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散记

2016-04-25 13:40安士东
神剑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田会议叶剑英客家人

安士东

梅州客家人的骄傲——叶帅

梅州,被称为客家之都。在我国,客家人以及客家文化都是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客家人,在中华民族谱系中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从中原地带的河南、安徽等地迁徙到闽粤赣等地的汉民族,是汉民族中一个深受社会动乱之害,历经艰辛苦难的民系,“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客家人并不喜欢“客居他乡,客随而安”的说法,而接受被作为“门客”来看待。现在,除了闽粤赣客家人居多之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和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等也是客家人主要聚集地。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种特殊现象,就是“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而且这些推动变革的先驱者又大多出自闽粤赣客家。戊戌变法倡导者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都是客家人。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32名会员中就有31人是客家人或客家人后裔,这种“群体激发效应”,亦为“同气相求”。日本著名学者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一书中,高度评价了客家人的变革精神。他说“客家是中国最优秀的民系,他们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之气质,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到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族为强,是永远不会被人征服的。”

在近百年中国革命进程中,许多仁人志士大多出自赣闽粤,梅州客家人除了叶剑英元帅外,还涌现了545名将军,其中上将13人、中将116人、少将416人。国民党元老叶楚伦先生在评述这段历史时也说:“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客家人民革命史。未毛红军的苏维埃革命运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未毛红军暨赣闽苏区人民以卓尔不群的客家英雄性格,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在红军队伍中的各个层面,都有客家革命志士的身影。新中国开国元帅叶剑英,就是客家人最为杰出的代表。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1916年随父赴南洋,翌年回国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大革命时期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国民革命时期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两次东征,参加北伐。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八一”南昌起义期间,积极配合周恩来、叶挺、贺龙率领的起义部队,使南昌起义得以实现。12月11日,叶剑英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使这次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连接,成为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与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开端。叶剑英功勋卓著,贡献巨大,铭刻史册,多次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关头发挥重大作用,长征期间及时识破和制止李立三率左路军企图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抗战期间在国统区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延安时期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未德指挥我军对日作战。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和陈赓指挥解放广州的广东战役,主持制定解放海南岛战役的作战方针和战役计划,主政全军军事训练推进正规化建设,创办军事科学院完善我军军事战略,“文革”期间抵制“四人帮”逆行被诬陷为“二月逆流”。在党和国家面临危险的紧急时刻,叶剑英对粉碎“四人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与邓小平、陈云等积极推进国家战略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来。1979年1月,叶剑英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提出海峡两岸“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和“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著名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项具体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泽润乡里,殷殷情怀。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曾于1953年、1971年和1980年三次回乡,在他83岁高龄时再次回到梅县家乡,在儿时玩耍的阴那山下驻足长思,怀念母亲,寄语家乡,情暖梅州。现今,阴那山是梅县的著名旅游景区,秀甲潮梅,名播闽粤,“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云”交映,故有“白云深处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说。山林中,灵光寺“菠萝顶”“叶不留”“生死树”三大奇特景观,更给灵光寺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1989年10月,叶剑英纪念馆在祖居雁洋镇虎形村竣工,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高2米的坐姿铜像,像座上镌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叶剑英纪念馆与中国客家博物馆,相映生辉,绵绵不断地向世人述说着叶剑荚元帅的丰功伟业,传播展示着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大嶝岛的沧桑诉说

对于第一次到大嶝岛的朋友来说,很难想象眼前这片祥和、宁静、炙热的土地,就是当年“8·23”炮击金门的主战场,从1958年8月23日始,到1979年元旦止,整整20年零8个月,大噔岛、小嶝岛、角屿岛浸染于硝烟弥漫之中。如今,这里已经建起了国内最大的“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翔安国际机场经四年论证终于落户大噔,“金嶝大桥”两岸讨论也有十多年,一旦最终敲定兴建,“英雄三岛”将与金门连在一起,金门就不再是孤岛,两岸人民会更加紧密,战争风险会大大降低,到那时金门就成了“厦门的后花园”。

关于那段“炮击金门”的历史,以及1949年10月24日至26日发生的“金门战役”,备受国内外军事史学家关注和研究,有无数文字做过描述和反思,尽管两者形式不同,结果迥异,但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无法割舍,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无法割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无法改变。当年,蒋介石得知金门战役获胜消息后,流着泪动情地说:“这一仗,台湾安全了。”因此,台湾有的学者甚至把金门战役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赤壁之战”,金门战役之后祖国统一被阻滞和搁置下来。1958年7、8月间,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时,巧妙地利用了赫鲁晓夫来华访问,以显示社会主义国家同盟关系,签署了《中苏联合公报》。毛泽东对赫鲁晓夫说:“我们就会谈应该发表一个公报,也许可以吓唬一下帝国主义。”有了苏联这位老人哥做后盾,美国虽然紧急从地中海第六舰队调遣l艘航母和4艘驱逐舰加入台海,但在毛泽东“只准打蒋舰,不准打美舰”的战略意图下,终因摸不清我军真实意图迟迟未敢妄动。在我持续炮火下,美国政府发表声明,认为金门、马祖距离台湾过于遥远,做出了让蒋介石主动放弃金、马的决定。此时,毛泽东深刻洞察到,如果我军只夺取金门、马祖而不能马上解放台湾,那国共之间的地理距离将由现在的不到10公里扩大到100多公里,这无疑会助长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于是,果断决定“打而不登、封而不死”,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了蒋介石的手中。在此后的二十年中,这种时断时续、打打停停的炮火,是海峡两岸始终以内战状态或“蒋毛之争”的方式保持着军事接触,也向世人表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据台湾史料显示,美国务卿赴台游说蒋介石,表示“要突破大陆的炮轰封锁必须动用核子武器”,当蒋介石“得知必须动用相当于广岛威力的核弹时,便表示不愿因为使用核子武器以引起世界大战或将美军卷进大规模冲突”。2008年5月13日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学者汉斯.克瑞斯膝森根据解密的美军文件,证实了这种说法。金门炮战开始后,美国空军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一旦总统授权使用核子弹,解放军对离岛(如金门)的进攻会立刻遭受美军的核子空袭。琉球美军嘉手纳空军基地储存有MK-6及MK-39两种核子武器。另外,如果对解放军陆军核子空袭不能立即压制解放军,关岛美军安德森空军基地在1958年8月中旬后有五架B-47轰炸机,随时待命起飞轰炸大陆机场。还有种说法,杜勒斯走后,蒋氏父子决定与北京接触降温,秘密派人传话给周恩来说,如果大陆持续炮击,台湾不得不自外岛撤军,中国就有分裂之虞。美学者陶涵研究认为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把金门当成台湾与大陆连系的枢纽,在这点上双方默契一致。国民党原“空军总司令部政委”空军少将郎丰津在2013年2月出版的回忆录《八十年.风雨人生》中,也感叹“只要遵守规则就有惊无险的政治游戏”。由此可见,海域岛礁之争,无论大小,其战略位置决定战略价值,历来是地缘政治博弈的重心,实力角逐的核心地带。20世纪中叶,在这块只有13平方公里多的方寸之地,演绎了现代大国博弈和战略思维的经典之作,“炮击金门”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出神入化、完美精湛的生动体现。五十六年前的那场炮火硝烟已成历史瞬间,大嶝、金门在诉说自己前世今生的同时,正怀揣着共同的美好梦想向世人走来。元代大诗人张养浩在天历二年(1329年)受朝廷之命,任陕西行台中丞赴关中赈灾途中,目睹灾民惨状,感历代兴废,写下了著名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天,张养浩那种对历史兴旺盛衰规律的感悟,以及民不聊生悲惨命运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历史可鉴,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的最大乡愁,和平发展是两岸亿万同胞的最大利益。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当年,郑成功因父亲郑芝龙降清,遂率旧部至南澳岛,屯兵积粮,起兵抗清,三次北伐,先兴后衰,那种“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未”的忠诚豪迈,也在屡次抗清失败中不断消解。郑成功深感,大明一去,复兴时难,若要反清,还须从长计议,“附近无可措足,惟台湾一地离此不远,暂取之,并可以连金、厦而抚诸岛”。然后可以“广通外国,训练士卒,进则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据此,郑成功决定征伐台湾,保住南明政权的最后一点希望。从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披甲执剑,率军征台,至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者投降,成功收复台湾,迄今已经过去三百五十余年,难道征台此役真的成了“决定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的梵语吗?历史已经无情远去,但时代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滞,我们在铭记郑成功千秋伟业的时候,用什么眼光去审视未来,将影响和决定21世纪国家发展走向。现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意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坚定。未来,中国的命运永远紧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古田,是一块神奇而又崇高的红色土地。2014年10月底,闽西上杭这个只有5000余户不足2万人口、生活寂静恬美的古田小镇,再次进入世人的视野,成为军内外关注焦点,使人充满好奇和向往。今天,当人们踏上这片神奇土地时,就会立刻被莽莽群山环抱的这个狭长小镇所吸引、所感动。古田镇的村民自豪地说,从2014年确定在这里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美化的改造力度,从高速公路出口到古田镇,重新铺设了崭新的柏油马路,架设了星火燎原寓意的火炬形路灯,道路两旁绿树葱葱,来这里瞻仰参观的团体和游客人数多了许多倍,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也再次把迎新年晚会放在这里举办,小镇热闹非凡,生活充满生机。八十五年前,在这里召开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形成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决议》。时隔八十五年后,中央军委习主席亲自提议并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主题,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当前最紧要的是把4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重点抓好5个方面:着力抓好铸牢军魂工作,着力抓好高中级干部管理,着力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着力抓好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这次会议与当年的古田会议一样,必将载入我党我军建设发展史册,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古田镇,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位于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处新罗、上杭、连城三县交界处。相传,困境内五龙村有一丘田为古代最早开辟而得名。这一地区通称为闽西,包括上杭、永定、连城、武平、长汀、清流、宁化、明溪八县,故有“八闽”之说,是闽西南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历代屯兵驻军的好地方。当年,毛泽东曾先后六次到龙岩上杭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在古田镇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12月28日,红四军各级党代表、干部代表和士兵代表以及闽西各地的干部代表、妇女代表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陈毅首先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反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决定,并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还做丁关于废止肉刑和反对枪毙逃兵问题的专题发言。朱德做了军事报告。毛泽东做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报告,由于会前准备充分,代表思想统一,一致讨论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12月29日,会议闭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红四军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11人为前委委员,毛泽东任书记,杨岳彬、熊寿祺、李长寿等3人为前委候补委员。古田会议是在红色根据地被不断“围剿”、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右倾悲观情绪滋长的情况下召开的,1930年新年伊始,林彪以“贺年信”的形式给毛泽东写信,信中讲述了大敌当前之际,红四军应分散出击、各自寻找出路,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字里行间透出悲观情绪。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镇用了整整一天时间,给林彪写了一封7000余字的复信,深刻阐明了关于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在信的最后毛泽东写道:“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人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坚定表明了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光辉里程碑,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是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如何建设一支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政党和军队,使之成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和人民军队,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国际共运史上前所未遇的崭新问题。古田会议在中央“九月来信”的指导之下,科学总结了南昌起义两年多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红四军党内思想斗争的历史经验,成功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说过:“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大家看看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就可以了解。”《古田会议决议》共分9个部分,2万多字,核心部分是开篇的《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中心内容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无产阶级的政党和人民军队。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是着重从思想上加强党的建设。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这就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是确立了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則。这是红军保持其无产阶级性质的根本条件。强调必须确立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强固党的组织。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员政治水平。一切工作,在党组织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还要发动地方党对红军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达到军政一致,军民一致。三是科学阐明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决议》认为,红军的一切军事行动,都是围绕党的政治中心任务进行的,必须接受党的政治领导。红军的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在前委指导之下,平行地执行工作。指出必须加强官兵的政治训练,明确地规定了红军的任务,军事工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的关系,红军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士兵委员会的权能及其和军事政治机关的关系。四是规定了军队内部、外部关系和瓦解敌军的原则。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又必须克服极端民主化倾向。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上级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党内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同时正确地开展思想批评。凡地方政权机关已经建立的地方,军队就不能包办和干涉地方工作。加强对敌宣传工作,优待一切放下武器的俘虏。五是强调对红军进行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教育以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方法有办报、办训练班、看书看报、个别谈话、开党内会议和政治讨论会,还有上政治课、组织政治训练委员会、教授方法、集合讲话、游艺、改良待遇和对青年士兵的特种教育。全面提出了在红军内加强党的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红四军“九人”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成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件,指导着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军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古田会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則,特别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則,在任何时候都将发挥巨大威力,都必须一以贯之地维护和坚持,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兰宁远

猜你喜欢
古田会议叶剑英客家人
观古田会议 旧址
叶剑英半夜调换皮箱
叶剑英74岁学英文
赖炜炜作品
叶剑英(上)
承古田会议之古,拓思想教育之新
行酒
古田会议:共产党人严与实的一座历史丰碑
“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叶剑英副主席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