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西方:从青春之果到智慧之果

2016-04-20 07:35
饮食保健 2016年5期
关键词:帕里斯阿芙金苹果



苹果在西方:从青春之果到智慧之果

在中国文化中,苹果算不上一等的果品;但在西方文化中,苹果却是真正的“众果之王”。

青春之果

在北欧神话中,诸神居住的阿斯加德园里有一

对令人艳羡的伉俪。丈夫是众神之王奥丁的儿子布拉吉,他是位诗神,喜欢手执竖琴吟唱自己创作的诗篇;妻子则是青春之神伊敦,她保管着苹果这种青春之果,园中所有神祇都要定期到她那里吃一点苹果,才能永葆年轻,避免像凡人一样衰老死亡。没错,北欧神话中的神祇不是永生的,即使能够靠苹果续命,迟早有一天也要面临“诸神的黄昏”。

爱情之果

在希腊神话中,金苹果则是爱情之果。在众神之王宙斯和赫拉的婚礼上,大地女神盖亚送给他们一棵苹果树作为礼物,上面结满了金苹果。后来,众神又受邀参加另一场神祇的婚礼,唯独不邀请女神厄里斯。她怀恨在心,不请自来,把一个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放下就走。很快,这个金苹果引发了不和,赫拉、雅典娜和阿芙罗狄忒三位女神为了它的归属争执不定。狡猾的宙斯不愿意自己裁定,就指使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年轻不谙神心险恶的帕里斯不知是计,欣欣然把金苹果送给了阿芙罗狄忒。后来,帕里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他在阿芙罗狄忒的怂恿下拐走了希腊城邦斯巴达的美女皇后海伦,希腊人大怒,发动了特洛伊战争。最终帕里斯被杀,特洛伊也被攻灭。对于如此的人间惨剧,高高在上能够永生的神祇们当然是不以为意的。但阿芙罗狄忒一直很喜欢这个沾满凡人血迹的金苹果,因为她是爱神,苹果也因此成了爱情的象征。在古希腊,向人扔苹果就像中国人抛绣球一样,是爱意的表达。

智慧之果

基督教经典《旧约全书》的《创世记》中记载伊甸园中有两棵树——“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神嘱咐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万万不可偷食这两棵树上的果实。然而夏娃没有禁住蛇的引诱,摘下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与亚当分食,结果他们就具备了道德观念,知道赤身裸体是羞耻之事。神在重重惩罚他们之后,害怕他们又摘下生命树之果吃掉,变得和神一样永生,就把这对夫妇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人类就肩负了偷吃禁果的“原罪”。

《创世记》原文并没有说“分别善恶树”是什么果树,这引发了后世的许多附会,有说是无花果的,有说是葡萄的,有说是石榴的。但是在中世纪以后,人们习惯把这棵树上的禁果确定为苹果。原来,“苹果”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是malum,恰好和“恶”一词的拼写相同,只不过前者的a读长音,后者的a读短音。随着公元5世纪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译本《新旧约全书》面世,在malum这个词的影响下,苹果便逐渐成了禁果的唯一候选者,成了能让人明辨是非的智慧之果。

严格地说,不管是北欧神话、希腊神话还是早期基督教文化中的苹果意象都存在一个问题:当时人口中的“苹果”,未必是指今天的苹果。事实上,在17世纪以前,古代欧洲所谓“苹果”是多种水果的统称,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干果。因此,我们并不能把希腊神话作为铁证,认为欧洲的苹果栽培史始自公元前12世纪真实的特洛伊战争发生之前,这样是犯了和“大禹时代中国就开始栽培苹果”一样的错误。在西方,有关苹果栽培的最早可靠证据,是公元前4世纪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在《植物志》一书中对苹果的记载;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更是记述了苹果在历史上从希腊向罗马传播、再进一步向西欧传播的过程。由此来看,欧洲的苹果栽培要比中国开始得略早一些。

文艺复兴之后,一方面由于画家在绘画中大量用苹果来表现神话和宗教中的“苹果”,另一方面也由于苹果的品种培育有了较大突破,栽培越来越广,西文中“苹果”这个词的外涵很快缩小,最终就只指苹果这一种水果。

猜你喜欢
帕里斯阿芙金苹果
美国表姐妹直播玩枪走火身亡
3分钟典藏故事
适沙耐盐南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金苹果的故事
阿芙:精油护肤品类的十年
阿芙的服务
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白宫“御裁”乔治·德帕里斯
教育梦,建平行——《跨世纪教育工程》发表20周年纪念·建平中学探索“教育家办学”再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