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一种时代的潮流,只有将制造业与互联网紧密相连,才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制造业;发展;局限;优势
互联网思维是现在讨论比较多的说法,国际普遍认为在未来只有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才有生存的空间,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企业转型给市场经济带来了一个清爽的明天。我国要想在创新的基础上继续维持制造大国,那传统制造业就必须学会使用互联网思维,抓住发展机遇。
一、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现状
1.平稳有序,创新进步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发展初期,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型国营工业企业,民用设备等快速发展起来了,并且通过学习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制造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制造,而慢慢转向于智造。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也在不断的创新技术,努力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
2.制造业政府政策----制造业升级
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国务院提出了制造业升级的理论,为我国今后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了道路。一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促进能源工业稳定发展。三是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四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劳动生产率低,企业结构不健全
虽然我国为世界制造业第二大国,但是整体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仅仅为美国的4.4%,这也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一大因素还有就是企业结构不健全,致使我国尚未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2.管理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协调
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管理人员水准不高,管理水平低下,还存在很多的家族式企业,导致企业活力不足,无法进一步深入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不协调,无趋同。
3.创新能力缺乏,技术水平不高
通过微笑曲线我们就可以知道制造业利润最高点就是技术,而我国制造业大部分是处于利润最低点,也就是加工贸易。整体制造业创新水平低下,智造的水准不高,产品更新周期慢,竞争力低,市场反应速度慢。因此传统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产品与服务持续性的更新,提高其附加值,保持高盈利的潜力才能保证企业永续经营。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趋势
1.互联网思维推动制造业发展新业态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新业态的产生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交化生产,比如小米手机,众包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基于互联网的交流,业在逐步的渗透到制造业中,个性化定制是最大的亮点所在,人们可以自己参与产品的制造与设计中。而另外像一些基于平台的经济,如大数据,O2O模式等,让交易进行更加简便易懂,提高服务质量。
2.制造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特征
服务综合体,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必定与服务业无法分开,提供优质的服务与后续技术支持势必会成为制造业利益的来源,而产品只是一个载体。与此同时,个性化定制与社交化生产也是大的趋势,在中情况下用户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者,而且还是产品的设计者,拥有更多话语权,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使得企业着重与经营用户而不单单聚焦于产品。互联网背景下用户将成为企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用户关注度的提高衍生出了粉丝经济,粉丝经济的兴起正是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实践的最好成果,成为新的亮点。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而是消费者,运营商和品牌商之间的合作,形成一种“并行制造”。在互联网开放,协作与分享的环境下,传统制造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将会大幅度减少,实现扁平化运作,更加注重于产品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取得柔性和创造性的生产组织。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思想的提出,互联网更加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的模式衍生出一批又一批新型的商家,比如“互联网+旅游”就出现了途牛网,“互联网+订餐”就出现了美团糯米等网站,“互联网+购物”就有淘宝京东等品台,因此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种生活中的操作,网络经济的发展为制造业转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品台。
四、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发展策略
一是构建新业态分类统计体系,在制造业新业态中产品与服务紧密相连,使得企业的生产模式和利益来源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在现存的体系下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分,无法反应出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不利于企业对于市场的掌握与分析。二是实现多部门协同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并行制造业兴起,需要多个政策上的支持与配合,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保持决策的系统性和一致性,三深入了解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发展趋势和方向,灵活采用各种方式保证企业良好发展。推进试点的推广,各行业发展程度不同可以采取试点,对于试点情况良好的行业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相关模式的学习,从而提高制造业发展速度和利润增加空间。四鼓励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技术水平。五是改变固有的思维状态,培养互联网基因,要明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不仅仅是电子商务,还应该从战略上进行相应的变革,在不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属性寻求与互联网最佳的结合,找到自己的定位。
五、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发展主要行动
1.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引导企业战略调整、业务转型、组织变革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完善贯标评定线上线下协同工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立市场化贯标模式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和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在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中采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市场化机制。加快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新型能力。依托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鼓励地方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明确两化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导各地科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建立两化融合标准体系。整合信息技术、工业和通信领域的标准化资源,加强两化融合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研究制定两化融合标准路线图,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重点突破的原则,研究制定信息物理系统(CPS)、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控系统、生产性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标准,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织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细分领域标准,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符合性评估工作。
2.O2O模式的推广
现在“互联网+传统行业”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模式就是O2O模式,即线上和线下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线下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线上服务,线上的商家也可以互联网统计线下用户的资料,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O2O模式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抓住“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实现“1+1>2”。
六、总结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有牢牢把握住时代的机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才能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新业态:互联网思维下的制造业.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3]刘明.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008.
作者简介:查海平(1994- ),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13级电子商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