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餐饮时代更需要工匠精神

2016-04-25 10:54杨益华
餐饮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餐饮工匠

杨益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个提法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回顾建国之初的伟大工匠们走过的不寻常之路,今昔比对工匠精神在我国餐饮行业流失、淡化,造成做不久、做不优、做不大的现状。在过去的一年里,“工匠精神”被屡屡提及,成为热门话题。而“工匠精神”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足见其对我国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什么是“工匠精神”?

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其中全球寿命最长的公司斯多拉公司寿命长达700多年。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不懈地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其实,“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中国从古至今从不缺少工匠精神。早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将“能工巧匠”视作为“济世圣人”。《考工记》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在历史上,被乾隆、袁枚点赞厨艺好,人品也相当好的王小余,因一道“官烧目鱼”菜肴成名,被乾隆皇帝特赐黄马褂和五品顶戴花翎的“聚庆成”厨师、“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卖油翁……这些能工巧匠的典范,无不展现着“工匠精神”的魅力。

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两个字指的是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互联网餐饮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什么?把用户看不到、看似不起眼,无关大局的地方也都做好,做到位,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一种现代企业人的信仰,工匠精神倡导的信仰就是踏实和认真;工匠精神,要求厨师、服务员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正是东方色彩的“工匠精神”。

在一味追求物质刺激而越来越乏力的时代,我们餐饮企业的下一个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来自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中国餐饮企业要补的“精神之钙”。我们身处的时代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记得一位年过七旬的烹饪大师说过这样的话:我是谁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让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让自己做的事守“规矩”,做事的结果超越顾客的期望值。这位厨界元老的至理名言彰显着可贵的工匠精神。

餐饮“工匠精神”需要“三化”

近年来,我国餐饮企业由于“工匠精神”的缺失、淡化,社会心浮气躁风气侵蚀着餐饮业的肌体,不少企业和个人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菜品和服务的品质灵魂。中国很多餐饮做不长、做不优,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认真、严谨、不遵守规矩的工匠精神。 这里所说的“工匠精神”,显然并非针对一两个员工,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队伍静心锤炼的。

当企业学习国外某些先进管理模式时,要注意到国外某些管理模式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遵守行业规矩的工匠精神。

餐饮的工匠精神需要“三化”:专业化、精细化、持久化。专业化、精细化,我们能够在某一点上把它做精、做透、做深,认认真真的;那么持久化就是做这一点,能够几十年的做下去,甚至终生地做下去,这就是工匠精神核心所在。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的菜品和服务,不会给他人带来任何麻烦,既不会欺骗顾客,更不会污染环境,这也是餐饮行业的总规矩。我们所做的一切,绝不是为了一两句漂亮话、一两句口号。我们的目标也绝不是去抢什么市场第一,而是老老实实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出感动人心的物超所值的优质菜品和优质服务,这才是我们倾尽全力和所有热情在努力的。

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土壤

餐饮业的所谓“工匠”,是餐饮业第一线掌握烹饪技术和服务技能的高级技工,包括厨师、服务员。企业要想经营成功,都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懂规矩的“工匠精神”的高级技工。

国内有家著名企业在写给全体员工的一封EMAIL里提到“学习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红遍员工圈。邮件中提到所谓的“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不仅如此,这家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鼓励工匠精神的一系列激励措施,让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员工安心、精心、快乐地工作。

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要让“工匠”发挥价值、创造价值,应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来激励。不仅要多设置一些专业技术岗位,比如烹饪名师、大师,服务师、宴会设计师、首席专家等,更要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薪酬甚至可以超过公司老总。

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某些政策,提高“工匠”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让他们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更要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我们坚信,从前,德国、瑞士、日本的“工匠精神”火了,我们相信,中国的“工匠精神”会更火!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餐饮工匠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可怕的餐饮外卖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