定去试试朋友推荐的一家。去之前先为自己做了点心理建设,要不五点半,要不七点半,不能在人最多的时候去凑热闹,惹人嫌。吃饭前,先跑个五千米外加做两百个仰卧起坐,腾空肚皮进馆子,免得点不了几道菜,更惹人嫌。
准备妥当,我五点半进馆子。
“您几位?”
“一位。”
“吃面?点菜?”
“点菜。”
我被领进最里面楼梯下的小桌子,面对厨房,右手边是厕所,抬头要当心,以免撞了头,吃饭得坐直,免得屁股挡人上厕所。奇怪,店里明明空桌子还很多,为什么非把我塞进墙角?难道是因为我长得丑,怕吓到其他客人?
从夫妻肺片吃到豆瓣鱼,三菜一汤外加啤酒,吃得肚皮圆滚滚。咦,什么时候来了满馆子的客人,外面还有人排队。正想再喝杯茶,服务员已经忙着收拾我的桌子。
一个人吃饭,会被歧视。
换个方法,我照样六点不到便进馆子。
“您几位?”
“两位。”
这回好,被领到窗旁的桌子,外面是街道的树影,且离厕所八丈远。我说边等朋友边吃,先点菜吧。菜来了,我稀里呼噜吃起来。刚过七点,桌面的盘子空了,酒瓶也空了。服务员用怜悯的口气对我说:“女朋友爽约呀。”
对,女朋友爽约。我不能因此不吃饭吧。
一个人进馆子,最理想的选择莫过于日式料理店,往料理台前一坐,面对师傅,自己吃自己的,还可以跟师傅聊聊天。要不然面馆也成,和陌生人拼桌,说不定飞来艳福。当然,一个人吃饭往往会把莫名其妙的寂寞和无奈拌进饭碗,这是再美再好的食物也无法弥补的。
突发奇想,像我这样的单身不在少数,也都有吃饭问题,何不招呼一下,几个单身汉组个“饭团”一起去吃饭?果然响应“饭团”的人还真不少,有时四五个,有时七八个,进了馆子少了歧视,多了重视,点了整桌菜,大家吃得高兴,就是结账时得有劳店家:“老板,能不能帮我们除以五。”
“饭团”最怕斤斤计较的团友,譬如小李不吃牛肉,他拒付牛肉的钱;譬如老赵不喝酒,他说酒钱分开算;譬如薇薇饭量小,坚持付账时她只能算半人份。这些都无所谓,反正没人规定“饭友”不能换人,久而久之,几个老“饭友”形成固定班底,每周五别人去约会去恋爱,我们吃遍台北的馆子。老黄结婚那天,他的喜宴特别留了一桌摆上“饭团”的纸牌,十一个单身者挤十人的桌子,天冷,挤挤暖和。老黄与新娘来敬酒,他举着杯子喊:“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七十三个寂寞的星期五晚上。”
这喜酒喝得有些哽咽,有些磕磕绊绊,有点凄凉。
老黄结婚一年后,在他老婆大人的恩准下,经常周五独自来跟我们蹭饭,他说:“还是这样吃饭有滋味,我和老婆两个人,出去吃饭也难。”
“饭团”的成员来来去去,有的如老黄般结婚去了,有的调职出国,有的觉得这么“团”下去一辈子结不成婚。旧的走了,新的来了,到我结婚“脱团”的那天,全团只剩两个创始团员,他们散坐在婚礼酒席的两头,事后我才知道,他们每桌敬酒,竟然招收了好几个单身的新团员,于是“饭团”继续热闹。
结婚十五年,直到今天,我每个月仍有一两天去参加“饭团”,当然是一个人去重温单身的幸福感。我们现在这个“饭团”,单身者只有三人,其他七人皆已婚,不过丝毫不影响吃饭的乐趣。台北好些店家都认得我们,不忘给我们加菜、打折。
最近老黄提出个颇有建设性的意见——大家组团出去玩,白天各玩各的,晚上集合一起吃饭。听起来不错,却遭到史上最大的阻碍,好几位老婆大人表达她们极度的不满:“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什么主意,在台北吃吃可以,想假装单身出去玩,免谈。”
借此机会做些反省:其实,单身的日子多值得怀念和珍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