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
摘 要:华裔作家哈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池塘》主要在于凸显其政治性主题。哈金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抗争,用质朴清丽的语言、政治性隐喻和讽喻向美国读者诠释了“文革”前后中国的政治形态和社会历史的变迁。
关键词:《池塘》;政治主题;隐喻;文革历史
中图分类号:H111 文献标识码: A
作为美国华裔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哈金在美国文学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在其第一部长篇小说《池塘》(1998)中,哈金生动地再现了主人公——青年工人、业余书画家邵斌曲折的抗争和维权历程。通过使用大量政治隐喻,小说《池塘》成功地揭示了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普通老百姓改善生存状况的艰辛,同时也向美国读者展示了文革前后中国社会微妙的变化和发展。
一、政治性主题的凸显
通过分析小说《池塘》的政治性,本文特别关注其社会背景,尤其是政治背景与其政治性主题的结合。一如乔治·奥威尔的政治性小说《1984》和《动物农场》,哈金的《池塘》描述了诸多发生在文革前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历史细节。《池塘》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福利(即住房分配),法治和民主,社会不公和公民权利(教育)等方面的冲突。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社会政治问题是文化大革命(1966-1976)之后很多中国人关注核心问题。运用隐喻、讽喻等修辞技巧以及人物刻画展现政治性主题、揭示后“文革”时期中国社会历史变迁是《池塘》的主要写作动机。
(一)政治讽喻
“我不是一个政治作家,但我创造的人物的生活往往受政治的影响。因此,我讲的故事无法回避政治。我所有的故事都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事情而写的。至少95%的情节真的发生在生活中......因此我特意挑了这一主题,(选好主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研究和写作。”
与哈金的大部分小说一样,《池塘》围绕邵斌为反对社会不公正和强权压制进行的反抗,描绘了工厂的管理层和被管理层的矛盾、不同的政治派别之间的冲突以及妻子和丈夫在家庭事务上的争吵。这些争吵生动地展现了丈夫和妻子在遭受不公后,他们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是选择斗争到底还是选择屈服的两难境地。在所有矛盾和冲突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冲突是社会政治性冲突,即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压迫和反抗之间的冲突。“以社会现实、真实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为基础,哈金在《池塘》描述的是普通人在中国庞大的政治背景之下的抗争。”
《池塘》揭示了一家地方工厂的社会政治性问题,包括社会福利(实物、住房分配),对工人的政治压制,社会不公以及基层领导的政治腐败等。通过描绘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抗争的工人之间的矛盾,哈金展现出对文革后期中国地方政治的不公平现象的关切。哈金对基层领导的无能和腐败的有力讽刺,体现了他对遭遇不公现象的普通人的同情心。虽然邵斌的维权抗争是强有力且行之有效之举,但他在获得更大的成功之前却停止了进一步的抗争。这本是他原定的计划,即扳倒公社的杨书记以及他的手下马厂长和刘书记,并且进入大学深造、实现他的艺术家梦想。按照哈金的计划,小说旨在揭示70、80年代中国共产党地方政府的体制缺陷。在情节的设置、主角和配角的选择、主角和诸多的对立角色之间的矛盾刻画方面,哈金将这篇小说定性为一个政治讽喻,揭示了基层领导的贪婪和残暴、弱者注定的失败和不幸,以及基层社会政治民主的缺乏。小说向读者描绘了一个滑稽同时又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向读者描述了面对基层领导的压制和愚弄下男主角平静但激烈的个性。男主角与“公社”所倡导的“公社伦理”,即 “服务和服从”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因为,他(包括作者哈金)认为,当权者以此伦理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进一步腐化,并使工人继续安分守己。
哈金选择了“文革”后期的中国社会基层作为这篇聚焦政治闹剧的长篇小说社会历史背景,充分显示了作者本人的政治情结。翻阅哈金本人的履历,读者不难发现,哈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经历以及其对美国民主的精辟理解,是小说意在推进和健全中国的民主法治的现实基础。在这篇小说中,通过描写男主角的踌躇满志,作者哈金表现了自己的无奈: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无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小说里,男主角在维权最终成功之前选择的妥协,实际上是哈金宣布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一个标志。
主人公邵斌的犹豫也是哈金的无奈,是作者在中美两国政治差异冲突的茫然情绪的表现。哈金笔下的邵斌,并不是一个道德崇高的圣人,而是一个具备基本正义感和民主意识的人。最具讽刺意味的情节是故事的结尾:反抗体制的邵斌被吸纳进人民公社、进入到体制内工作。其真正的原因正是由于基层领导的独断。通过这部官僚讽刺的作品——《池塘》,读者能够体会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基层政府中充斥着专权和落后,而不是民主政治。
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哈金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性倾向——也是本篇小说的主题, 藉以吸引美国读者来关注中国社会政治中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和中国人民的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哈金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体现在巧妙的选择简单而幽默的语言来表达不同人的特点,这也有助于作者塑造新颖、幽默、轻松的故事,而非记录严重的政治纷争。
(二)政治隐喻
出于某些特殊原因,哈金并没有直接用讽刺来揭示小说中的政治腐败和政治冲突,所以,为了达到讽刺的相同效果,哈金采用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政治性隐喻。政治性隐喻的采用极大的帮助作者去揭示小说中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政治态势。首先,小说的标题“池塘”就是一例典型的政治性隐喻,“池塘”象征着工厂和公社的政治舞台。“池塘文化”在中国的政治历史当中有着深刻的根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池”有两个隐喻含义。首先,它指的是一个特殊的圈子,包含着某些有相同的政治见解和利益关系的群体。例如,可以说保守势力属于“甲派”,而激进势力则属于“乙派”,反之亦然。其次,它是一个有限的单位或范围。例如,某人从市级政府提升到省级政府,因为其政治级别提高了,人们通常会说,他从一个“小池塘”来到一个“大池塘”。因为市级政府已经不能适应他的能力了,即市级政府不能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飞跃,但省级或中央政府可以提供足够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说,“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在中国,人们也会用“庙”来代替“池子”。例如,“小庙容不下大佛”,意指“小庙”(小平台、小单位)无法施展“大佛”(才华、实力出众的人)的能力。除了小说标题,“池塘”一词还多次被用在小说正文中。例如:“这里只有三百人,对于像你这样的一只大乌龟而言,这个池塘太小了”;此外,我想让他成为我们的人,把他留在我们的池塘(阵营)”。除了“池塘”一词之外,作者用到许多其他与政治性隐喻相关的词汇。例如与“水”有关的隐喻。如“我们活在同一片水里”。这里的“水”指代某一政治派系。又如,“现在整艘船都处于危险之中。”中国人喜欢用“船”、“舟”来形容处于同一境地的利益集团,如“同舟共济”等。因此,《池塘》所说的“船”是指整个杨书记的政治团队,此刻正处于危险境地。
二、文革历史再现
小说向美国读者展示了文革前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真实状况。首先是“人民公社”运行机制和官员级别差异。在1958年至1982(一说1985)年的中国,“人民公社”一度是农村地区三个组织形式中最高的一级,直到80年代被乡镇取代。人民公社是当时农村最大的集体组织单位,以下依次为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人民公社兼有政府的政治和经济职能。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才退出历史的舞台。政府机构改革之前的官员政治级别,也是西方读者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对于这一点,哈金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些细节。如“......你的级别将会是二十二级”、“无论是马厂长还是刘书记,都是二十一级......”。本小说中,称谓也有非常鲜明的文革时期(1966-1976)的政治功能。例如,“你们都是革命同志,打倒我们的敌人丁主席!”文革时期(1966--1976),“革命同志”这一称呼十分流行。“革命同志”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政治称谓,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其次,《池塘》也让读者能了解到1949年至1985年间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实物分配制度。小说中刻画的冲突源自70、80年代“福利分房”引起的矛盾。在小说中,按照个人的行政级别、工龄或年龄等分配福利物资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厂长等基层领导人的家庭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而像邵斌一样的普通工人群体只能获得很少的福利。物资“平均分配”一度被认为是“理想的共产主义国家”按需分配的重要体现。1986年之后,因为“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该分配方式被政府所放弃。而在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自当年起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了“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最后,小说描述的高考制度的恢复,反映了文革后中国的另一大积极变化。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小说男主角邵斌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成功考入了一所大学,有机会更系统的学习艺术知识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恢复高考制度是中国政府做出的一大决定。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被看作是资本主义或封建制度的象征,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取消高考。高考制度的恢复标志着中国人的伟大变革,因为他们得到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去享受高等教育。
三、结论
《池塘》是一部幽默小说和荒诞政治喜剧。该小说用简单清新的语言如实勾勒出文革前后中国的社会,揭示了社会、政治的不公以及地方政府的腐败,描绘了普通人不懈的抗争、抵制官僚压迫和报复。同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一样,哈金的小说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关注。大量运用政治性隐喻和讽喻,哈金成功的向美国读者展示了一个普通中国工人与社会不公现象进行的抗争、再现了文革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 陈爱敏.个人记忆与历史再现—谈哈金的流散身份和文革书写[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8(34).
[2] Hang Zhang. Bilingual Creativity in Chinese English: Ha Jins In The Pond [J]. World Englishes, Vol. 2002 (3).
[3] 左燕茹. 哈金《等待》中的主题反讽意蕴探微[J].时代文学,2011(14).
[4] HaJin, In The Pond [M].NY: Vintage Exported,2001.
[5] 陈广兴.自由的写作?—华裔美国作家哈金的悖论[J].中国比较文学,2009(3).
(本文审稿 余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