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浩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食物未经完全消化、吸收即被排出体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腹泻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消耗体内蓄存的营养,从而使人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降低。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认为其可分为湿热型腹泻、寒湿困脾型腹泻、脾虚型腹泻等类型。湿热型表现为舌苔黄腻、舌质红,同时伴有腹痛、泻下急迫等症状,大便呈黄褐色、味臭,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寒湿困脾型多因生冷饮食所致,表现为舌苔白腻,泄泻清稀甚至水样便,可有腹痛肠鸣、脘闷少食等症状;脾虚型表现为舌苔白微腻,舌质淡(即舌头颜色淡),大便时溏时泄,迁延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就泄泻加重,常伴有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症状。刺激特定穴位可增强脾胃功能,使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缓解腹泻。
特效穴位——合谷穴、曲池穴。
辅助穴位——长强穴、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天枢穴。
合谷穴:此穴是大肠经原穴,以手指重力按压,便意可立即消失。
曲池穴:刺激曲池穴能够活跃大肠功能,治疗急、慢性腹泻。
1.拇指指尖掐合谷穴20次。(图①)
2.按揉曲池穴2分钟左右。(图②)
3.用中指按法按长强穴1分钟左右。(图③)
4.用三指按揉法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2分钟左右。(图④、图⑤、图⑥)
5.用指摩法摩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各2分钟左右。(图⑦、图⑧、图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