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平
摘 要: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学习是词汇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针对同一词类的同义词的辨析进行分析比较,为汉语学习者提供学习指导。
关键词:同义分析;偏误原因;策略
一同义名词的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留学生偏误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就同义词语的三个方面进行辨析对比。
一、词义差异
1. 表人的名词。(1) 所指对象个体和集合的区别。例“孩子”和“儿童” “孩子”指“儿童,子女”;“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在“1.我有三个孩子”和“2.失学儿童越来越多”这两个例子中,如果把“孩子”和“儿童”互换,例1是一个病句。这是因为“孩子”可以指代“儿童”,而“子女”只表示个体。例1和例2 表示了个体和集体的概念。“孩子”即使个体也是集体,“儿童”只有集体概念。(2)词义轻重上的差异。例“作家”和“作者”:“作家”的地位高于“作者”。因此“作家”的词义重于“作者”。
2.表物名词。词语的语义范围的差异。例“灰”和“尘土”。“灰”指燃烧后剩余的粉状物;“尘土”指没有经过燃烧而形成的事物。“中文”和“汉语”。“中文”指中国的文字,尤其是汉族的文字;“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汉语”的范围没有“中文”大,但是“汉语”的地位高于“中文”。
3.时间名词。时间长短及时态差异。例“上午”和“早晨”,“上午”指从清晨到中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早晨”指从天即将亮起到早晨八九点的一段时间。明显“上午”长于“早晨”。 “最近”和“进来”,“最近”指说哈前后不久的日子;“近来”指过去不久到现在的时间。“近来”包含了过去的一段时间,“最近”却含有过去和将来两种情况。
4. 空间名词。(1)范围大小的差异。例“跟前”和“眼前”,前者指身边或附近;后者指眼睛前面。“跟前”的范围小于“眼前”。(2)领域的差异。例“北边”和“北部”,这两个词都表示方位,但是他们所指却不相同,前者指北方,后者泛指向北的一个地区或者国家。
5.抽象名词。(1)所指在抽象和具体方面的差异。例“财产”和“财富”一个是有具体对象的,一个没有,表示抽象概念。(2)所指在人或物范围的差异。例“年纪”只能指人;“年龄”即可以指人也可以指 动植物。(3)语义程度上的差异。例“罪恶”指严重的犯罪行为;“罪行”指犯罪的行为。前者语义程度明显高于后者。
二、语用差异
1.例“老师”和“教师”;“孩子”和“儿女”“老师”和“孩子”可以用作称呼语,“教师”和“儿女”不可以。同时我们可以说“一个老师”却不能说“一个教师”;“一个孩子”却不能说“一个儿女”。
2. 能否充当句子成分。“颜色”和“彩色”,前者指所有的色彩,后者指出了黑白的颜色,语义上前者大于后者。除此,在句子中,例,这是一件彩色的衣服。这个句子中,“彩色”作定语,且不能被“颜色”替换。又如,“将来”和“未来”在语义上似乎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我们可以说“将来你想去哪里?”但却不能说“未来你想去哪里?”“将来”在句子里做状语,“未来”没有这个功能。
三、色彩差异
1. 语体色彩差异。例“本领”和“本事”都表达“本领和能力”的意思,但“本领”更书面化;“本事”更口语化。
2. 感情色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褒义,贬义和中性词差异上。例,“成果”指工作上辛勤付出后的收获; “后果”多指做错事情后的结果;“结果”则指事物发展的最后状态。“成果”是辛苦付出而有所获,是褒义,“后果”是做错事后的结果是贬义,“结果”是不好也不坏的状态,是个中性词。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母语文化差异造成的负迁移。由于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母语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把新词的学习建立在自己母语思维模式上,进行翻译整理并将之用到汉语学习中,英语语系国家的留学生对“将来”和“未来”都用“future”在表示,“future”只能在短语“in the future”中做时间状语。在汉语里,“将来”只作状语,“未来”不能作定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2.望文生义造成误用。汉字的相似性很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现象。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差异往往会容易在一个词语里用已知的字去推测不熟悉的字的意思,导致词义的错误用法。例“1.我们小时以后常玩游戏。”;“2.我们小时候常玩儿戏。”“游戏”指孩子玩耍时候做的一种活动,而“儿戏”则指人在行为做事的过程中态度不严谨,不负责任。在学习过程,留学生看到“戏”就用“戏”去推测替换“儿”字,误以为“儿戏”就是“游戏”,造成偏误。
3.对外汉语教材词汇注释解析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的误用。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生词的注解采用的都是“生词—拼音—英文注释”的方式,这样的安排注解似乎很合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简便的背后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负迁移,这种汉英对应关系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不能准确地区分同义词之间的差别,造成语言误用,在学习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的差别,从而进行辨析,如果学生没有搞清楚这一状况,就可能会出现“十月一天”,“我不知道她”这样的错误或者短句。
4.语用色彩差异造成的误用。汉语词汇大部分有色彩意义。在选词时不考虑词的色彩意义而滥用词语,造成偏误。在讲解这类词时,教师应当教会学生从语境中分析词的语用差异。
五、 同义词辨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语素辨析。名词,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在教学环节中比较轻松,词汇意义和语素意义一致,容易掌握。合成词因为其结构的复杂,意义不是简单的语素意义的叠加。在讲解中,不能断章取义,要整体把握。如“绝望”和“失望”他们都有相同语速“望”,但“失”意味着“失去”,“绝”意味着“断绝”。“绝望”的程度大与“失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语素辨析教学以达到辨析词汇意义差异。
2.词语搭配练习。在词语搭配中多加训练,针对不同词性的差异进行训练辨析,有针对性地对容易犯错的词进行大量真是语境练习巩固加强。通过真实语境帮助学习者强化辨析。。那些词可带宾语,那些不能,那些能做状语,那些不能。
3.词汇语体色彩练习。词语的色彩包括情感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在进行词汇辨析时要充分考虑到语体色彩在文化中的运用好人不同语境下词语的差别。如:“死”和“去世”,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但“去世”更委婉,更能表达中国文化词汇语体色彩方面的特点,更能被大众所接受。在利用语体色彩进行词汇辨析时,可渗透一定的文化内容,帮助学习者加深词语辨析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叔新. 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佟慧君. 现代汉语搭配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郭明. 同义词辨析的基本方法「J」.语文知识丛刊(5),北京:的证出版社,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