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在社会繁荣发展,经济快速起飞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强调发展的全面性与可持续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来维护社会各方面的稳定,推动发展。近年来,中央为了解决成为社会焦点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每年都会出台关于“三农”的文件。而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农村;发展;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23
一、农村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掌握科学技术,更好地建设新农村。
在国家放宽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之后,大多农民做的“脏、乱、险”的工作,难道只因为城乡二元制结构的限制吗?原因无非是大多农民工素质偏低,包括道德以及文化层面,也因此使得农民工侵权事件不断上演。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极少数农民会有维权意识,而大多则保持沉默,更有人采取偏激的暴力行为。而且在农民工聚集地,偷、抢、砸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不得不使人对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是否落实进行反思。占6亿之多的农民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偏低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新农村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相比之下,大城镇利于各种优越教育资源的汇集,但二元制结构的存在,带有歧视性的户籍制度的阻隔,使农民子弟无法自由地选择教育质量更高的学校。对此,国家不断加大投入进行整改,使“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1]在乡村陆续出现了成人学校,这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创造了条件。各类农业专家也陆续到农村进行讲座,为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的知识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社会各界也日益关注对青少年的教育,如国家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对贫困生进行相应的助学补贴,这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的现状,降低了青少年辍学的几率,提高了乡镇居民的文化素质。
在卫生方面,过去因病而贫的村民不在少数,但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开展改善了这一状况,虽与城镇的保险水平有些差距,却不可否认大部分由国家报销的医疗政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开支,也为缩短城乡差距,建设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思想影响,多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加上农村人口呈上升的趋势,就使人均农地面积日益缩小,农民收入较低,而不断上涨的物价又让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雪上加霜。这样农村中许多病患者只能选择一些非正规的乡村诊所进行简单的救治。在农村,即使是正规医院所用的设备也是比较落后的,而未达标的卫生环境又提升了农村传染病的发病率。如此很难想象国家西部偏远地区的情况,因为交通不发达,信息流通不畅,加上多数医护设施都集中在中心城市,使地区医用资源短缺。而城镇地区,由于比较优越的地理环境,更多掌握医疗技术的人员选择在此就业。如此下去,只会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但在新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多次大量资金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医疗条件。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出路
完善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村、城市与国家的共同努力。国家政务必须实现公开透明化,让农民能时刻关注到惠农政策及财政走向。农村在建设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更须完善国家监督机制,以保证政策的真正落实。
在教育方面,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却出现了不平等的户籍身份现象,因此国家必须尽快废除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加大对偏远农村的科学教育投入,改善闭塞的信息流通渠道。
在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开展,农村环境开始走下坡路,失去了原先的碧水蓝天。试想在建设中,能否因地制宜,对分类垃圾进行循环利用呢?城市向农村运送垃圾造成农村环境被破坏,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呢?
在医疗卫生上,“加快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引进竞争机制”,[2]促进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各个国家都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发展速度加快了,城乡差距缩小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巩固了,社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周志雄.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