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病380例
任红梅
(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262700)
老年性膝关节病一般呈缓慢进行性发展,虽无全身症状但常常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即影响日常工作,对生活质量也有影响。
采用针对性推拿手法,除可以促进病变周围组织及骨关节的血液循环、增加产氧量、抑制骨质继变外,还能达到顺筋理骨、扩大关节间隙、降低关节腔内压的目的。配合温针灸治疗,通过针刺调理作用,不但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状况,而且也增强推拿的效果。近年来,笔者采取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380例老年性膝关节病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380例患者中男97例,女28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8岁,平均59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5年;一侧发病者239例,双侧同时发病141例;晨起与劳累后加重380例,跛行228例,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152例,关节肿胀98例,浮髌试验阳性者80例,活动时摩擦感250例。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变窄250例,髌骨上下缘增生274例,髁间增生129例,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136例,两侧膝关节增生129例。病程最短者14 d,最长者56 d,平均35 d。
治疗方法
2.温针灸治疗:①取穴: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膝阳关、鹤顶;相关肌群取穴:梁丘、阴市、血海、伏兔、三阴交、梁丘、阳性反应点。②操作:平补平泻,加红外线(TDP)局部照射治疗。方法:患者屈膝90°,肢体放松。取1.5~2寸毫针,左手为压手,右手持针,局部取穴操作,平补平泻,相关病变肌群穴位或阳性反应点部位采用合谷刺,即在阳性反应点或穴位上直刺入肌肉,缓慢提插,出现针感后,即将针提到皮下,然后沿肌束向两个方向斜刺,不施手法,以出现针感为度,最后向一个方向斜刺,留针15 min。上述治疗每天1次,连续2周。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关节肿胀消除,活动自如。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偶因劳累或受凉复发,但较前减轻。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结果:本组380例患者经1~2个疗程治疗,痊愈277例,占72.9%;好转103例,占27.1%;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患者,52岁。双膝关节疼痛半年,近日来因劳累致其疼痛加剧,行走困难,无外伤史。查体:双膝关节肿疼,压痛明显,局部不红、不发热,关节屈伸不能。X线摄片提示:双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患者形体肥胖,舌质略淡,苔白腻,脉弦。中医诊断:着痹(寒湿瘀阻)。治则: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止痛。西医诊断:老年性膝关节痛。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痊愈。
讨论
老年性膝关节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学对此早有认识,如《素问》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类证治裁》明确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济生方》云:“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湿寒气而成痹也。”中老年人,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由此可见本病根本在老年体虚,脾虚生内湿,又脾主肌肉,脾虚肌腠空虚,外湿侵袭肌表,内外湿邪合于肌肉、关节,久致气血瘀滞,湿瘀交阻,致筋肉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其病本在肝、脾、肾。其表在筋肉关节,故治疗当以调理肝、脾、肾之机能,以治其本;活血祛瘀、除湿止痛以治其标。根据其治则,在选穴上运用的是太阴脾经之血海,因脾经为多血之经,脾脏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运化水湿之脏,而其经之血海可治疗膝肿。而针刺血海也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另取肝、脾、肾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以健脾益肝,补肾祛湿,起到一穴调三经,一穴理三脏,与血海同用共奏健脾祛湿止痛之功。梁丘穴为足阳明胃经之“郄穴”,“郄”有空隙之意,即为足阳明胃经经气深聚之处,又为多气多血之府,与脾互为表里,故针刺该穴,可激发胃经经气,达到健脾祛湿、化瘀止痛的作用。在治疗上掌握三要素,即辨证要准,选穴要精,手法要轻,即可起到预期的疗效。
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同时,对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生理上退化作用的结果,一般不会致残,要避免外伤或劳损,特别是有些老年人体育锻炼时应适度得法,减少外伤和劳损,劳逸结合,特别是疾病急性期,更要注意休息。
参考文献
[1]朱建防,方辉,文明雄.老年骨科手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225-226.
(收稿日期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