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先 兴
(南阳师范学院 汉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南阳 473061)
唐代对诸葛亮的追思及其评论
郑 先 兴
(南阳师范学院 汉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南阳 473061)
摘要:在唐代人看来,诸葛亮“为政以德”,其公平无私、忠于职守的胸怀,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做法,依法治军、依法作战的战术等等,都值得学习和效法;诸葛亮为刘备筹谋三分,建立蜀汉,又忠心耿耿,其功勋远在管、乐之上,那些指责其过错的言论是错误的。唐代所编纂的前代史书中,记述了诸葛亮的轶闻遗事,还将执掌巴蜀的官员韦皋与严武都看作是诸葛亮转世,秉承其余福。唐代很多的士人与诗人在其论著、诗歌中,都讲到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事实。
关键词:唐代;诸葛亮;追思;评论;南阳
诸葛亮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功臣、蜀汉的丞相,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官员、学者、诗人乃至于普通百姓,无不对诸葛亮敬仰有加、赞不绝口。由此,有关学术研究可以说洛阳纸贵。限于笔者的学识,仅从接受史学的角度,对唐代诸葛亮的评论予以整理,以期得到同仁的欣赏与雅正。
一、唐代的诸葛亮资料及其研究
唐代相关诸葛亮的资料,已经有众多的学人予以了关注和整理。手下有套《诸葛亮研究集成》[1],是作为山东省“八五”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其主编为王瑞功先生,1995年完工,两年之后由齐鲁书社出版的。从书中看,唐代有关诸葛亮评论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评论诸葛亮的文字。主要记载在《李卫公问对》《贞观政要》与史学家李翰的《三名臣论》。《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其重臣李靖有关治军的私房话,是李靖事后所撰写的,其中多处涉及诸葛亮。《贞观政要》则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编纂的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23年中与其臣属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就行政问题的讨论、奏议,其中有谈到诸葛亮的地方。第二类,碑铭文字,凡6篇。有裴度(756—839)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段文昌(773—835)的《诸葛武侯庙古柏文》,吕温(772—811)的《诸葛武侯庙记》,沈迥的《武侯庙碑铭并序》(787),孙樵的《刻武侯碑阴》(849),尚驰的《诸葛武侯庙碑铭》。第三类,诗歌类文字。有人统计,唐代咏诵诸葛亮的诗人有50多人,诗歌100余首。在这里搜集了52首,其中著诗最多的是杜甫,有11首。第四类,小说轶闻类,共9件。范掳的《严黄门》,张读的《韦皋》,魏征的《诸葛亮纪功碑》,房玄龄的《陈勰习诸葛图阵法》《李暠写诸葛亮训诫以勖诸子》,李延寿的《诸葛亮埋弩箭镞》《诸葛亮筩袖铠》,韦绚的《诸葛亮菜》,陈盖的《武侯临终》。
诸葛亮作为文化的热点,既有丰富的资料,那么其研究自然也就附着而来。翻检唐代诸葛亮研究:第一,借助于唐诗综合性分析吟诵诸葛亮的,如陈翔华的《唐代咏怀诸葛亮的诗歌》[2],张荣东、逯雪梅的《唐代咏史怀古诗中的武侯情结》[3],柯昌勋的《诸葛亮贤相形象的唐诗传播》[4]等;第二,借助于唐诗专门论析杜甫吟诵诸葛亮的,如杨磊的《读杜甫诗〈蜀相〉》[5]、莫砺锋的《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6]、李兵与聂巧平的《从传播学角度论杜甫对诸葛亮人格形象定位的贡献》[7]等;第三,借助于碑刻资料的研究,仅见梁中效的《蜀道唐碑所反映的诸葛亮信仰》[8]。可见,唐代诸葛亮研究的侧重点是诗歌,从史学角度仅见,所以,其研究空间还是很大的。
二、追思其功绩,践行其政德
在唐代政治家看来,诸葛亮“为政以德”,“可以为师矣”。诸葛亮的很多政治建树,不仅使其屡建功勋,而且完全可以模仿学习。
(一)唐人认为,诸葛亮的公平无私、忠于职守的胸怀,很值得学习和效法。
《全唐文》卷十《太宗皇帝·诸葛亮高颎为相公直论》载:
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又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亮尝表废廖立、 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城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贤者。若如此,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9]
《贞观政要》卷五《公平》记载: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已。”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况我今理大国乎?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时至公之道耶?”[10]
针对唐初政权初建之前的旧部人员因为尚未提拔的埋怨,唐太宗非常理智,提出“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与物”。所以,选拔官员的标准,不是与自己的关系之远近先后,而是看他能不能胜任,能不能安抚民众,以历史教训而言,既是父子、兄弟之情,但因危害权柄,皆被废诛;以历史经验而论,既是小国丞相,还知道轻重缓急。所以,唐太宗觉得自己作为大国的皇帝,更应该讲究公平的执政理念。
《贞观政要》卷六《杜谗邪》载:
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奏言:“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人之思虑有限,一人不可总知数职,以论臣等。”
太宗谓戴胄曰:“朕以至公治天下。今任玄龄、如晦,非为勋旧,以其有才行也。此人妄事毁谤,止欲离间我君臣。昔蜀后主昏弱,齐文宣狂悖,然国称治者,以任诸葛亮、杨遵彦不猜之故也。朕今任如晦等,亦复如法。”
于是,流陈师合于岭外。[10]
由此可见,唐太宗在执政中,竭力践行“以至公治天下”的理念,并将自己的臣属房玄龄、杜如晦比作诸葛亮。
(二)唐人认为,诸葛亮的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和效法。
《贞观政要》卷八《赦令》: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暗哑。’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文王作罚,刑滋无赦’。又蜀先主尝谓诸葛亮曰:‘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之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10]
唐太宗认为,政治实践中,谋事在前,教化于先,即可引导民众按照规矩办事,不给投机者作奸犯科的机会。行政上对犯罪者的大赦,其实是政治家的过错,没有预设好政令,做好教化,使那些投机取巧者有机可乘,钻了法律、政策的孔,因而犯法受罚。因此,真正有智慧的政治家,是不会给人们犯罪的机会。所以,也就没有大赦一事。刘备曾向诸葛亮推荐东汉末年的陈元方、郑玄,说他们都曾经是依法行政的典范,提请诸葛亮学习。诸葛亮在刘备的启发下,谋事在前,依法行政,做蜀相十年,没有赦免一次。所以,唐太宗也决心学习诸葛亮,在其执政期间,提前做好谋划,制定好策略,减少犯罪,争取不采用赦免的政策。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好顶层设计,“严以用权”,“谋事要实”,亦即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廉政成本。
(三)唐人认为,诸葛亮的依法治军、依法作战的战术,是军队取胜的法宝,很值得学习和效法。
《李卫公问对》卷上十三载:
太宗曰:“诸葛亮言:‘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朕疑此非极致之论。”
靖曰:“武侯有所激云尔。臣按《孙子》曰:‘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自古乱军引胜,不可胜纪。’夫‘教道不明者’,言教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者’,言将臣权任无久职也;‘乱军引胜者’,言己自溃败,非敌胜之也。是以武侯言,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又何疑焉?”
太宗曰:“教阅之法,信不可忽。”
靖曰:“教得其道,则士乐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臣所以区区古制皆纂以图者,庶乎成有制之兵也。”
太宗曰:“卿为我择古阵法,悉图以上。”[11]
在这里,李靖以唐太宗的怀疑为由,强调治军必须有法,依法训练,依法对敌,那么,即使将帅不胜任其职,但是单靠训练有素、行军布阵有法可依的兵卒,也能够取得胜利。在《李卫公问对》中,李靖还专门说到诸葛亮的八阵图及其使用,介绍了自己学习使用的情况。
三、论定其功德,反诘其责难
在唐代士人看来,诸葛亮为刘备筹谋三分,建立蜀汉,又忠心耿耿,其功勋远在管、乐之上,那些指责其过错的言论是错误的。
(一)唐代士人以敏感、追思的诗句,睹物思人,吟诵诸葛亮的功德。
一是审时度势,筹谋三分。刘禹锡《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1]904武少仪《诸葛丞相庙》:“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像俨如存。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辅庸昏。”[1]908
二是辅佐汉主,忠心耿耿。岑参《先主武侯庙》:“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1]902杜甫《蜀相》则将先主、蜀相的君臣关系表现得极为淋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895李华《咏史诗十一首》 第九首,借春秋时曹国君主曹伯阳误信公孙强遭遇杀身之祸,歌颂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相合:“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1]902
三是勤廉为政,发明创造。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1]898刘禹锡《观八阵图》:“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1]904
(二)唐代士人以诸葛亮“比自管、乐”为题,认为其功德应在管、乐之上。
李翰《三名臣论》中,以答客问的形式,将管仲、乐毅与诸葛亮的功德相比较。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那么,三人的功德究竟怎样排位?
李翰认为,管仲不如乐毅,诸葛与乐毅有一比。
客人则质疑说:“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兴齐定霸,尊周勤王,功其懋哉,仁亦至矣。”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策通吴,合纵破魏,奉先主西入剑门,下车而三分天下”,“虽短祚中否,而王业殆成”。倒是乐毅,作为燕国将军,“才胜齐师,挫于二城之间,狼狈于两国之际,军不振旅,身卒奔亡”。由此,如果以成败而论,显然是管仲在前,乐毅在后,诸葛当取于中。
李翰不同意这种排位。“先当格以道德,合于终始,审其正邪,观其去就,然后事可明也。”李翰认为,论定功绩,不能仅以成败论,还应该考虑道德、终始、正邪与去就等多种因素。由此而论,管仲虽然有功绩,但是“邀功事仇”(无德),“肆奢越礼”(有邪),“止于霸者之佐,殆非王臣之良”。孔明“三顾后起,筹划比当,缔构必成。事屯而业亨,主暗而国治,兵弱而强邻畏服,功大而本朝不疑”,唯一不足的是斩马谡。乐毅攻打齐国,“待之以德,收之以礼”,“舍权变”,“兴王道”。燕昭王死后,因燕惠王不信任才逃到赵国,但是因赵王想用他灭燕国,“因弃禄逍遁”,“可谓怀禄不屑其荣,周身不违于道”,“比诸二子,不亦优乎”?可见,若从“去就”看,可能最不成功的乐毅并不比管仲、诸葛弱。但是若就功德而言,则管仲无德可言,乐毅遂有仁德,但是缺的时运要天命。所以只有诸葛亮既知进退,又恰逢明主,即使有马谡之不足,但在李翰看来,是因为诸葛亮是由通盘考虑的,“窥其军法,必俟中原克复后厚赏宽刑”[1]382-383。所以,管仲、乐毅和诸葛三人,最具功德的当推诸葛。
(三)唐代士人赞颂诸葛,反诘陈寿、崔浩的批评。
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曾经批评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12]《魏书》卷四十三《毛修之》记载,后魏的崔浩批评诸葛亮为刘备相,“不能与曹氏争天下”,“退入巴蜀”,“僭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他为偶。而以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又说诸葛亮占据巴蜀之后,“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一再失误,“智穷势尽”,遗憾而逝。因说陈寿的批评“非为失实”[1]377。
针对陈寿和崔浩的批评,唐代士人予以了反诘。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中,叙述了诸葛亮功德后,说:“而陈寿之评,未能极其能事;崔浩之说,又诘其成功。此皆以变诈之略,论节制之师;以进取之心,语化成之道。不其谬欤!”又:“度每迹其行事,度其远心,愿奋短札,以排群议。”[1]720-722吕温《诸葛武侯庙记》说诸葛亮相蜀功绩卓著,“土虽狭,国以勤俭富;民虽寡,兵以节制强”。所以,陈寿与崔浩的批评是不对的。“或曰奇谋非长,则斩将覆军,无虚举矣;或曰馈粮不继,则筑室反耕,有成算矣。”[1]723-724孙樵《刻武侯碑阴》:“史寿以为短于应变,真抑武侯哉!”[1]727-728
显然,裴度等人的反诘,对于诸葛亮在历史上形象的重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如梁中效先生所说:“裴度是唐代中兴名臣,孙樵、吕温也都是时代精英。他们不约而同的驳斥陈寿,不遗余力地为诸葛亮辩解,逐渐将他由名将贤相推上了智星神人的圣坛。”[8]
四、记述其神迹,神话其余威
唐人的史学意识非常浓郁,开宰相兼领史馆之先列。所以,像诸葛亮这样的历史人物,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一)唐代所编纂的前代史书中,记述了诸葛亮的轶闻遗事。
魏征所监修的《隋书》卷五十三《史万岁》记载,史万岁率领军队到南中击破爨氏的叛乱,行军中,看到有“诸葛亮纪功碑”,其背面刻有文字“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预言了史万岁将率军经过此处。史万岁对诸葛亮的语言很不赞同,于是让士卒将其推到,碑趺志曰:“史万岁不得仆吾碑。”[13]史万岁不得不将碑又重新立起。
房玄龄编纂的《晋书》中,卷八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记载,武昭王李暠教育他的儿子,说自己常年在外征战,没有时间关照,也没有请来老师训诫,就承担了重任,“皆弱年受任”。因此很是担心,“常惧弗克,以贻咎悔”。于是想到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希望他们学习,“周孔之教尽在其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质略易通,寓目则了”。又在《职官志》中说陈勰受命学习诸葛亮的布阵排兵方法,“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图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谙练之”[14]。
李延寿编纂的《北史》卷八十九《艺术·陆法和传》记载,陆法和带军驻扎在白帝城,告诉手下,说曾经见过诸葛亮在城郊埋藏弩箭镞“一斛许”,然后找到地方,果然挖出[15]。又所编纂的《南史》卷十六《王玄谟传》记载,宋明帝曾经赏赐给王玄谟“诸葛亮筩袖铠”[16]。
(二)唐人将执掌巴蜀的官员韦皋与严武都看作是诸葛亮转世,秉承其余福。
《新唐书》卷一二九《严武传》记载,严武曾经为剑南节度使,“在蜀颇放肆,用度无艺,或一言至悦,赏至百万。蜀虽富饶,而峻掊亟敛,闾里为空。然虏亦不敢近境”。严武为人肆情任性,年少时,因为他的父亲只亲近其妾,而不与其母亲在一起,他就用铁锤击碎乃父之妾的头。任职蜀地后,曾因小事将梓州刺史章彝杀掉。故宰相房琯为巡内御史,严武“慢倨不为礼”。在朋友圈内,严武与杜甫关系最好,但是多次想杀掉他。“李白为《蜀道难》者,乃为房与杜危之也。”当严武40岁病卒时,其母亲边哭边高兴,“从今而后,吾知免为官婢矣”。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唐代咸通年间的范掳撰《云溪友议》,说严武也是诸葛亮转世。其父严挺之娶妻裴氏,“才三夕,其妻梦一人佩服金紫,美须髯,曰:‘诸葛亮也,来为夫人儿。’”[17]
五、“南阳诸葛庐”,悠然思孔明
唐人对诸葛亮的认识,不仅在于思想、功德及其神话方面,而且也在于对南阳的认识方面。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可谓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除此而外,唐代很多的士人与诗人在其论著、诗歌中,都讲到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事实。在这里,我们摘抄一些,以飨同仁,并正视听。
汪遵《南阳》:“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草庐一卧龙?”[1]914
胡曾《南阳》:“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自乐耕锄。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草庐?”[1]917
许浑《南阳道中》:“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饥鸟素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1]913
以上四首,是几位作者到南阳游走时,想到诸葛亮,有感而作的。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1]895
杜甫《武侯庙》:“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1]899
罗隐《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1]918
李山甫《代孔明哭先主》:“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1]919
以上四首,是其中歌咏诸葛亮时,谈到了他曾经躬耕于南阳的事。
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中:“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未从虎,时称卧龙。”[1]720
吕温《诸葛武侯庙记》:“武侯命世,实念汉德。魏奸吴轻,未获我心。胥宇南阳,坚卧不起。三顾虽晚,群雄初定。必也彗扫,是资鼎立。”[1]723-724
孙樵《刻武侯碑阴》:“曩蟠南阳,时人不与仲、毅伍。”[1]728
以上三条,是前述唐代名臣所撰写的碑铭中的文字,可以代表其时官方的意见。
在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论中,有些学者无视诸葛亮自己,甚至唐人的论述,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论据不足,其荒谬之言,可淡然无视。
[参考文献]
[1]王瑞功.诸葛亮研究集成[C].济南:齐鲁书社,1997.
[2]陈翔华.唐代咏怀诸葛亮的诗歌[J].文献,1980(3).
[3]张荣东,逯雪梅.唐代咏史怀古诗中的武侯情结[J].佳木斯大学社会学学报,2004(1).
[4]柯昌勋.诸葛亮贤相形象的唐诗传播[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5]杨磊.读杜甫诗《蜀相》[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0(5).
[6]莫砺锋.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J].杜甫研究学刊,2000(1).
[7]李兵,聂巧平.从传播学角度论杜甫对诸葛亮人格形象定位的贡献[J].南昌大学学报,2004(6).
[8]梁中效.蜀道唐碑所反映的诸葛亮信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3(1).
[9]董诰,编.全唐文[C] .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吴兢,编著.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4]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刘太祥]
The Memorial of and Comments on Zhuge Liang in the Tang Dynasty
ZHENG Xian-xing
(Institute of Han Culture,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473061, China)
Abstract:In the eyes of people in the Tang dynasty, Zhuge Liang “ruled by moral force”. The breast of dispassionate fairness and devotion to duty, the practice of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enhancing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the tactics of managing army and fight according to law, etc. are worthy of studying and emulation; Zhuge Liang planned the division into three kingdoms for Liu Bei, then established Shu Han. He was very loyal; his exploit was bigger than Guangzhong and Yue. Those who accused his fault were wrong. The books compiled in Tang dynasty about the previous dynasties, told about Zhuge Liang’s anecdotes, and regarded Wei Gao and Yan Wudu who were in charge of Bashu as the reincarnation of Zhuge Liang, adhering to the rest of the blessing. Many scholars and poets of the Tang dynasty had talked about the fact that Zhuge Liang farmed in Nanyang in their works.
Key words:Tang dynasty; Zhuge Liang; memorial; comment; Nanyang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6)02-0017-05
作者简介:郑先兴(1961—),男,河南省南阳市人,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秦汉史。
收稿日期:201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