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子
【摘 要】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朝鲜族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汉语教学活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对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朝鲜族小学 汉语教学 问题
汉语是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汉语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至关重要。由于汉语是朝鲜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朝鲜族汉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九个方面的问题:
一、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包括“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做到音形义相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和查字典的习惯。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学会声母、韵母和声调,能够正确拼读,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二、词汇
学习词汇是为表达与交流打基础。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是搞好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前提。词汇教学要重视学生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词义解释是难点,词汇的运用是重点,词性只要求一般性了解。学生在不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时,课文的生词可以用民族语言文字对照解释;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之后,则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汉语解释词汇。词汇教学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三、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应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四、古诗文
古诗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古诗文,为他们今后继续学习汉语打基础。诵读古诗文,一定要适量,难易适度,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五、语法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语言难点,提高表达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六、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作文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己拟题,少做命题作文。讲评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七、听力和说话能力
听力和说话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必备条件。从小学阶段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说话能力。要有正确的听话态度和听话习惯;要鼓励学生敢说、多说、说好;要在了解汉语常用句式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自觉地应用于日常说话和交际之中;平时要特别重视听力和说话训练。
八、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
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九、汉语实践活动
汉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汉语实践。汉语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汉语材料,在大量的汉语实践活动中培养掌握和运用汉语的能力。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汉语实践活动小组,以便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汉语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
朝鲜族小学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总之,在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上述具体问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