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有温度的新闻 做有温度的新闻人

2016-04-21 05:02赵玲
记者摇篮 2016年4期
关键词:接地气人文关怀

赵玲

【摘 要】新闻报道体现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应植根于基层,服务于群众,让受众心动、温暖,引领人向上。作为新闻人,更应融入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基层群众之中,以心交心,以爱换爱,创作生动又饱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赢得受众共鸣,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新闻温度 人文关怀 接地气 爱生活

做人,要有温度;做新闻,亦然。从事新闻工作12年之多,这种感觉历久弥新。

我们平常所说的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而温度之于新闻,则体现在人文关怀上。对于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那些与群众的语言、喜好紧密切合,字里行间散发着情感的芬芳,让受众钟情、心动、温暖的新闻作品,就是新闻报道应当具有的“温度”。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要想让新闻报道有温度,就要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把视角对准人民群众,用有爱的新闻彰显媒体的民生情怀。这也就是我们现今所提倡的:新闻报道要紧贴群众接地气。

每每拜读那些极富感染力的新闻作品,都会令我心生感动与敬畏。我知道,这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令人印象深刻,都是缘于作者笔尖和镜头里那些饱含生活温度的情感和与基层群众融为一体的凝重地气。记得2014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专栏,首期《夏昭炎 赤脚教授回乡“种文化”》的新闻报道至今让我记得深刻。作品讲述的是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几十年的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退休回乡后,在小村庄里“种”文化的故事。新闻开篇就是夏昭炎赤脚教授大家识字的场景,面对记者的采访,夏昭炎回答了他之所以赤脚的原因:“接地气,最重要的是和群众拉近了距离“。的确,试想一下,一位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名牌大学教授,若是西装革履、一板一眼,在第一印象上就已经与生活在山村里的群众距离甚远,又怎能融入他们中间打成一片呢?又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大家去学文化、搞文艺呢?从这篇报道中,我们能够看出乡贤主人公的用心良苦,也能看到记者的独特视角,感受到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朋友的能力。报道中,有好几个记者赤着脚同夏昭炎一起走在村里小路上的场景,尤其两个人赤脚走路的特写镜头特别抓人眼球。若采访的记者不能置身新闻事件之中,只是进行常规性的采访报道,相信是采访不到那么多生动的场景和镜头,也听不到那么多动情的声音,更何谈作品的生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随时关注新闻,虽然载体不同,形式各异,但却都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其实无论何时,新闻所记录的,都是关乎人的思想和活动,所传达的不仅仅是舆论导向,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一个人倘若没有了情感,麻木、呆板、冷冰冰,估计没人愿意接近,对于服务于百姓大众的新闻报道来说,若少了情感,失了温度,即便再华丽的辞藻也不过是文字堆砌,赢不来受众的共鸣,也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身为一名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采访都是在基层、在农村。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走基层、接地气吗?其实不然。我看来,真正的走基层、接地气,应是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和一份发自心底的关怀,真正地与基层群众心贴心,真诚地和他们交朋友,让采访对象打开心扉,从而创作出最为鲜活生动、给人以温暖和力量的新闻作品。

记者有一次采访县里的女性典型郑玉凡,这是一位青年丧偶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与公婆一起过日子的女人。起初,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显得特别不自在,问及照顾公婆幼子的艰辛和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竟说不出来什么,同期声磕磕巴巴,画面更是机械,毫无生动可言。我知道,这样失败的采访,跟采访对象并无干系,问题在于自己。于是,我从她的日常生活聊起,并从一位已婚女人的角度和她聊起了与公公婆婆相处的难事趣事以及一些旁人看起来婆婆妈妈的小事。渐渐的,这个起初有些木讷的女子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我,丈夫刚去世的那几年自己过得特别难,有时公婆想念自己的儿子就会拿她这个儿媳妇出气,可身为儿媳,即便再伤心难过也不能和老人计较,她能理解老人的心情,所有的委屈与痛苦都只能吞到肚子里。说到动情处,郑大姐的眼泪鼻涕刷刷地流,而我也被她的情绪牵动得泪水涟涟。有时,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真的很奇妙,可能一个真诚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就能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熟络起来。成为朋友的我们采访起来非常地顺利,这个坚强女人的隐忍和面对困境的积极乐观,都在一个个鲜活的镜头和一句句充满着真情实感的话语中被充分地展现出来。至今我还记着那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面:一个个子不高瘦瘦弱弱的女子拖着一个装满水稻的大麻袋,用力地往屋子里拖,嘴里因用力发出的哼唧声和虽浸满了汗珠却仍是笑意盈盈的脸颊,将这个不屈服于坎坷命运的女子的内心世界那么真实地展现出来。采访时,镜头前的她,如同面对一个老朋友或是一个要好的闺蜜,娓娓诉说着自己对生活的憧憬,那份从容淡定早已感动了我这个作者,采写出的新闻报道自然有血有肉,真情流露,社会反响非常好。

其实,对于生活在基层的广大百姓来说,很多时候面对记者似乎都有一种抵触的心理,不安、恐慌甚或怀疑,将其拒之于心门之外。此时,采访者只有融入感情,以心交心、以爱换爱,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采制出较为生动又饱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记得2007年的一次下乡采访中,无意中得知沙岭镇西灰村一位名叫林邸的小男孩在父亲出车祸丧失劳动能力、母亲离家出走后,仍努力学习笑对生活的不幸,我便第一时间赶到了他家。当时,那个只有十三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看着我,眼神中却满是希冀,仿佛我是他的救世主一般,那种感觉深深地触动着我。事后,我帮他做了几期的连续报道,还动用我的人脉,找到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对他的事迹展开报道。终于,他们一家人在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破镜重圆,渡过了生活的难关。渐渐的,我们也失去了联络。未承想,年前一位同事采访回来告诉我说,那个我们曾经帮助过的小林邸已经大学毕业在县内的一家单位工作了,并非常关切地问及我现在好不好。立时,心中的那份感动汹涌而出。是啊,能被一个人充满感恩地记挂着祝福着,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感觉吗?而这,都是新闻记者这份职业给予我的恩赐。

或许是一名文科生的缘故,抑或是缘于从事了多年新闻采访工作尝尽了人生百味,虽早已过了青春萌动的年纪,却仍时常会被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所感动。当春雷乍起,我常常幻想自己就是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昆虫,听到春姑姑的召唤便立即活了过来;当夏花烂漫,我会觉得自己就是那嗡嗡采蜜的小天使,采撷着芬芳,传递着希望;当秋阳高照,晴空万里,自己又成了那自由飞翔的小鸟,尽览大地上每一份收获的喜悦;当冬雪来临,万籁俱静,我会细心体味这难得的静谧,看雪花飞舞,听冷风吟唱。虽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新闻采制工作,让很多人都觉得枯燥乏累,可我,却乐此不疲,享受得很。我知道,这都缘于我从事的这份新闻工作给予我的丰富情感,它植根于泥土,来自于群众,带给人温暖,引领人向上。

(作者单位:盘山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接地气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为南疆建言献策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