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考生的心理阴影面积!

2016-04-23 16:40
飞魔幻B 2016年4期
关键词:动心西子金圣叹

整理/咚,一卷科举题目砸下来,差点昏迷的团子

导语:曾经有一道命题作文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审题,等到拿低分的时候我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可以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想对那个出题的老师说一句:这题目您是怎么想出来的!如果非要我拉出一帮同病相怜的人来控诉,我希望是十万进士!没错,就是古代那群参加科举考试的小伙伴们。因为他们的科举题,比我们的高考作文题还精彩。

一、先瞄一眼:正儿八经的古代题型

当当当当,先上一道赋诗题

1.“哔,亲爱的考生,给你‘湘灵鼓瑟四个字,你能作一首诗吗?”

快看,有一位名叫钱起的唐代考生默默开始动笔了。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初读整首诗平淡无奇,可把最后两句嚼着嚼着,胸腔中竟然冲撞着一股名叫喜欢的气流。难怪这两句也被后世文人们给惦记上了,化用的,拿它改名的,数不过来。

2.“哔,才子们,以‘终南望余雪为题写首诗呗。”

别动,你已经慢了一步,因为祖咏已经毫不犹豫潇洒挥下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接过他试卷的考官一寻思,不对啊,这科举中的试帖诗,一般是十二句六韵,前两句见题,中间八句两两相对,最后两句作结,这祖咏答得着实精彩,可不怎么符合考试规范啊。

祖才子:意尽。望天.jpg

文科生快躲开,这里有道数学题

【警钟敲响,数学题驾到】

隔着唐代老远,团子就闻到了一股算术的气息。

左闻闻,右嗅嗅,作为一个数学废,团子绝对没弄错,这整个考场除了传来一股诗词歌赋的美味,还有火辣辣得让人流泪的数学题味道。

抽开试卷一看,妈呀整整十道数学题,

等等,这三道是《九章算术》里的,这七道是《周髀算经》《海岛》《五经算》等等数学典籍书里的,听考官说,只要答对六道就算及格啦。

原来唐代还有数学考试啊(明算科),惊叹。所以,如果有为了躲避数学考试想逃回古代去的同志,友情提示:唐朝记得跳过,宋朝也跳过吧,虽然宋朝科举没有明算一科,可听说当时很重视数学人才,还给历代那些算学名家们画了画像、追尊爵位呢。

有点惋惜的是,明算科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在唐时完全是现代冷门专业的即视感,而且报考这科的大多是算学生,前途就像此科目监考老师的官职品阶一样,不高!

换了朝代不换题,我们都要写帖经

听说“帖经”这道题你也曾考过,别摇头太早,看下面。

将试卷摊开,跃然呈现出一段洋洋洒洒的古文,上面间或有几个字或者是几句话被纸条给遮住了。

这是要考填空,把遮住的地方填上去吗?没错,是不是很熟悉的题型,这完全就是今天我们的古诗文默写嘛。只要你清晨起床背一篇,晚上睡觉再背一篇,这些题完全是可以死记硬背下来的,考不出真正的才华来,谁让主考官们的题库就那么一个“五经”呢。

不过,也要小心啦,考官们用自己的胡须保证,他们会挖空心思提高考试难度的,比如找一些不常见的句子出些怪题啦偏题啦,当然,当时的考生也不笨,他们会把一些难记的怪题编成歌诀,唱着唱着就记住了。哈哈,这个方法你用过吗?

二、大笑两声:让人哭笑不得的神考题

问题大了,当考题只有一个字——“二”

就这么一个字,是要写那些年我们“二”过的同桌还是致二货?

隔了一个时空的古人急急喊话:我们要写的是八股文!不是剧本,别想些有的没的。

是了,明清时科举应用文体是八股文,四书五经就是主考官们的题库,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出题灵感。那照这么分析,先来弄懂它的出处吧。

急急搜了一下《论语》,但凡出现“二”字的,大多是一句一句,独立断句的“二”,貌似只有《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鲁哀公问如若遭遇了饥荒咋整,然后聊到彻法与抽多少田税的问题,哀公一脸苦恼:“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终于找到突破口了,挥汗,古代的学子们真是不容易,要在茫茫书海中找线索,然后破题承题啥的。

不过,主考官们,你们莫不是把书都翻烂了也没灵感,考题竟然只取一个字……一般的八股文题目可是取四书五经里的一句、数句,或者一节的呀。

前言不搭后语,截搭题呵呵哒

如果安排团子来答题,而恰巧碰上了乾隆时的考官鲍桂星:

你说题目是“顾鸿”,我首先想的这是哪位风流少年,而不会想到它取自《孟子》中有“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之句;

你说题目为“七十里子”,我会掰着手指算自己的腰围方圆几里,而不会觉得它出自《孟子》中“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你说题目曰“十尺汤”我会又讶异又嘴馋又迷茫,而不会醒悟它来自《孟子》中有“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

截搭题,就是这么傲娇霸气,无视标点符号,无视是否同一句,反正就要把几个字生硬地扯到一起,难为的是考生,不仅要会审题,还要模仿圣贤的语气,将这牛头不对马嘴的题目写成一篇应试佳作。

文化少的我答不出,想不到,竟然还有一名考生的感受和我一样,有诗为证:“没头没脑信难题,七十堤封一望迷。阿伯不知何处去,剩将一子独孤栖。”

三、科举欢乐小剧场

如果你也参加科举,你肯定不会像他这么答

他是谁,他是科举史上的大逗比:金圣叹。最后放送他的三个小剧场,以笑声收尾此次踢馆。

【恶作剧剧场一】当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

别人在沙沙作答,他在——画光头和尚和剃刀?

黑脸的主考官:你这是什么意思?

天真的金圣叹:这就是匏瓜的意形啊!

【恶作剧剧场二】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

这次金圣叹学乖了,立马动笔开始写字。

又黑了脸的主考官:你怎么连写了39个“动心”?

萌萌的金圣叹:孟子说四十不动心,所以39岁之前必须要动心哒。

【恶作剧剧场三】以“西子”为题

一脸认真的金圣叹: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

主考官一脸黑线,二十秒,三十秒……

看了这么些科举考试题,你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比如那些年老师出过的奇葩搞笑题目,比如那些年同学写出的或古龙风或动漫燃或言情悲的“课堂范文”。敲一敲“飞魔幻杂志”(新浪微博),《飞·魔幻》微信(feimohuan),《飞·魔幻》官Q(2412534539),我们等你来分享。

猜你喜欢
动心西子金圣叹
奇才金圣叹
九千七等
“心动”与“动心”
“心动”与“动心”
金圣叹刑场别子
相见欢
爱情从欺骗开始
本期资深大厨:金圣叹
谁该“杀毒”了
如何学会拒绝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