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的神话原型解读

2016-04-27 08:08李红琴
青年文学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

摘 要:《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自发表后广受文学界关注,但由于作品与维多利亚时代社会观、道德观相违背,前期所受评判抨击较多。《德伯家的苔丝》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可以从中找到某种契合。文章以《德伯家的苔丝》为基础、以神话原型为视角,探讨和研究作品人物塑造。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神话原型

作者简介:李红琴(1968-),女,四川仁寿人,本科,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容小视。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的发表在英国掀起了风暴,多数人认为《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违背社会道德、饱含悲观色彩的小说。随着学界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不断关注,小说的内涵不断被挖掘,使苔丝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活跃于世界艺术长廊中,极大地丰富了小说艺术空间和艺术价值。

1、苔丝——佩尔塞福涅

佩尔塞福涅是希腊神话中谷物女神,是德墨忒尔和宙斯的女儿。佩尔塞福涅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孩,曾被诸多希腊男神追求,但其母亲不愿她与其他神明来往,便将她藏于深山中,直到与冥王普鲁托相遇,冥王对她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到冥界做了冥后。德墨忒尔因寻女儿无果,无心农业,大地一片荒芜,宙斯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将佩尔塞福涅带回母亲身边,但佩尔塞福涅在冥界时不能食冥界的任何东西。可在佩尔塞福涅离开冥府时冥王给下的石榴,最后宙斯裁定,佩尔塞福涅除了部分时间于母亲相聚外,其余时间都待在冥界。

苔丝与佩尔塞福涅在性格和经历上有着相似之处。首先她拥出众的外貌和非凡的气质。但美貌和气质给她带来不少的烦恼,最后不得不用手绢将脸遮起来。苔丝单纯而不谙世事的性格与佩尔塞福涅十分相像相似,苔丝受母亲庇护山谷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踏出过村庄半步。生性单纯的她对亚雷毫无防备,从半推半就到言听计从,像个懦弱的玩偶。亚雷向她求婚后,她虽然嘴上拒绝,心里却慢慢地在向亚雷靠近。在种种诱惑面前苔丝变得懦弱无能,最后试图借亚雷的死抹去身上的软弱。

苔丝和佩尔塞福涅一样是自然之神。每当佩尔塞福涅返回阳界,大地万物复苏、草木繁茂,返回冥界时则万物凋零。小说开头将苔丝描绘成春之神,在与亚雷结束后,又与德伯一家相遇,德伯夫妇希望借助苔丝恢复自家往日辉煌。苔丝给德伯家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希望。

佩尔塞福涅神话故事讲述自然循环的过程。而苔丝的一生也是如此,无论是人生低谷还是高潮,苔始终在感性与理性中徘徊。从性情上说,苔丝偏向于感性,但她对生活中遭遇给予理性的处理,可以说苔丝每个行为背后都蕴含了理性与感性的抗争。

2、亚雷——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暴力、疯狂、放浪不羁是狄俄尼索斯的个性特征。亚雷与狄俄尼索斯一样,情绪易激动易动怒。亚雷出场就表现出一副放荡不羁的模样,野性十足,毫不吝啬的称赞苔丝的美,暗下决心不亲吻到苔丝誓不罢休。亚雷不仅情绪多变,行为也很诡异,毫不掩饰自己是坏人,把自己比作是引诱引苔丝的下流老东西。在整个从教弃教过程中将亚雷古怪性格描绘的淋漓尽致,当苔丝在此与他相遇时,他已变成不伦不类的说道人。

亚雷生活中所遇到的妇女轻薄佻达、不良风气显著,这与狄俄尼索斯很像。长期与这类人生活在一起使亚雷像他们一样冲动、疯狂、没有理性,甚至渐渐丧失理智。作品中亚雷的出现要么是烟雾缭绕,要么是奇形怪异,往往是由一个远景的小黑点逐渐变大,他总是能令苔丝精神紧张[1]。此外,狄俄尼索斯出现时总是戴着面具。小说中的亚雷总是借助外部装扮来掩饰他花花公子的面貌,但亚雷无论怎么装饰也掩盖不了他充满情欲的内心。

3、安玑——阿波罗

阿波罗是安宁之神,维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安玑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着墨较多的男性人物。由于苔丝在作品中比作成夏娃,安玑理所当然则被比作成亚当,但并不其然。作品中安玑像是阿波罗的化身,一直默默无闻地陪伴在苔丝左右。安玑与苔丝相会在太阳照耀曼舞下的司瑞神节。太阳这一意象在安玑和苔丝爱慕中表现地更加明显。安玑对苔丝的爱就如同太阳光一样强烈,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苔丝。尽管苔丝对未来满怀希望,但是始终不抱幻想。当苔丝再见到安玑,痛不欲生,情急下杀了亚雷。这时安玑依然守在苔丝旁边,苔丝在巨石阵被捕有向太阳神祭祀的隐意,表达了对再生的希望。

阿波罗也是艺术、诗歌、音乐的保护神。与阿波罗一样安玑极富音乐天赋,对音乐非常着迷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乐谱,他往往会沉迷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幻想、勾勒自己的理想生活蓝图,尤其是他对苔丝的爱恋,把苔丝的拒绝当作苔丝的忸怩,不断美化苔丝在他心里的女性形象,这有幻想与他得知苔丝过去时的心理产生鲜明的对比,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的得体到位。

4、结语

《德伯家的苔丝》不仅批判了维多利亚后期的社会制度、社会道德观,真实、形象的描述了这个时代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理性与感性的思考,对物化和人性的探讨。托马斯·哈代以历史循环发展模式讲述了苔丝的一生,展示人性中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以及它们对人生、命运的影响,以神话原型为视角展现《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在文学艺术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晨晨.《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的神话原型解读[D].安徽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塑造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回家之路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