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清
苏教版六下《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章。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故事内容,更要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作者所要阐明的哲理,帮助学生建立“此事”与“此理”的联系。
一、 从“此事”到“那事”
1. 概括复述,理清故事脉络。本文故事内容简洁明了,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查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概括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理清故事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大致内容。
2. 追本溯源,探究故事细节。理清故事脉络以后,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故事的细节。因为故事的细节之处,往往是“哲理”的生发之处,是“此事”与“此理”发生联系的地方。我们不妨问学生:“为什么最终弟子们会两手空空呢?”让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努力探究弟子们在麦地中的行为、想法与最后结果的关系。“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为什么对这些麦穗都不满意呢?是因为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是因为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但事实上,最大的一穗,可能在前面,也有可能就在身边,也有可能已经错过。而麦地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机会也是有限的。弟子们不知不觉走完了麦地,也就用完了所有的机会。所以,弟子们错就错在一直在“挑挑拣拣”,没有及时把握机会。到此,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就呼之欲出了。
二、 从“此理”到“那理”
苏格拉底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这是为什么呢?课文第1自然段说,“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课文第3自然段又说,“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地里的麦穗不计其数,而弟子们在麦地里行走时,所遇到的麦穗其实是有限的。在这一垄行走,看到的只是这一垄的麦穗。在那一垄行走,看到的只是那一垄的麦穗。所以,弟子们未必能遇到“最大的那一穗”。
苏格拉底又说:“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是为什么呢?课文第3自然段说,“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第4自然段说,“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显然,弟子们并非不用心,而是因为麦穗实在太多了,麦穗与麦穗之间的区别也并不是很大,所以弟子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苏格拉底还说:“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说,用心挑挑拣拣的弟子们,最后却“两手空空”。与他们相比,只要你摘下了一穗,那么这一穗就是你所遇到的麦穗中最大的,是你所能辨别的麦穗中最大的。“有”跟“没有”比起来,总是“最大的”。更何况,这一穗已经经过你的挑选了呢?
苏格拉底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既然我们不一定遇到最好的,也无法准确辨别,那么不妨把握好自己能够把握的,这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三、 从“此文”到“那文”
学一篇课文,如果就停留在仅仅读懂这一篇课文的文字,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学一篇课文的同时,要努力走向“这一类”课文,这也就是从“此文”到“那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阅读本文的方法,迁移到《山谷中的谜底》等其他借事说理类课文的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本课的写法,尝试着写一写借事说理的习作;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集中阅读“小故事大道理”这一类的文本,然后说这一类文本的特点。
(作者单位:宜兴市东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