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思雅
摘 要:《韩非子》以思想性闻名于世,但是其文学价值并不逊色于同时期的诸子散文乃至后世之文,尤其是韩非子散文语言,极富表现力、说服力和概括力,而这种语言魅力也是呈现其散文思想价值的保证之一,并且在两者结合之后产生了韩非子散文的高辨识度。下面将从几方面具体分析韩非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韩非子;语言;概括性;表现力;音乐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一)精准冷峭,极具概括性
以理致胜,去情客观是韩非子散文最具辨识度的特点,通常给人的感受都是字里行间冷冰冰,毫无人情味可言,这种行文特征反映在言语上就是精准性、严肃性,同时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
无虚言、无赘字,这是韩非子行文的准则,也是韩文读之酣畅淋漓、流畅无滞的原因。《初见秦》有这样一段: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蜀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型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
这一段文字并不是特别长,但是却囊括了韩非所说的秦国几次错失称霸机会的憾事,并且他详尽地描述了失“霸道”之事的具体过程,包括政治背景、势力分布、战争具体的动势、以及在这种绝佳机会之下因把握时机伺机行动步步为营。但由于何种不当的处理方式,导致良机的错失。寥寥数百字,把一个国家多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局势分析得面面俱到,并且能够拿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及明示前人是所失和大过,没有一句虚言,没有一个赘字,字字句句切中要害。
在这里还可以分析出韩非子精准冷峭的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他经常会在遣词造句中注入明显的评价倾向,整篇文章阅读出来可以很清晰地体会韩非子的情感和褒贬倾向,这些本来就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加强整个语言的指向性,使得整个行文语言拥有更强的概括性。
(二)生动形象,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作为具有政治性目的的实用性文体,韩非子散文极其讲求语言艺术的运用,这是因为即使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要真正地做到上达天听、推行己说,还是必须运用语言的技巧,生动形象的表达是语言智慧的一种方式。
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是以语言的准确性为前提的,但仅注意到文字表现的准确,却不一定就能使描述带有生动性和形象性。这里涉及到一个表现技巧问题。韩非子行文非常注意选择角度,以准确的字眼勾勒或描摹,而于无关紧要处,则不着笔墨,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外储说左上·说五》: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渴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遮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骆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脑为不疾,夺髻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释车而走。
短短几句话,把一个急急忙忙、失去理智的庸主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显然,这种出色的表达效果是由韩非对齐景公几个典型动作的描写产生出来的。
另外,韩非子散文中有一部分政论文。政论是议论政治道理的,但这些道理一般难于让人理解和接受。韩非常常运用细致的描绘和精彩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如《亡征》:
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夫两尧不能相王,两桀不能相王;亡、王之机,必其治乱;其强弱相踦者也。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通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
用蠢隙于内,风雨于外,生动形象的比喻恰当地表现出亡、王之机的急迫形势。
(三)节奏铿锵,极具音乐性
韩非子的散文已经是成熟的专题论文,在艺术形式尤其是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了这种成熟度,形式上表现齐散并行,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形成铿锵的节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内外《储说》则集中反映了韩非大量使用排比句式的特点。排比,即整齐骄偶化的句式。如:
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夫为门而不使入,委利而不使进,乱之所以产也。齐侯不听左右,魏主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群臣,则拒不费金钱,潺不用璧。西门豹请复治邺足以知之。犹盗婴儿之矜裘,与别危子之荣衣。子绰左右画,去绳驱蚁,安得无桓公之忧索官,与宣王之患马也。
这段文字,议论之简洁自不必说,单看上下文之间的排比对偶,就很能见出作者的语言锻炼之功。大量使用排比句,不仅能增加语言的形式美,而且朗读起来,也十分有节奏感。
韩非的文章用韵比例比较大的有四五篇。其韵文,音声和谐流畅,节奏鲜明有力,而且其议论必须紧紧围绕论题展开,因而文章特重语言间的逻辑联系,为使字字句句皆当说理之用,就必须力避出现重复词句。
参考文献: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上海:中华书局,1982.
[2]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中华书局,1958.
[3]张觉的.《韩非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4]魏德胜.《韩非子》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5]刘衍主编.中国散文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