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铸就奖学金

2016-04-20 17:53嵇振颉
做人与处世 2016年6期
关键词:罗德博学诺贝尔奖

嵇振颉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每年超过1.2万名申请者,只有83人能成为幸运儿,录取率还不到0.7%。这个相当于“牛津全奖”的罗德奖学金,被誉为“本科生的诺贝尔奖”,2015年12月被复旦大学的学生巩辰卓摘得。

罗德奖学金已有112年历史,是依照英国矿产业大亨西塞尔·罗德的遗嘱而设立的国际性奖学金。如此高难度的奖学金,是如何被巩辰卓收入囊中的?难道巩辰卓成绩出类拔萃让考官炫目?非也!就在一年前,他还曾为无法按时毕业而犯愁。

巩辰卓高中学习成绩优异,不过考入学霸扎堆的复旦大学,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大二时,他从自然科学专业转到国际关系专业。那天专业课考试刚结束,他在学校宣传栏看到一则消息:学校团委即将启动一项支教计划,目的地是海南博学村。他没有犹豫,立刻拨通联系人的手机。室友笑他:“暑期的时间很宝贵,应该去实习或兼职,既能积累社会经验,也能赚到一点生活费,减轻父母的负担。去穷乡僻壤支教,不仅没有任何收入,也不能积淀多少经验,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但他没有纠结,做公益,本身就是他的愿望。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导他要帮助弱势群体。他不愿意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考虑自身利益,对别人冷漠。

他来到祖国的最南方,走进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小山村。那里的孩子有着清澈见底的眼神,有着纯真无邪的笑脸,更有着对知识的无尽渴望。只是这里太缺教师,即使当地有年轻人考上大学,也不愿意再回到家乡任教。他的心隐隐作痛,恨不得把自己学道的东西都教给孩子。短短两个月的支教期很快结束,孩子们眼中充满不舍,他也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舍不得离开。伴着火车缓缓移动,他仿佛看到孩子们手拿课本刻苦学习,听到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

尽管人走了,但他的心留在了海南博学村。此后每个暑假,他都留给博学村的孩子们。有一年,还去了四川绵竹地震灾区支教。这些经历,让他更深切体会“被需要”的感受,也萌生了从事更多公益活动的想法。他并没有把公益的脚步停留在国内。2013年9月,他参加“华盛顿中心保德信全球公民项目”,前往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参加“海峡寻新”论坛;2015年2月,前往巴西接受系统的定量培训,成为国际政治研究协会圣保罗大学定量培训首位中国学员,也是该项目课堂上唯一一名本科生。参加这些交流项目,并不是为自己扬名、为未来的简历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笔,国外公益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他希望汲取其中的精华,对自己未来从事公益有所裨益。

然而大量参加公益活动,不可避免地挤占了学习时间。大三下半学期,他还曾经一度担心无法如期毕业。转专业后,他需要补修专业基础课。因为做公益,他有整整两个学期不在校内上课,功课落下一大截。难道放弃公益事业?这简直不能想象,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相背。他找到辅导员,商量怎么选课,以最大效率补上学分。大四这年,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经历一番恶补,他的平均绩点定格在3.82,总算避免了一场危机。

罗德奖学金,曾让巩辰卓觉得高不可攀。直到2015年9月下旬,他才全身心准备申请材料。他在网上递交申请,随后经历两个网络视频面试,拿到决战的入场券。在瑞金洲际酒店的终极PK中,身边的竞争者在各方面都能力出众。众位考官面前,他展现出这个年龄少有的成熟。除了学术方面,他身上的三个特质很吸引眼球: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社会和时代的大问题的关注;对弱势群体深刻的责任感。而这些,都是在做公益、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获得的。

拿到这个“本科生的诺贝尔奖”,巩辰卓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平静地说:“我准备攻读两个一年的硕士项目。其中一个是商业管理学位,希望能从中获得有效的方法论,包括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等。另一个项目还在考虑之中。不论学习什么,都希望能帮助我积累经验,规划我的公益组织蓝图。”热心公益,助他收获“本科生诺贝尔奖”,而他将继续怀着这份善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罗德博学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博学的猫头鹰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甜心先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