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摘 要】 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内容。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从拼写、读音、词性、用法等方面进行,却极少从文体方面切人。现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词汇方面有史以来首次明确提出了文体要求。培养中学生的英语文体意识在现代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必将贯穿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本文从英语词汇教学入手,初步探讨了中学生英语文体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英语文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2
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内容。它是一切听、说、读、写活动必备的基础。传统意义上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从拼写、读音、词性、用法等方面进行,却极少从文体方面切人。他们误以为只要用词正确或写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就能实现成功的交际。而成功的交际不仅仅是要使用正确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交际情景使用恰当的词,实现表达效果。现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英语课程标准》对文体这一新概念给予了重点关注,其中在词汇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文体要求。因此,培养中学生英语文体意识已成为《英语课程标准》的一大新要求,也向中学教师提出了一项新挑战。本文从词汇教学入手,初步探讨了中学生英语文体意识的培养,旨在抛砖引玉。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文体关注
《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自颁布实施以来,引起了国内中学英语界的普遍关注。它无论是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上,还是在内容标准上都有许多新颖之处。它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史以来一次最全面、最深刻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这次改革具有五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倡探究式学习;二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角色地位;三是扩大了“课程目标”的范围,增加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三个内容;四是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以及语言目标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情感需要等提出了九个级别的要求,对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目标提出了八个级别的要求;五是对文体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文体要求,特别注意对中学生英语文体意识的培养。国内英语教学界已对前面四个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而对第五个特点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文体和文体意识是文体学研究中常见的术语,但在中学英语中却是两个极其陌生的概念。然而,《新课标》中频频出现了与文体相关的表达和内容。以语言技能目标为例,有关文体的具体情况是:
六级,说:能用恰当方式在特定场合中表达态度和意愿;
六级,写:能用恰当的语言书写问候卡;
七级,听:能听懂熟悉话题的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七级,说: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意图;
七级,写: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
八级,听: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八级,说:能在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表达个人的意图和情感等;
八级,读: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八级,写: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九级,说:能在交谈中把握分寸,并根据交谈对想调整用语和表达方式;
九级,写: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1]P10-13上述中,有的直接使用了文体学术语,如“文体”和“体裁”;有的是间接表达,如“语调”、“语气”和“节奏”为文体学在语音方面研究的文体因素。总之,《新课标》把培养中学生的英语文体意识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另外,语言知识目标描述中也多次出现了与文体相关的内容,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具体的情况如下:
七级,语音:1. 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流畅;2. 根据语音、语调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图和态度;3. 初步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七级,语法:掌握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并根据特定的目的有效的组织信息。
七级,功能:2. 在语境中恰当地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或介绍等交际功能;3. 在日常交往中有效地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八级,语音:在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和流畅。
八级,语法:学习并掌握常见语篇形式的基本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八级,功能:在日常交往中有效地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九级,语音:能运用恰当的语调、节奏和重音变化等手段有效地表达不同的语意和态度等交流意图。
九级,词汇:能根据交际话题、场合和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选择较为适当的词语进行交流和表达。[1]P14-17
这里,“韵律”和“重音”是文体学在语音层面要研究的两个重要的文体因素;“衔接”、“连贯”、“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是文体学在语篇层面要研究的文体因素;“得体”和“适当”直接体现了文体概念,即表达对语境的适切性。
二、什么是文体、文体意识
关于文体的定义,文体学研究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一些流行的定义包括:文体是恰当的表达方式;文体是以最有效的方式讲适当的话;文体是个人的语言特点等等。[2]P22本文认为,所谓文体就是在具体的交际中使用符合该交际的表达。即根据交际的对象、交际的目的、交际的情境使用恰当的表达,包括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
有人把文体意识定义为,对文体从感性到理性有意识的把握,从而转化为写作时指导和监控文体选择的一种语感。[3]P35本文认为,文体意识就是通过对文体知识的感知,在说话和写作时有意识地选择和应用文体知识,在听和阅读时判断、识别说话者或写作者表达上体现出的文体特征,最后实现有效交际。文体意识包括文体吸收意识、文体选择意识和文体应用意识。
三、词汇教学与文体意识培养
如果把整个英语语言看成一座房屋的话,则词汇就是房屋的骨架。词汇不仅包括单个的单词,还包括与单词相关的词组。它是一切听说读写的基础。因而词汇教学在整个语言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词汇而言,《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知识目标是:七级: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九级: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3]14-17不难看出,《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词汇目标从数量上比以前有所提高。此外,九级词汇目标还给出了另一条极其重要的要求,那便是“能根据交际话题、场合和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选择较为适当的词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1]P17即词汇的使用必须符合交际情景。这便是文体学讨论的中心问题—语言对其场合的“适合性”。由此可知,词汇教学不能只是教会学生单词的读音、拼写、词性、同义词、反义词等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该词是口语词语还是书卷词语?是正式词语还是非正式词语?是俚语还是行话还是隐语?是古词语还是新词语?它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才会真正恰当地使用词汇,从而到达《英语课程标准》词汇知识目标要求。培养中学生在词汇方面的文体意识必将成为现代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作简单阐述。
口语词(colloquialism)主要是用于日常口语的词汇,如fire, begin, crowd, same等。口语词多为英语本族词,即安格鲁撒克逊词。这些词汇在书写和语音构成上都比较简单。书卷词语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词”(big words),[4]P36主要用于书面语,如与fire, begin, crowd, same 分别对应的同义词conflagration, commence, concourse, identical等等。书卷词语多源于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主要见于诗歌、条约、法律文件、正式公函等正式文体中,体现其正式性和严肃性。[4]P36而前者具有随意性,多见于非正式场合。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在口语体中,因为日常交谈与正式的会谈所用词汇不一样,朋友间的交谈与家庭成员间的对话所用语言也有所区别,所以在口头交际中也必须根据交际的场合、对象和目的选择恰当的词语。综前所述,如果在日常的随意交谈中使用书卷词语,必然显得极不得体,令人啼笑皆非;但如果在法律文件中使用口语词,便显得极不严肃和庄严。因此,了解口语词与书卷词语在文体风格上的差别有利于帮助我们实现言语交际的“适合性”。[5]P39
俚语属于非标准英语,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之间谈话,尤指某一阶层人士的惯用语。如人们常用的cut class(逃学)、hit the road(启程出发)、kill time (消磨时光)、open ones mouth too wide(信口开河)等。有的俚语比较粗俗下流,如fuck(我操)、son of bitch(狗娘养的)等。俚语属于口语词语,但它不能用于正式场合,仅见于非正式场合。它的文体功能在于立意新颖,富有形象。它不仅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趣味而且还可以形象地表现出说话人的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4]P39但如果在庄重的场合或在正式的法律文件、公文文体中使用俚语,不仅不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反而使语言显得滑稽可笑,有伤大雅。在非正式场合、日常交谈中恰当使用俚语却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俚语的概念及其适用场合同样可以增强他们的有效交际。
古词语主要指古英语时期使用的词语,具有庄严、典雅的文体色彩。它们多见于宗教英语、法律英语、诗歌等正式文体。如诗歌中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thou (=you), ere (=before), aught (=anything)等。诗歌中使用古词语主要体现古香古色的文体色彩,显示其高雅。法律英语中古词语更为常见,基本上每段都充满着各种古词语,如hereat (=because of this), hereof (=concerning this), wherefore (=for what reason)等等。法律英语中古词语的文体功能主要体现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和庄严性。新闻报道中也偶尔使用古词语,主要是因为生疏的词比熟悉的词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新词语主要指新造的词语或已获得了新义的词语。随着各领域新事物和新概念的不断涌现,原有的词汇已无法满足表达的需要,因而新词及旧词新义的出现便应运而生。这主要体现在迅猛发展的科技领域,如宇航和天文学中出现的moonfall (月面着落),moonwalk (月面行走),black hole (黑洞)等;生物学中出现的bigfoot(巨足兽),fire ant (火蚁)等;医学中出现的open-heart surgery(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等。新词多见于现在的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等。它们能增加语言的时代感,因而恰当使用新词能使文章变得新颖、活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词汇的分类以及各词汇对交际的适合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也有利于帮助他们在综合语言的运用中能真正做到词能达意,文能得体,最终实现有效的交际。由此可知,词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用词,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根据交际情景恰当用词,这才是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张德禄. 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高芳. 文体意识与写作教学[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5).
[4] 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5] 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M]. 上海: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