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文
【摘 要】 笔者对当下语文课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发现不同的语文老师会有不同的语文课堂,这源于每个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不同的理解。怎样教语文?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从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和语文课可以这样上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力求探索实在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现状;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笔者是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对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来自一线老师最真切的感受和体会,这或许与全国大多数一线语文老师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越教越不知语文究竟为何物?越教越不知语文该怎样教,甚至有一种越教越累的感觉。同样地,学生学语文,越学越没有趣味,越学越发枯燥,一年复一年地学语文,一课接一课的学课文,语文能力没有明显的提升,语文素养不见有明显的增长,究竟是谁偷走了语文课的快乐与乐趣?
笔者尝试从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和语文课可以这样上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力求探索实在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笔者对当下语文课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发现不同的语文老师会有不同的语文课堂,这源于每个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课型:
(1)自我陶醉型: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语文课型,尤其是比赛课堂,大至全国的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小到学校里的教研课、公开课,这类课型比比皆是,难怪有专家在听完全国赛课后有如此感叹:每一节课都有千篇一律之感,没有特色,没有个性,没有风格,或者可把这种课型定义为比赛课型。
(2)照本宣科型:这类语文课堂是保守、平实的,这类课型的语文老师没有自我陶醉型老师的高素质,没有当演员、当表演家的份儿,她老老实实教语文,没有花拳绣腿,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个人的思考与思想,只是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教参要我怎样教,我就怎样教,教参要我教多少就教多少,教参要解决什么,我就解决什么,一句都不多说,一句都不多讲,此乃照本宣科型。
(3)随心所欲型:这类课堂较为随意,与大师的课堂如入胜境有天壤之别,大师的课堂是随课堂现场生成而动,预设较少,此乃以学定教。而随心所欲的课堂乃是随心而动,教师兴致所到之处,就多讲,教师兴致淡薄之处,则寡讲,课堂完全成为教师自我演绎的舞台。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主讲者,完全是为教而教,学生成为课堂的附庸者,成为配角,成为听众。
(4)应试应考型:这类型的语文课堂可谓最扎实、最实在的。一切以应试应考为主,什么有感情朗读,什么语文素养,什么口语交际,统统是多余,与考试无关的一律不讲,考试会考到的,绝不遗漏,课堂上,教师一针见血,直奔主题,抓住每篇课文的重点进行讲课,只讲考试有可能考到的,反复地讲,更有甚者,利用万能教学工具书——《教材全解》,学生人手一本,上课就是划重点,记要点,背难点,可谓滴水不漏,语文课堂成了为考试而生的课堂。
(二)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近日,偶然的机遇,拜读了吴忠豪教授的文章《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又回想起一年前在南京参加的国培计划(2013)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时聆听吴教授的讲座《课改路在何方》,吴教授讲到语文课堂中“以讲读为主”的语文课程形态,原本“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变成了“以讲读为主,听说写为辅”的“主从关系”。确实,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教”得过度的问题,语文课成了老师主宰讲解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严重不足,以致出现了大多数语文示范课上,学生竟然可以只听不写的咄咄怪事,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高耗低效”现象,试看现在的语文课堂,整堂课都是以教师讲解课文为主,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或根据教参的要求,单纯讲故事情节或抽象地讲述思想内容,语文课成了基于教师感情的文本分析,阅读与表达严重失衡,一堂课下来,老师都是课堂的主角,学习课文的主角,学生乃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配角。
(三)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根据吴忠豪教授提出的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讲读课文”为主的语文课程形态,构建以学生听、说、读、写实践为主要方式,以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形态。笔者思考:语文课是否可以从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入手,设计教学流程,抓好每个环节的教学与训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笔者提出,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听:听,分两大方面的内容:一、听写。课上先进行听写检查,听写的内容是本课需重点掌握的生词、关键句(这是检查预习的阶段),教师批改、生生互改,可由教师评、学生改。二,听读。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不打开书本,听读课文(录音范读、学生读),训练学生专心听的能力,用耳朵听,是最容易走神,所以训练学生带着问题专心听的能力,是关键。听完之后,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个环节主要是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说:说的训练,主要是进行概括课文内容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读:读是理解的基础与根本,读也是语文课上必不可少的,然而,不是为了读而读,读必须是有目的,有指向性的。所以,读这个环节,笔者认为,应是读文本中难理解的内容,需要反复斟酌、细味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点、难点,同时,这一环节不纯粹是反复地读,更是通过细读文章重点部分,从而渗透学法的指导,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升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学习方法的渗透,要根据文本内容与实际选择训练重点,并让学生逐渐掌握各类语文学习的方法,熟练运用各种语文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关键句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等等,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
写: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表达,检验语文学习的成效,最实际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学生写作与表达的水平。每节语文课都应该有写的训练,这里的写,指的是语言文字的实践练习,也就是输出的环节,这个环节甚至可独立成一节课进行专项训练,当堂训练,当堂评讲,当堂订正修改。训练的内容包括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实践、语言表达等。
笔者构思的语文课,听、说、读、写,环环紧扣,目的明确,训练实在到位,改变“以讲读课文”为主的教学形态,教师的教学相对过去纤夫拉船式的教学要轻松自如,而学生从被动接受、被动听课转为课堂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文课指向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相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与语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易进.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几点思考.《小学语文》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