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呈现

2016-04-25 08:51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羊绒企业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与时俱进重塑品牌形象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鄂尔多斯集团能有今天的行业地位,与持续的技术投入和持续的创新是分不开的。鄂尔多斯集团拥有国家级的羊绒制品工程技术中心,这是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也是CCMI(国际羊绒驼绒制造商协会)的唯一中国企业成员。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集团平均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技术改造,使生产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15年底,技术中心完成制定了IWTO国际标准1项,ISO国际标准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7项,申请国家专利262项。

“十二五”期间,创办于2006年的1436品牌一直朝着“国际化顶级羊绒精品品牌”的梦想迈进。目前,在全国已经拥有40家精品店。

一向重视社会责任的鄂尔多斯集团,30年来,积极投身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抗旱救灾、建设希望小学等公益事业,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赠3亿多元。同时,在生态保护、治沙绿化,特别是畜牧业生态化建设方面大力投入,并且积极引领当地发展,带动了一批配套中小企业的繁荣,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培养了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管理者。

注重员工的幸福,也是鄂尔多斯集团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2014年,集团提出实施八项工程,着力创建幸福企业;2015年初,集团进一步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幸福企业”确定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此外,鄂尔多斯从2008年历经改革和探索,产品从原来的羊绒发展成为鄂尔多斯品牌的四季男女服装全部涉猎,从单一品牌实现了覆盖不同消费客群的四大品牌。2015年,集团开始了新一轮的品牌重塑,这是基于消费者调研的与时俱进的变革与提升。

维信(内蒙古)羊绒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维信羊绒集团建立于1992年,是集科研、牧业、制造、贸易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集团主要生产和经营羊绒系列制品,年生产羊绒2000吨,羊绒纱600吨,羊绒衫200万件,羊绒围巾、披肩200万条,羊绒粗纺面料50万米,高档羊绒服装8万件。

二十五年来,集团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捐助1.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此外,维信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引进的日本羊绒联合分梳设备改进了羊绒分梳工艺,提高了山羊绒的各项品质指标,创造了维信KVV01、BBC无毛绒的世界品牌;维信还引进了150台德国STOLL电脑横机、意大利COMTEX整套先进的纺纱设备、德国赐来福全自动络筒机等,极大程度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维信羊绒集团旗下品牌包括“维信”、“克莱汀”和“阴山岩刻”,其中,“维信”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克莱汀”是维信收购的法国著名品牌,也是内蒙古名牌产品;“阴山岩刻”则是公司打造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民族品牌。

作为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十二五”期间,维信在履行企业义务、支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完成了“Oeko-Tex Standard 100信心纺织品认证产品”,锅炉进行了脱硫除尘改造,节能、降耗、环保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高举创新旗帜 履行社会责任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总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巴彦塔拉大街。历练三十年,鹿王已成为中国羊绒行业奠基企业和领军品牌,先后获得10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1项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奖项为国务院颁发的纺织业最高奖项)、1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参与制定、修订30多项行业标准。

鹿王以山羊绒为原料,生产针织、机织和服装三大类数百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羊绒衫400万件、机织面料100万米。产品70%出口美国、欧洲、日韩等国际主流市场,年销售额8亿元左右,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左右。公司除包头总部的生产基地外,还在非洲马达加斯加、柬埔寨建立了两个海外生产基地,现有海外员工6000余名,年产羊绒衫300万件。在国内设有贸易总公司,23家分公司、800余家终端卖场,年销售额约5亿元左右,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

多年来,鹿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兼并收购12户困难企业的过程中,妥善安置了数千人的工作岗位,从未发生群体性的上访和其他突发事件。

在企业管理方面,鹿王董事长郑浩生提出“两高两变”政策——企业高举创新旗帜,职工收入逐年高,陈腐观念彻底改变,产品品质与风格明显改变。

此外,鹿王特别将2014年和2015年获得的“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草原英才团队”两轮奖励资金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对科技人员获得研发成果、技术创新成果的奖励。

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跳出畜产做企业 跳出首府求发展

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三农三牧,坚持“跳出畜产做企业,跳出首府求发展”原则,立足长远发展,聚焦粮食、羊肉和饲草三大主业,通过创新发展模式,专注县域经济、专注农畜产品、专注助农增收。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年经营总量达7亿元的企业集团。

“十二五”期间,公司取得荣誉无数,如2010年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中国羊绒羊毛行业表彰先进组委会评定为“中国国产羊毛流通行业优秀龙头企业”;201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2012年被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评为“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被全国供销总社评为“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作为自治区国产细羊毛产业龙头企业,牧王充分发挥组织和带动作用,多年来在解决羊毛“卖难”、促进流通和助民增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完善产业布局,发挥规模效应;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工转化增值,实现产销对接;发挥政策优势,带动农牧民增收。

宁夏圣雪绒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把核心价值刻在消费者心灵深处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宁夏圣雪绒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度、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以羊绒服饰的生产与销售及羊绒精加工为主业,集房地产、矿产品为一体。

多年来,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欧盟诸国等,并在缅甸设公司建厂上羊绒针织衫实业项目,在法国、日本、加拿大设公司开圣雪绒品牌羊绒服饰连锁专卖店。

圣雪绒不仅拥有最先进的纺纱、电脑制衣设备,并通过ISO9001、ISO14001和OHSASl8001体系认证,拥有“圣雪绒”商标,圣雪绒品牌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宁夏著名商标”和“宁夏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迈进“十三五”,圣雪绒将不断地增强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适应性,着眼于两个市场,把握内部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外部市场的变化对集团的影响。

德泓国际绒业股份有限公司:

加强产业链建设 提高抗风险能力

“十二五”期间,德泓国际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良性发展,业绩情况喜人。据悉,2014年,德泓实现工业总产值28.31亿元,实现销售额7.92亿元,利润1.28亿元,上缴税金1891万元。此外,公司在发展速度、科研能力、人才培养、销售网络、产业链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

如公司与中国纺织科技总公司、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联合成立了“德泓羊绒及特种纤维纺织工程技术中心”、“德泓羊绒精纺面料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站”、“大学生科研基地”。

值得关注的是,德泓已在羊绒产业拥有独一无二且完整的羊绒精纺、粗纺面料及羊绒衫等羊绒服饰三大生产线,建立了主导型相对稳定的垂直营销系统,形成系列化、规范化的营销渠道。先后被自治区商务厅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出口创汇企业,被商务部评为企业诚信AAA和进出口示范单位,连续两年进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2012年被宁夏轻纺工业局评为“宁夏纺织工业十强企业”、“宁夏优秀回商企业”,被银川市评为“小巨人企业”,2014年进入宁夏企业100强。

宁夏嘉源绒业集团有限公司:

将“品牌战略”提升到核心地位

2011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嘉源集团纵观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坚持客观分析、慎重选择和踏实脚步,除了在战略形态上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在对行业、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上更有所把握。

嘉源集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转型,规范集团制度管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营销为龙头,以提升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研发流程商业转化周期。

同时,坚持差异化的营销理念,稳步占领国内外目标市场。在管理方面,轻资产投入,重基础管理,通过优化集团资源配置和实施“适度外包”的业务模式,扩大综合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此外,嘉源集团以提升品牌价值为核心,打造“绒典”、“绒意”两个中国驰名商标,缔造“CY”品牌为国际服装奢侈品目标市场的首选品牌。面对成绩,不难发现嘉源集团已经不再刻意强调自己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而是将“品牌战略”提升到了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层面。

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发展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十二五”期间,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宁夏地区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的现状,结合公司单一羊绒产业发展的局限性,抓住宁夏地区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契机,大力发展山羊绒纺织、亚麻纺织、羊毛纺织加工产业,实现了产品的四季化、多样化、时尚化和高档化。

2013年,中银公司在原有羊绒板块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延伸到羊毛、亚麻业务板块,承担了宁夏自治区“2号工程”——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等重要工程的建设。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中银公司重视对外科技合作,先后与西安工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纺织科学研究院、英国希尔公司、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强了企业的对外科技合作。

同时,中银公司始终注重科技平台的建立。制定了“草原”+“草料”、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人才团队建设战略,制定了3个“百人计划”。

依据公司“十二五”发展的产业布局和战略格局,“十三五”期间,中银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并完善涵盖羊绒、羊毛和亚麻三大板块的宁夏天然纤维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有粗犷式的发展模式,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向导,实施科学高效的发展模式。

湖州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卓越品质成就良好口碑

湖州珍贝是长江以南唯一拥有“从原绒到成衣”完整生产链的羊绒厂家,30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口碑验证,促进了珍贝的卓越品质和服务。企业现拥有18家直营办事处、近80家代理商,在全国高端百货设置的门店达600多家。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放缓对制造业而言是极大的挑战,湖州珍贝也不例外,但企业在产品、工艺、市场等方面都积极进行了新尝试、新探索。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近几年,湖州珍贝通过科技创新突破,成功开发了多个新型产品,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同时,珍贝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拓宽了目标客户群。珍贝在设计方面下足工夫,不仅开设了设计中心,还积极与优秀的设计师合作,联手推出的新产品在设计上更贴近时尚潮流,打开了更年轻层面的市场,使珍贝的客户越来越年轻。

如今,“珍贝”牌羊绒制品在国内外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多年来,湖州珍贝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百强科技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最具竞争潜力100家”等称号,产品先后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珍贝”羊绒衫产品连续十多年被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市商委评为北京市亿元以上商场“羊绒衫销量第一名”和“中国羊绒行业销量第二名”。

展望未来,湖州珍贝对羊绒行业依然充满信心。湖州珍贝将加快技术创新,加大研发力度,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十三五”时期的挑战与机遇。

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放慢脚步是为了更大发展

作为新疆第一家纺织企业上市公司,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在完成内部调整的基础上,天山纺织按照“新规划、新战略、新目标和新要求”,在业务上不断做精做优毛纺织业,巩固现有国内外市场的同时,扩大市场份额,使企业毛纺织业务又快又好地发展。此外,企业也积极获取新的探矿权,抓住收购优良矿业资产的机会,做大做强矿业产业,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2014年,天山纺织不仅稳步推进“天山纺织工业园”整体搬迁和运行工作,并与“白鲨针布”在“天山纺织工业园”共同组建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纺织针布技术研发中心羊绒分梳技术研究站”。

2015年,在“体系整合、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推动下,成立了天山纺织事业部。5月,公司股票停牌,全面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本次重组是公司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产重组,天山纺织在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规划、生产经营和销售体系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成效。

天山纺织在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从事社会投资、慈善和公益事业。此外,面对恶性压价,天山纺织有效抵制了收购价格下跌,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保护了农牧民利益。

新疆天羚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依托转型升级走向资本市场

“十二五”期间,在改革创新方面,新疆天羚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抢抓发展机遇,深化企业改革,依托转型升级,走向资本市场。

2014年4月起,在区社及供销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天羚绒业抓住公司“主业明显、涉农优势凸显,财务整洁、股权关系清晰”等优势特点,决定申请进“新三板”。同年9月,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在乌鲁木齐新市区(高新区)备案注册,更名为新疆天羚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3000万元。

2015年5月12日,天羚绒业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并于6月1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市敲钟仪式。天羚绒业的挂牌,意味着新疆供销系统第一次实现和资本市场的对接,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疆大开发注入了提速发展的新动力,也为天羚绒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就此,天羚绒业制定了三大举措。包括:第一,认真学习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弄清公司优劣势和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搭上快车;第二,积极谋篇布局,明晰公司新时期发展定位,制定新一轮改革方案;第三,紧紧围绕自治区畜牧业和纺织业发展战略,发挥企业优势,做大做强畜牧业,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积极作用。

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天羚绒业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未来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本市场为加速器。

清河县多维康助剂有限公司:

玩转市场魔方 抢占产业高端

作为清河县一家专业生产纺织化学品的骨干企业,清河县多维康助剂有限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第一家专业开发羊绒制品印染助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多维康公司加强了原料控制,与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商——道康宁国际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公司提供世界一流的优质货源,成为“Powered byDow Cornning”商标大中华区运营商。

多维康还自主研发了全国第一条羊绒印染助剂生产线,每一克助剂的生产都做到了由专业质检员全程监控,有效降低了误差,极大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在行业内第一次实现了印染助剂的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完成了羊绒助剂生产领域的一次飞跃。

在强化硬件的同时,多维康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析研究,实现了生产销售环节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企业生产严格按照工艺参数、作业流程执行,从而确保了每一件产品的高质量,多维康于2009年顺利通过了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多维康深耕羊绒印染助剂领域多年,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居行业前沿,创造了多个第一,在业界赢得了良好口碑。2011年,多维康凭借在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上的优势,率先在行业内主持起草了印染助剂企业标准,为羊绒印染助剂产品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权威依据,在行业内掌握了话语权,成为行业的标杆和领头羊。

宁夏荣昌绒业集团:

坚持走精品化、高端化路线

“十二五”期间,宁夏荣昌绒业集团形成了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体系,并建成具有前瞻性的产品系统开发团队。

一直以来,荣昌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环节,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勇于创新。

目前,荣昌已形成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体系,建成具有前瞻性产品系统开发团队,并借助国外科技力量和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力量,实现产、学、研联合。通过完成科技攻关项目,荣昌开发的产品技术含量、性能、品质等方面在行业内具有显著优势,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改善设备方面,荣昌花了大力气。目前,公司各条生产线的设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分梳生产线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FNl50新型羊绒分梳机,该设备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绒条生产线采用法国NSC公司设计生产的GN6型绒条生产线,选用欧洲最先进的精纺梳毛机;染色设备引进了香港立信染整设备,采用美国进口的染色电脑全自动配色机;纺纱设备选用意大利Cormapex梳毛机和比伽力B7全自动走架纺纱机;针织设备引进的是德国STOLL电脑制衣机。目前,公司已形成羊绒分选、水洗、分梳、绒条、染色、纺纱、制衣、质检的全产业链加工体系。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线确保了灵州雪产品拥有一流的品质和口碑。

在“十三五”发展中,荣昌将大力推进羊绒产业精深加工,走精品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

宁波康赛妮毛绒制品有限公司:

没有淡季的市场 只有淡季的思想

宁波康赛妮毛绒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染色、粗纺、精纺、半精纺、花式纱线、高分子材料(特种纱线)设计研发、生产、物流、进出口贸易及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占地180余亩、厂房20余万平方米,资产总规模超过20亿元,年提供给市场高档专用纱线的能力超过3500吨。其中,纯天然山羊绒纱线超过1500吨,占世界羊绒原料产量10%以上的份额,是中国最大的羊绒纱线出口企业。

在企业发展中,为突破瓶颈,叩开世界一流产品的大门,康赛妮集团大手笔一次性斥资2亿元升级打造了年产7000吨的智能化染色工厂,集散毛、毛条、绞纱染色于一体。设备全部为意大利原装进口,从配色、测色、打样、配料、输料、染色到最终烘干出货,全部实现智能化、一体化、集约化,成为未来染色企业走向工业4.0模式的样板。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但康赛妮公司创始人薛惊理坚信: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当别人逡巡不前时,正是自己突出重围、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对内,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提质增效、节能降耗工作,从多方面开源节流,压缩成本,避免“增产不增收”。对外,每年斥资2000万元,用于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在“小订单、大市场”的理念指导下,销售人员全面出击。很快,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德国等销售分公司业务量稳步增长,土耳其、韩国等20余家代理机构生意也打开了局面。康赛妮品牌在国际高端纱线市场遍地开花,被100多个国际顶尖品牌和专业设计师确定为专用纱线品牌。

邯郸市圣雪海羊绒有限公司:

品牌是企业的招牌

成立20多年来,邯郸市圣雪海羊绒有限公司不断攻坚克难,取得快速发展。至“十二五”期间,山羊绒出口额达到全国羊绒行业第三名的佳绩,羊绒制品销售网点不仅遍布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而且远销欧美各国,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圣雪海公司坚信,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紧紧依靠维修部门和生产一线工人,对机器设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使每吨羊绒减少损失3万~4万元。

在羊绒分梳领域,阿富汗原绒销售不畅,因其麸皮难以清除,研究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改良洗涤方法、改造机器设备,成功解决这一国际羊绒分梳难题。科研人员经过潜心研究,先后完成了原绒自动筛土机、自动喷水接绒装置、自动扒除毛渣梳绒机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原料供应上,圣雪海与西藏、青海、内蒙、新疆等地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特别是西藏羊绒,公司每年的收购达70%以上,保证了原料充足供应。在羊绒加工技术方面,圣雪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羊绒纯度达97%以上,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具有较高水平。

同时,圣雪海公司坚信,品牌是企业的招牌,品牌建设是企业由产品盈利向价值盈利模式转型的必由之路。为实现“追求卓越,品牌报国”之夙愿,公司于建厂伊始即开始自主品牌建设之路,先后创立“圣雪海羊绒”、“圣奈薇”及“水墨藏绒”等品牌。经过几年的持续耕耘,各品牌知名度及价值实现了快速提升。

柴达木羊绒有限公司:

五措并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柴达木羊绒有限公司是以青藏高原优质山羊绒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新兴羊绒及制品专业公司,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青藏高原跨地区生产、分梳山羊绒和加工生产羊绒制品的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海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公司现有大型羊绒分梳设备320台(套),年生产山羊无毛绒能力达800吨,全部达标后可创造产值650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柴达木羊绒在山羊绒的收购、分梳,羊绒制品的生产、销售等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培育了稳定的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在山羊绒的质量和提取率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公司已初具现代化管理雏形。

近年来,柴达木羊绒着眼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探索自身发展路子,拓展发展空间,创造发展优势,配合驻地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取得了良好效益,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着眼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搞好原料基地建设,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第二,不断拓展销售市场,建立和巩固营销网络,增强出口创汇能力;第三,着眼青海省名优品牌建设战略,加强企业建设,争创名优品牌;第四,诚信为本,依法经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奠定公司长远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五,用实际行动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赢得政府和民众支持。

新疆雪羚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填补极细绒山羊自主繁育空白

据统计,新疆雪羚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养殖基地1000亩,饲草料种植10000亩。正如雪羚的核心价值观所言,“用科学育种,用良心养殖”。作为雪羚公司研发的第一个新品种的雪羚绒山羊,目前,培育的种羊年出栏数已达2万只,大大填补了新疆乃至全国极细绒山羊自主繁育的空白。企业旗下的高端羊绒品牌“COAD FIVE”一经推出,备受欢迎,年净利润达500万元。

“十二五”期间,雪羚成功培育出两个新成果“雪羚羊”和“长耳新羊”,羊绒细度远远超出国家标准,最细达到12.5微米以下,成功备案企业标准。2013年,企业成功申请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5年,参加科技部组织的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疆赛区,并成功入围总决赛,硕果累累。

这一切,都得益于企业对核心特色优势的把握,那就是从源头把关,将安全放心的产品投入市场,并打通整个产业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雪羚从养殖管理、运营管理方面进行改革,满足市场新需求。其中,养殖管理实现了从大包大揽到分工细化、从雇佣管理到承包合作的转变;运营管理则主要以“线下养殖+线上管理”为重心,通过系统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

作为资源依赖型企业,雪羚也时刻不忘承担社会责任,每年组织员工参与植树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2015年,雪羚提出“爱心树”、“成长树”等公益性植树活动,由员工组织进行,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新疆华春毛纺有限公司:

战略制定不走常规路

成立于2010年的新疆华春毛纺有限公司,是新疆华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为了整合新疆毛纺行业、打造新疆最具规模的高档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而设立的。

华春毛纺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并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在短短的两年生产实践中,华春毛纺共申请国家专利22项,其中7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华春毛纺投入大量资金配备了先进领先的生产设备,截至2014年底,拥有德国斯托尔电脑横机92台,德国×5型48锭自动络筒机1台,瑞士SSM自动络筒机1台,日本京和梳毛机2台/套,走锭细纱机3台/套等先进设备。

在产品研发与设计方面,借助国际团队,华春毛纺将研发设计中心及营销中心设置在上海,成立上海维融实业有限公司,并由法国著名设计师LUIGI加盟设计团队,同中国团队一起开展创意合作和开发。

华春毛纺的战略制定不走常规路,坚持以创新思维带动一切工作。公司定位为打造世界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高端羊绒品牌标志化及羊绒资源控制企业。公司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引进国际品牌,合作经营高端羊绒定制服务,形成最高端羊绒资源控制和品牌共进的模式”为盈利模式。

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华春毛纺的定位是合理、稳定的,盈利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客户和市场份额增加迅速,实现订单不断翻番。

内蒙古米真绒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以振兴内蒙古羊绒为使命

内蒙古米真绒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3年8月,是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羊绒产业行业协会会员。

近年来,基于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和振兴内蒙古羊绒的使命,米真公司实施重大战略转型,将公司定位为“专注羊绒资源价值开发和持续升级的全球最专业的羊绒供应链服务商”。主要生产可用于纺织加工高档奢侈羊绒产品的14.5微米以下的超细羊绒,2012年,生产工厂在杭后工业园区落地,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国际最为先进的专利设备JLW-A186F羊绒联合分梳机等全套绒纤维洗梳生产设备,现达到年产无毛绒540吨的生产能力。

自转型以来,米真建立了原料收储、技术研发、设备生产、梳理加工的产业链联盟组织,全程实现科技生产,通过独有的“三步分级抓绒”技术及分级分类控制系统,采用保护性生产工艺和精细化分梳技术,有效保护山羊绒原有品质。

与此同时,米真建立了国家级实验室,完成了羊绒分级分选标准化流程、保护性洗涤工艺流程、精细加工标准化工艺流程、产品分级标准等工作,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米真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羊绒原料第一品牌,以精细化作业、保护性工艺分梳精品无毛绒,多次在意大利、英国、中国香港参加羊绒博览会。

河北泰兴羊绒纺织有限公司:

研发工艺是进步动力

河北泰兴羊绒纺织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羊绒之都——河北省清河县,公司总占地16000平方米,现有总资产17000万元,是一家集羊绒分梳、清洗、制条、纺纱、织造为一体的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大型羊绒生产加工企业。

泰兴公司与国内羊绒集团和日本东洋纺丝、意大利哥伦布等企业有着良好的业务往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在国际市场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稳定的客户群,更有着良好的市场信誉和丰富经验。

这几年,泰兴公司在生产工艺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不断加大对羊绒产品的开发力度。如对羊绒分梳设备和工艺进行了不断改进,在不使纤维受损的前提下降低含粗含杂率。经过长时间的对比试验和生产实践,实现了减少纤维损伤、增加提取率的圆满成果。另外,对于不同规格羊绒如何进行合理搭配来满足客户需求,泰兴人也有着特别丰富的专业经验,生产的产品受到了市场认可。

为了在羊绒领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并将产品打入国际高端市场,经过多方考察,2006年,泰兴公司与瑞士成吉思汗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投资2亿元在清河建设羊绒深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600吨无毛绒、800吨粗纺纱线、400吨羊绒条和100万件羊绒衫。

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职工的知识是公司提高竞争实力的基础,是公司的财富。泰兴公司总经理孙连江一直认为,从入厂的第一天起,就要在职工头脑中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同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一项程序以及每一个产品,都在质量管理制度的覆盖之下。

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潜心打造核心竞争力

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誉为“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羊绒纺织名城”的河北省清河县,年分选原绒1100吨,年产无毛绒800吨,连续3年纳税超1000万元。

宇腾羊绒的生产原料采用的是内蒙古阿拉善、新疆阿乐泰、青海海西以及宁夏、辽宁等地的世界顶级山羊绒原料,经国际先进联合分梳生产线精梳而成,分梳品质达到并超过山羊绒国家分梳标准(SN/T2136.1-2008),获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此外,公司的4项发明专利、侣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项科技成果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聘请高级工程师进行课题研究,还是申报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都是宇腾羊绒为打造核心竞争力进行的不懈努力。目前,企业成立了由侣人组成的研发团队,2012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有关无毛绒产品和分梳机械领域的32项课题研究。其中,2014年1月的两项研发项目“无吸风尘笼加刺滚二级甩粗短绒纤维提取系统研发”、“集成化山羊绒高效分梳系统研发”,经河北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科学技术成果。

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宇腾羊绒将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争取到2018年,实现发明专利授权总数达到6项,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组建国家级实验室(CMA、CNAS认证),保持高新技术企业地位和高端羊绒供应商地位。争取到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主持羊绒行业标准的修订,通过提高山羊无毛绒及其制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20%以上。

宁夏双维绒制品有限公司:

创新驱动 精深加工

成立于1998年的宁夏双维绒毛制品有限公司,由原来的十几台单机发展成为50台分梳机规模的企业,到如今年吞吐原绒量达600吨,可生产各类优质无毛绒320吨,产值可达1.9亿元,具有购、产、销及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实力。

“十二五”期间,双维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进纺织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开发水平,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适应经济环境与产业环境的变化,双维由原来的粗加工过渡到了羊绒纱线深加工领域。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双维也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并最终取得阶段性成果。

首先,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运用下游客户的设备优势和企业自身对原材料的控制优势与国内先进的实验室联合开发了Y-C亚开米尔特种动物纤维的面料,加大了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力度,扩大以自然配比方式构造出的绿色环保生态纺织面料。

其次,双维努力响应行业发展的政策,大力抓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并且力促运用自身技术优势发展自主品牌,研究出新一代的羊绒分梳生产线,根据不同品种和地区的羊绒原料运用变频手段进行加工,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加工成本。

在研发模式上,双维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依托各类创新研究院,探索建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创新联盟。在生产模式上,主动迎接互联网大潮,由大规模生产向定制化和大规模相统一转变,在纺织制造、服装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

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

持续积累完成质的飞跃

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原名临河市昇乐羊绒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刚刚成立时,羊绒在市场上的价格开始上扬,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春雪羊绒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2000年,春雪羊绒完成了质的飞跃,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羊绒制品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春雪羊绒生产的“雪候鸟”羊绒衫选用优质的“二狼山”白山羊绒作为原料,进行分梳、纺纱、编织,由于质量好、工艺先进,深受欧美、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客户的信任。

到2012年,春雪羊绒以闻名于世的“二狼山”、“阿尔巴斯”、“阿左旗”优质白山羊绒为主要生产原料,拥有选、洗、梳、染、纺、织一体化的生产流水线,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各种生产机器设备及工艺技术和国际通行的IS0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春雪羊绒所获荣誉更是硕果累累。如“雪候鸟”牌羊绒系列产品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信得过合格产品”、“名牌产品”;“雪候鸟”商标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公司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拳头产品“KVC”、“KWC”、“KXC”牌无毛绒和“雪候乌”牌羊绒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青睐。

经过创新开拓,春雪羊绒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将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帮助农牧民致富达小康,安排下岗再就业,为推动临河地区的公益事业、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河北清河羊绒制品市场:

实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十二五”是清河羊绒产业实现转型提升和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清河坚持把“转方式、拓市场、创名牌”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提升“清河羊绒”产业在国内羊绒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实现了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期间,清河县羊绒分梳向大企业集中的势头进一步显现,产品质量和信誉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河北泰兴羊绒纺织有限公司和清河县澳维纺织品贸易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审核认证,获准在其生产销售的“衣尚”、“樱九歌”羊绒产品上使用“纯山羊绒”标志;另外,灰褪绒等短绒分梳以及貂绒、兔绒等其他动物纤维分梳向着专业化方向迈进,并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产品种类和档次进一步丰富。

同时,清河县的纺纱能力大幅度提升。近年来,清河的羊绒企业紧紧抓住国内外市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加大现代化羊绒纺纱生产线的引进。全县新上粗纺纱生产线65条,总数达到140条,年生产羊绒纱实际达到70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清河羊绒纺纱企业在规模、技术、设备以及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此外,清河县的现代化针织横机数量增加显著,制成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年间,清河共有16个品牌获得“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荣誉称号;10个品牌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衣尚”和“宏业”两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结束了清河羊绒没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历史。“清河羊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羊绒产业在品牌化建设上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河北省南宫市段芦头镇:

全力打造中国羊绒精梳第一镇

段芦头镇位于南宫市东南部,形成了以羊绒精梳、合金刀具、汽车配件为特色传统的产业集群和车衣制造、电商、物流三大新兴产业。201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0亿元,比2014年增长35%;本级地方财政收入6734.54万元,比201 4年增长20%;精梳产业年营业收入达30.6亿元,比2014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92元。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十二五”期间,段芦头镇为促进产业发展,积极招商引资,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基地,培育羊绒分梳中小企业,全力打造中国羊绒精梳第一镇。

期间,段芦头镇上马一大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项目。如2012年,段芦头镇引进了美国奥克斯特合伙有限公司独家投资3500万美元的安美桥(中国)纺织有限公司项目;2013年,由浙江华新实业集团投资10亿元、占地415亩的羊绒升级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在南宫市段芦头镇破土动工;201 5年,由香港华荣万兴有限公司与河北四通羊绒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6亿元、占地65亩的羊绒深加工项目,于10月建成投产。

在段芦头镇,一大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较为突出,其中,河北通达绒业有限公司、安美桥(中国)纺织有限公司、河北戴梦德绒毛制品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

此外,毛绒园区、物流园区、机械制造园区、合金刀具园区,这四大产业园区为段芦头镇适应市场竞争形势、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基础,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区:

世界羊绒看中国 精品羊绒在灵武

宁夏灵武的羊绒产业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羊绒产业顺利实现了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由分散经营向产业集聚的“四个转变”,已成为银川市“一强五优”产业、自治区重点扶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园区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已发展成为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羊绒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享有“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的良好声誉。2015年,园区生产无毛绒6000吨、羊绒条1500吨、羊绒纱1600吨、羊绒衫1200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出口创汇近4.6亿美元,累计解决就业2万余人,已形成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羊绒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形成较强的原料掌控优势,特别是优质山羊绒原料集散地优势。

近年来,园区成功培育了“菲洛索菲”、“绒典”、“灵州雪”等一批自主品牌,羊绒制品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形成了以中银、嘉源、荣昌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其中有8家入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18家企业进入中国羊绒行业百强,三大集团全部入围中国羊绒行业十强企业榜。

猜你喜欢
羊绒企业
羊毛和羊绒有什么区别
羊绒鼯鼠新物种被发现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藏在“羊绒衫”里的谎言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羊绒
绵羊不产绒 “绵羊绒衫”从何来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