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言”中有众多的爱情婚姻故事,其中有的是才子佳人,有的却是少女怀春、少妇红杏出墙,但不管如何,这中间总是离不开媒婆的影子。她们往往有着共同的性格特点:见钱眼开,唯利是图;巧舌如簧,坑蒙拐骗。相比而言,《西厢记》中的红娘不仅富有正义感,而且机智勇敢、乐于助人,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促成崔、张的美满婚姻。
关键词:“三言”;媒婆;《西厢记》;红娘
作者简介:刘新新(1991-),男,山东潍坊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这表明媒婆在中国古代的婚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在《三言》的一百二十篇当中,也有大量篇章涉及媒婆。
一般来说,《三言》中媒婆的社会地位都不高,她们游走在社会的底层,为了赚几两银子,常常花言巧语的挑拨男女双方,最终导致了她们个人或家庭的悲剧。而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却是与此截然不同,她了解张生、莺莺和老夫人的脾气,因此在行事过程中,她处处试探、揣度又照顾着小姐的自尊心,忍受着怀疑和指责。这种不顾自己的幸福和安全来竭力促成他人的幸福的壮举,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见钱眼开,唯利是图VS乐于助人,不图回报
“三言”中的媒婆大多数都是为了利益,在金钱的诱惑下她们不择手段,什么都能干出来。《醒世恒言》卷十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中的陆婆,以卖花粉为名,专一做媒作保。富家子弟张荩有次偶然见了潘寿儿之后便心生爱意,想一亲芳泽但是苦于没有机会,于是找到了陆婆,请她帮忙牵线搭桥。说罢拿出了两腚大银子来,陆婆接着问是谁家的姑娘,当张荩说是潘寿儿之后,陆婆道出了许多难处,张荩情知陆婆是想得到更多好处,于是便许诺事成之后另有重谢,其实陆婆见着雪白两锭大银,早已是“望眼欲穿”,于是便答应了下来。谁想到其无赖儿子陆五汉机缘巧合之下得了合色鞋,冒充张荩奸淫了潘寿儿,但是寿儿父母偶然得知,便想抓住奸夫,可是阴差阳错却被陆五汉反杀,后官府查明真相,将陆婆以引诱良家女子之罪,依律问徒,她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再看《西厢记》中的红娘,当张生初次向红娘打听莺莺的情况时,她便搬出“男女授受不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儒家伦理大棒,让张生碰了一鼻子灰。后来,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老夫人无计可施,许诺谁可解围便将女儿许与他,可是当张生搬来救兵解围之后,老夫人却又赖婚,她才决定挺身而出,即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崔张。莺莺的心口不一使她着恼, 但是并没有改变她助人的热情。她把崔、张和老夫人的想法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应对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既帮助了张生,照顾了小姐的尊严,还说服了老夫人,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巧舌如簧,坑蒙拐骗VS机智勇敢,富有正义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刘四妈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王美娘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只因战乱被骗入青楼,在老鸨的设计下失身,自己伤心欲绝。老鸨见美娘这样就托刘四妈来劝说美娘,刘四妈得知事情原委之后便大包大揽的接了下来。她先说美娘长得漂亮,画画得好,以此来与美娘拉近距离,然后又恭喜美娘被人梳弄,见美娘害羞便趁机劝说美娘接客的好处,这一通无影拳下来将美娘说的心服口服。后来,美娘想要赎身,央求刘四妈去说服老鸨,收了美娘好处的刘四妈表面上看是处处为老鸨着想,说美娘名气太大了,找她的人太多,迎合了张家得罪了李家,而且年纪又大了,不如出脱了她再买几个年轻的,说的老鸨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就这样连蒙带骗地替美娘赎了身。
《西厢记》第四本“拷红”一折,是整部剧作的高潮,红娘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写崔、张的爱情在面临暴风骤雨的时候,红娘冒着性命之忧站出来与老夫人进行论战。表面上看是主人和仆人的战争,实质上是封建势力与礼教叛逆者之间的斗争。当老夫人大发雷霆,崔、张惊慌失措的时候,红娘却镇定自如,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崔张相识相爱,张生白马寺解围,老夫人背信弃义,一一历数,置老夫人于不仁不义,使其不得不承认红娘说的有道理,同时也同意了崔张之事。“拷红”本是老夫人拷问红娘, 向红娘兴师问“罪”的,但红娘反客为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把老夫人说的哑口无言,最后当然是以红娘的胜利和老夫人的失败而告终。这场争斗就充分体现了红娘的机智勇敢和正义凛然。
在对比中我们会发现,《三言》中的媒婆大多都是一些能说会道、坑蒙拐骗之人,而《西厢记》中的红娘却是一位乐于助人、富有正义感的良媒,因此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以一概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古至今媒婆在男婚女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小说中作为一种叙事功能项,如果没有她们的参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就无法发展下去,小说情节也就没有发展的余地了。如果说男女主人公是小说的灵魂,那么她们就形成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起着沟通的作用,也产生了绿叶映衬红花的呼应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冯梦龙全集[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