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新闻语言的误区

2016-04-21 10:56黄武平湘潭日报社湖南湘潭411100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张师傅邮递员乌梅

□黄武平(湘潭日报社,湖南 湘潭 411100)



走出新闻语言的误区

□黄武平
(湘潭日报社,湖南湘潭411100)

新闻语言要求具有客观、准确、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每个记者、编辑都知道,但未必都把握得住。有时候,主观上在遵循新闻采编的规律和要求,而客观上或顾此失彼,或画蛇添足,或事与愿违,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记者“混入”当事人

某报的一篇人物通讯,其主要内容是邮递员张师傅经常关照留守老人田大爷,利用上门送书报、送邮件的机会,帮老人买米、换液化气罐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文中写道:“4月28日上午9点钟,我和张师傅来到了田大爷的家里,田大爷赶紧倒茶、递烟。”“我们离开田大爷家时,他把最近需要购买的一些生活用品写在张师傅的本子上。”通篇的主人公是“我和张师傅”或“我们”,这样必然会让人产生错觉,助人为乐的并非邮递员一人,而是记者和邮递员。

另有一位记者在写市纪委纠风办暗访窗口单位服务态度的新闻稿时,通篇都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走进大厅时,只见办事人员一个个……”;“我们找到负责开票的……”。

记者是记录新闻事实的人,而这两位记者误以为不把自己写进去,就担心新闻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笔者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属于典型的喧宾夺主,尤其是后面这个记者有“乱作为、违法作为”的嫌疑。因为,做好事的人是邮递员张师傅,记者只需把耳闻目睹的感人场景记录下来就行了,没必要把自己卷进入其中;记者不具备市纪委纠风办工作人员相应的权力,暗访者是他们,而非记者本人。

当然,记者下基层的体验新闻、记者暗访等稿件,记者确实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另当别论。

画蛇添足,削弱表达力

有位记者在写一篇新闻监督稿时,多次用到“公司经理亲自对记者说”“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附近村民向记者反映”等提示语,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有关事实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么“谨慎”,或者说是啰嗦。舆论监督稿也罢,表扬稿也罢,稿件中新闻当事人的言行,必须是记者耳闻目睹的。

采写这方面的新闻时,留下采访时的录音,或让接受采访者签字确认所记录的内容,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只要见报内容与录音或采访记录一致,谁都别想不承认或者找麻烦。

某报一位记者写关于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稿件时,反复用到“记者从市计生局了解到”“局长某某告诉记者”“某某对记者强调”等句子,好像“单独二孩”政策是对记者个人而言的。诸如此类的语言误区,不仅年轻记者容易犯,老记者也不鲜见。似乎不点明说话者的身份及记者的存在,有关内容就没有可靠性。恰恰相反,这种“强调”是完全错误的。包括政策、法规的发布在内,所有新闻的受众是广大的、没有限制的,绝非记者一人。记者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党委政府的政策、方针和决定是对人民群众而言的,人民群众的意愿或呼声是表达给党和政府的,记者不能据为己有,动不动就“对记者说”“对记者强调”,不仅违背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还淡化了新闻语言的表达力。

另外,有些记者写导语时习惯于用“某年某月某日,记者从某某单位获悉”、“某年某月某日,记者从某某会议上获悉”。究其原因,“从某某单位获悉”的人往往是想玩文字游戏,想借此手段把错过时效的稿子“救活”;“从某某会议上获悉”的人,是懒得动脑筋,把本该鲜活的语言简单生硬地表达出来。前者可以寻找新的素材作新闻由头,实在没有那就只能放弃;后者完全可以用会上公布的结果、产生的决议等中心内容直接做导语,根本没必要“获悉”。

对数字的确定性把握不当

新闻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新闻语言必须做到准确无误。这种准确体现在该具体、明了的地方要毫厘不爽,该模糊的地方不能刻意捏造数据或细节。

例句一:“他看见有四五个人围着老李纠缠不休,就上前做解释工作。”既然是“纠缠不休”,肯定时间比较长,那么究竟是4个人还是5个人,一定数得清。

例句二:“这位老红军记忆力很好,也很健谈,自己参加的每次战役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等,都能够详细地说出来。”这句话明显不符合客观实际,六七十年前的事,无论老红军记忆力怎么好,都不可能记得这么清楚,除非是电脑。可以改成“这位老红军记忆力很好,也很健谈,许多作战时间、地点、经过等都能够说出来。”

例句三:“这次,市渔政站在湘江投放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共计68900尾。投放现场,只一会儿的功夫,鱼儿就游开了2公里远的水域。”且不说鱼苗数字的准确性,“2公里远的水域”记者肉眼是看不到的,而且,鱼苗不可能一直浮在水面让人看到,显然是记者不切实际的主观臆断。

表述错误或角度不准确

采写新闻稿件的基本宗旨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于这一点,任何人都懂。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不善于筛选采访材料,有闻必录;不善于选择写作角度,呆板地进行鼓与呼。因此,很容易造成帮倒忙的局面。

某地一个乌梅园果满枝头,采摘在即,但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会出现持续阴雨天气,这对本来就不耐储藏的乌梅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不仅乌梅园老板担心血本无归,当地政府也千方百计帮他寻找销路,并组织媒体开展集体采访活动,以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某记者的原稿标题是《增产时节盼增收——一位乌梅园老板的心愿》,文中写道“林老板一边走,一边向我们倒苦水:‘今年的订单很少,而且采摘期间的天气可能会不理想,满园乌梅只怕会因为滞销而损失大半’。”

如果这样的稿子被刊发出去,无论乌梅园老板还是当地政府人员,都会气晕。因为,人家的乌梅还没开始采摘,媒体就渲染得这么悲观,太不应该。编辑将标题改成《五百亩乌梅香飘某某镇》,将文中有关天气、订单等不利因素,和园主情绪低落的句段全部删掉;保留并充实描写满园乌梅让人垂延欲滴的内容,以及当地政府多渠道向周边市、县、乡镇推介的内容。还把文章原来的结束语“一位年过花甲的外地人创业很不容易,我们应携起手来拉他一把,让他增产增收!”改成“喜欢乌梅的快点行动起来吧,去晚了的话别人都‘抢’走了,您就尝不到鲜了!”

编辑这种做法,并没有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他有效地扭转了记者不恰当的写作角度,纠正了记者的错误表述,让一篇死气沉沉的稿子立马活了起来,从而起到了正面引导、宣传的作用,让人耳目一新。

猜你喜欢
张师傅邮递员乌梅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敲门
快乐的邮递员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冬天的邮递员
车位效应
巧手乌梅汤,开胃又解暑
神秘的房客
两个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