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2-000-01
摘 要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各级党组织立足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党员、服务职工群众,全面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强化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等“三个保障”入手,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实现了危中求机、负重奋进和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推动了企业科学发展。
关键词 企业发展 思想 组织 人才
一、强化思想保障,引领企业科学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矿集团党委一直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督促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权威人士来企业就中央精神等内容进行高端前沿讲座,以及日常化的班前政治学习、形势任务教育、集中性学习培训等形式,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在职工群众中最大限度凝聚了发展共识,全面提升了用科学理论引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脱困先脱思想“困”,盈利先盈思想“利”。面对煤炭行业急转直下的严峻形势,新矿集团各级党组织围绕“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创建新业绩、实现新发展”主题,开展了思想领域教育实践活动。着重解决了如何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如何理性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常态中彰显新作为、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集团公司上下形成了“四破四立”的共识:破除了畏难发愁、守成不前的保守思想,树立了“敢于担当、勇于尝试、奋发有为”的新观念;破除了等靠熬要、徘徊观望的依赖思想,树立了“改革突围、自救脱困、断臂求生”的新观念;破除了重规模轻效益、重投入轻运营、重总量轻均量的粗放思想,树立了“轻资产、精用工、市场化、均量高”的新观念;破除了产业壁垒、地域局限的封闭思想,树立了“依托优势、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新观念,真正破除了企业发展的思想藩篱,打通了企业逆势发展的新征途。
二、强化组织保障,融入企业科学发展
新矿集团党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扎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一是建组织扩覆盖。不论是集团公司分(子)公司、直属单位,集团公司控股还是新矿投控股单位,全部建立了党委(总支)。二是抓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党员入口,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意见,严格了程序标准。三是抓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新任职党支部书记进行任职资格认证,通过集中培训、民主评议等方式帮助党支部书记提升业务能力。
党支部书记是落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的关键人员。为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新矿集团集中举办了四期党支部书记任职认证培训班,414名新从事党务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并完成了学习培训任务。在培训内容上,先后聘请集团公司党务系统专家、泰安市党建系统专家和新矿职大骨干教师,分别就《党组织建设与党支部工作实务》、《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领导干部的职业形象塑造与职场礼仪》、《党支部工作常用文体写作》、《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同时,聘请了良庄矿业、翟镇煤矿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就如何做好支部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在培训考试上,借鉴领导人员德廉知识考试模式,培训前系统整理了党支部书记应知应会内容学习资料,并发放给党支部书记,方便党支部书记掌握重点学习内容;考试试题均选自学习资料内容,80分以上为合格,考试不合格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414名参加考试的党支部书记中,有403人一次性通过考核,通过率达97%。
三、强化人才保障,支撑企业科学发展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而干部、人才是其中增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企业党组织管理企业的关键手段之一。新矿集团党委注重发挥优秀人才在企业发展、干事创业中的支撑作用,通过畅通职工学历、职称、技能、行政等晋升通道,为有才能的职工脱颖而出创造了公平公正的平台。在学历晋升方面,与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联合,在企业举办采矿、通防、机电一体化等学历提升班,待修满规定的学分,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在职称晋升方面,设置了主任经济师、副主任经济师、专业主管等专业岗位,为专业技术人员打通了上升通道。在技能晋升方面,以技能大赛为依托,鼓励职工参加技能技能鉴定。
新矿集团在畅通职工素质提升渠道、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取得了新进展,获得了全国“煤炭行业人力资源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一是牵头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等群众性技能提升活动。2014年,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四级技能大赛参赛人数达4.6万人次,1997人参加集团公司70个项目决赛,分别有388人、336人获“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二是鼓励职工晋升职称,2014年,组织2800人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等38类资格考试;1455人获得工程、经济、政工等各类专业(执业)资格。三是2014年,创建青年技师工作室74个,12个技师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4人同时被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在建设规模和质量上均居全国煤炭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