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云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名篇,不知有多少名家写了多少篇赏析文章,也有不知有多少位名师以此为内容上过公开课。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十分卖力地解析课文,也相信每一位学子都十分佩服朱自清的才华。如果我们就散文而赏析散文,囿于散文的圈子,那么这个站位还是低了些,在审美上也会有审美疲劳的感觉。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应该跳出散文的圈子,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荷塘月色》。这个站位的角度就是中国古诗,因为《荷塘月色》的外在形式是散文,骨子里却是一首诗,一首绝美的写景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有一颗诗心,才写出这无与伦比的华章。
一、《荷塘月色》具有古诗的意象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用了许多的意象,也就是散文里的景物:淡淡的月光、淡淡的薄云、洁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缥缈的荷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阴阴的杨柳、蝉声和蛙鸣。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优美、淡雅朦胧的画面。
二、《荷塘月色》具有古诗的情感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就是作者的情感,淡淡的哀愁。待作者欣赏了荷塘月色之后,又是淡淡的喜悦。这两种感情互相交织,与淡雅朦胧的景色相得益彰。
三、《荷塘月色》具有古诗的手法
作者一开始就直接抒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写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动静结合,从听觉、视觉、味觉方面描摹,形象而生动,充满了美感,语言运用到了极致,为众多的大家称赞。叠音词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音韵美。作者尽情描写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细致入微,美而不艳。作者笔下的景色,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苏轼的月下赤壁泛舟有相似之处,虽是一片小小荷塘,却是一片至大至美的天地,作者愿化作其中的一朵莲花,脱离尘世,但又是不可能的。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
如果说描写荷塘月色是实,那么想到六朝妖童媛女采莲的事情就是虚,虚实结合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过去我们总是说写六朝采莲的这一段是丰富了文章内容,但学生理解起来却是朦朦胧胧、似懂非懂。眼前景与回忆的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美而丰富的世界。作者联想到六朝妖童媛女采莲的事情,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四、《荷塘月色》的独创性
古诗中写荷花的诗不少,都各有特点,请看以下几首: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诗中的荷花、荷叶与采莲女的罗裙、面容互相映衬,以花写人,可爱动人。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诗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与“ 映日荷花别样红”形成对比,写出了丽日下荷塘的广阔无比,壮丽可观。
咏芙蓉
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沈约以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了荷花在池塘里的重要以及荷花的自信,同时也是托物言志,喻自己才华得以施展。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写出了雨后晴日里荷叶的青绿,在风中亭亭玉立的风姿。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通想过倾听秋雨敲打枯荷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以上这几首写荷花的诗词,我们可以总结为:王昌龄写的是美女荷花,杨万里写的是映日荷花,沈约写的是我即荷花,周邦彦写的是夏风荷叶,李商隐写的是秋雨枯荷,每个人都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荷。而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月下的荷,是月下的白荷,晶莹高洁,曼妙无比。这在写荷花的作品中是一个创新,因为前人已将荷花的风韵几乎写尽了,再写难免落入俗套。而朱自清本人具有深厚的古诗文功底,深谙散文写作离不开诗歌的意象、手法,他本人写作积极贯彻这一思想,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月光与荷塘的结合有多大的意义,但他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为现代文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滋养了几代人,有人喜欢诵读《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有人寻觅朱自清夜晚走过的荷塘,有人精心营造心中的圣洁荷塘。只要一提到“荷塘月色”,就成了诗意的代名词,以至于金立手机就曾有一款被命名为“荷塘月色”,而凤凰传奇的一曲《荷塘月色》也红遍了神州大地。他们的灵感大概都来源于此吧!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首美妙的诗,概括如下:
天上朦胧月,地上踟蹰人。
独步荷塘处,仿佛仙境临。
荷花亭亭女,荷叶田田裙。
默默流水意,幽幽怜花心。
青雾荷塘起,芳华无纤尘。
杨柳筛月影,蝉声鸣深林。
遥想采莲曲,始知还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