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士应急救援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研究

2016-04-20 02:08宋晓晖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4期

宋晓晖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骨科护士应急救援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研究

宋晓晖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在骨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名骨科护士开展为期3个月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3个月后,骨科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士临床培训中加强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能够提高其应急救援护理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应急救援护理能力;骨科护士;护理培训

骨科患者多为急性创伤、复合伤、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或失血性休克等,多需要进行应急处理以及抢救,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抢救配合能力[1]。目前,我国对于在岗护士的培训多为理论知识培训结合临床常规护理培训,对于应急救援护理能力的培训重视度不足,导致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技术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我院对骨科护士开展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培训经验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在岗护士23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为(26.12±4.63)岁;文化程度:2名中专,10名大专,11名本科及以上;职称:5名护士,14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工作年限:2名<2年,8名2~5年,8名6~9年,5名≥10年。

1.2方法

聘请1名专职院校教员、3名院内高级职称医疗专家以及3名骨伤科护理专家组成培训考核小组,由骨科总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小组讨论并制订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目的、内容、考核细则等,并对教学内容及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具体方法如下。

1.2.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参照《骨科护理常规》以及《应急救援护理能力评价指标》,由培训小组共同讨论拟订,主要包括:(1)应急处置:应急判断、急救操作(止血、包扎、体位固定及搬运)、心肺复苏、气道管理、建立静脉通道等。(2)理论知识:急救基本知识以及感染防控知识。(3)应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以及急救判断性思维等。(4)应急管理:护患沟通、医护配合、现场人力资源统筹调配等。(5)应急适应:个人应变能力、急救环境适应力以及奉献精神等。

1.2.2培训方法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教学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临床实例为指导的理论培训,配合情景模拟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培训包括知识宣讲、学术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交流会等;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基础急救措施、急危重症专科救治、疑难操作等的情景模拟操作培训。

1.2.3护理考核设置理论考核与临床实践考核,每月进行1次,考题均由培训考核小组参照相关急救手册拟订。理论考核主要是常规应急操作,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气道管理、建立静脉通道、各类急救仪器的使用等。考核结果均由专家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估,并就考核情况开展经验交流。

1.3观察指标

统计培训前及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得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培训效果越好。由培训考核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跟踪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管理、危重护理及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每项得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培训前后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成绩比较

培训后护士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成绩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成绩比较(±s,分)

表1 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成绩比较(±s,分)

时间培训前培训后P人数23 23-理论知识82.11±5.32 95.59±6.63 <0.05临床实践84.02±5.17 97.12±6.25 <0.05

2.2培训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培训后护士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管理、危重护理及感染管理质量评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培训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时间培训前培训后P人数23 23-基础护理90.87±2.23 94.59±3.25 <0.05护理文书93.02±1.42 96.89±1.58 <0.05安全管理90.02±1.13 96.74±1.75 <0.05危重护理93.12±1.82 97.25±1.85 <0.05感染管理94.12±1.79 97.95±1.92 <0.05

3 讨论

应急救援护理是骨科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关键环节,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快速接待患者,并敏锐地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迅速、熟练、沉着地配合临床急救与护理[2]。为满足现代护理学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已成为骨科乃至各科护士应掌握的一项核心技能。但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不足的问题,骨科护士多在院校学习毕业后,经过为期1~2个月的岗前培训与实践即分配上岗,不仅影响了临床护理团队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为骨科急救护理埋下了安全隐患[3]。

开展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维持护理团队的稳定性,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通过将理论知识培训与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护士的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其问题识别、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实施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实际上是对岗位培训的规范化、细化、深化,通过完善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应急处理预案、专科护理工作流程以及护理质量标准,能够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4]。本研究结果显示,23名骨科护士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后,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安全管理、危重护理及感染管理)评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对骨科在岗护士开展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水平与急救护理实践技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睿敏.PDCA循环法在骨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4):317-318.

[2]袁亚娟,周武俊,蒋小燕,等.骨科护士业务能力培训及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4,12(8):738-739.

[3]朱亚,葛学娣,黄莹,等.骨科护士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的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5):346-347,360.

[4]王晓旭,谭文甫,谭光华,等.实习医师骨科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7):40-41.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4-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