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标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07-0086-02
摘 要:近年来,石油公司逐渐加大了投入,油库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液位计、发油系统、SCADA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油库的运作效率。主要从使用液位计结合信息系统进行计量数据闭环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油品库存及作业动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信息系统在油库作业中的深化应用,以减轻员工的劳动负担,更好地服务于经营管理。
关键词:油库;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TE9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7.086
1 现状
目前,油库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油罐库存液位计计量、发油自助化、收发油远程监控。但由于液位计的选型、安装及信息系统的整合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大部分液位计不能全项计量各项参数、油罐底板变形影响液位计精度等因素造成手工计量仍然存在;信息系统未能与液位计和非管输油库油罐收发油动态有效结合;发油系统独立于信息系统之外,未能实现日盘点的自动计算分析,使得计量数据的封闭管理和油品库存、作业动态的实时远程监控未能全面覆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计量数据需要人工读取液位计数据输入信息系统计算,再自动生成或手工填制一些报表,未完全杜绝人为干预;②油罐计量数据不能自动与发油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异常损溢原因;③上级管理部门不能实时从信息系统中读取油品库存及收发油状态,不利于物流部门实时摆布库存和调整配送流向;④缺乏对水路、铁路、公路等作业的实时远程监控。
2 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的探讨
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在于组建管控一体化管理系统,对下连接石油公司各油库各种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各油库油罐液位计量系统、公路定量发油系统、水路收发油系统、铁路收发油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油库作业动态,采集油库真实计量数据;向上连接管理信息系统(ERP、OA等),迅速传送上级公司管理要求、业务调度指令,搭建业务管理综合平台,实现全天候、全方位过程控制与数据采集,及时收集各油库实时和历史数据进行信息交换,实现对石油公司各油库的管输、水路、铁路、公路作业收发存各环节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安全保护等运行管理任务的掌握,从而建立现代企业的高效运行机制,提高运作经济效益,为经营管理服务。因此,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可以完善计量数据的封闭管理、油品库存及作业动态的实时远程监控、作业过程重大事件的远程报警。
2.1 计量数据的封闭管理
2.1.1 液位计的选型
为实现计量数据的封闭管理,液位计的选型尤为重要,液位计必须满足油高、水高、温度和密度全项计量,且精度稳定,达到计量要求。调研资料显示,目前油库选型首选HTMS混合式油罐自动计量系统,应用比较成熟的是差压式液位计与ENRAF浮子式液位计。通过压力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油品介质作
用在储罐底部静压力的方法来实时测量储罐内油品介质质量、油品体积、液位、平均密度,再通过温度变送器测量油品的温度,达到全项计量各项参数的目的。
2.1.2 信息系统与液位计系统的结合
液位计系统采集的参数最后必须经过信息系统处理,生成我们所需要的数据及各种报表,因此,信息系统与液位计系统的结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实时监测油罐状态,包括实时测量油品计量参数、显示油品体积和质量,实时监测油罐收发油状态和速度;②油罐状态实时报警,包括高低液位报警、超水高报警、温度报警、异常报警等功能;③保存和查询历史状态和事件,可以查看各参数的历史曲线和报警事件;④油品计量管理与控制。
油品计量管理与控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①油罐自动计量。依据油罐自动计量数据记录或控制收发油;与发油台自动发油设备连动,实时比较两种计量方法的发油数量差异。②实时计算和显示当日收发油动态。可以选择从任何时间点的发油量、卸油量和输转量。③进销存管理。结合各种控制系统,实现进销存单据分类和汇总。④生成、预览及打印报表。自动生成并能打印日报表、三核对表及油罐动态账单、油品总账单、分户账单等。
图1所示为实时监测油罐动态。
2.1.3 计量数据封闭运行
所谓“封闭运行”,就是没有人工干预,依靠系统自动测量得出最原始、最基本的数据,它对领导的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凡是人工录入数据都必须加标志,并有必要的说明,以便考证。具体到油库的操作就是通过液位计的精确取数计算出油罐存油质量并保存,实现自动计量、自动上传,尽量减少人工干预,还原真实,生成各种报表。
2.2 实时监控油品库存及作业动态
目前,大多数信息系统可以远程监控管输油库的油罐收发作业动态、所有油库日盘点时的库存,但缺乏对水路、铁路、公路等作业的远程实时监控。因此,信息系统还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2.2.1 水路收发作业动态监视
实时采集已实现自动控制码头装卸作业的油库的相关工艺数据,实时监视油轮装卸控制过程。对于未实现自动控制的码头装卸作业,可以在系统模拟收发油过程中通过油罐液位变化来监控收发油动态。
采集码头流量计数据或人工输入的方式,对水路装卸作业计量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并生成需要的单据、报表,在二次配送发货库、收货库之间能够实时共享油轮装卸作业动态、凭证、计质量数据,自动生成码头收发台账。
能够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显示、跟踪二次配送油轮的装卸、在途运输动态,并以要求的格式自动生成所有二次配送油轮实时、历史的装卸作业计量数据。
2.2.2 铁路装卸作业动态监视
实时采集已实现自动控制铁路装卸作业的油库的相关工艺数据,实时监视铁路装卸控制过程。对于未实现自动控制的铁路装卸作业,可以在系统模拟收发油过程中通过油罐液位变化来监控收发油动态
采集装卸槽车流量计数据或人工输入的方式,对铁路装卸作业计量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并生成需要的单据、报表,在铁路槽车发货、收货库之间能够实时共享槽车装卸作业动态、凭证、计质量数据。
能够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显示、跟踪铁路槽车的装卸、在途运输的动态,并以要求的格式自动生成所有二次配送槽车实时、历史的装卸作业计量数据。
2.2.3 公路发油作业动态监视
集成石油公司各油库现有的油台微机发油系统,实时监视发油台所有装车作业动态,图文实时显示每车次预发量、已发量、实发量、油品温度、密度,在线查询各库各时点的发油温度、密度、发油量列表;显示各库侯装车辆信息,自动生成侯装车辆侯装时间列表和提油车辆进出口提油时间表。
与ERP系统网络相联可进行双向数据信息传递,并具备IC卡发油数据的上传功能,实现ERP过账数据与发油自控系统的对比,做到日清日结。
对所有发油系统的运行过程、控制过程进行记录,对流量计、客户提油单据数据进行处理并可导出各种报表。通过与ERP系统、油罐液位计量系统和计量账务系统的数据共享,自动生成流量计发油平衡分析表、发油日报表。
2.2.4 实时库存状态监视
在实现液位计系统与信息系统结合的基础上,从信息系统中选取油罐或油品品种,读取任一时点的计量数据,系统自动计算实时油品库存。
系统后台设置各油罐的铺底量及各品种的管线存量,称为“不可发库存”。用实时库存减去不可发库存,可得出某座油库、某座油罐或某种油品的实时可发库存量。
2.3 作业过程重大事件的远程报警
通过液位计的高度变化辅以油罐容积表,可以算出油罐收发油速度并显示在系统上。当油罐收发油速度突然降低或升高,可以远程报警,监控人员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安排检查是否发生憋压、泄漏、串混油等事件。
通过油罐液位的变化计算流速与进出油罐管径的安全流速,超出最大流速时远程报警,监控人员可以即时对收发油流速作出调整,确保作业的安全。比如,内浮顶油罐浮盘落架初始流速不能大于1 m/s,收油最大流速不能大于4.5 m/s。
3 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的作用
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能起到以下作用:①实现储罐监控与计量的实时性,实时监控储罐状况,实时计量存货数量、进出货数量;②提高计量精度,减小手工计量误差;③实现库区计量管理的自动化,自动保存历史数据,迅速、准确生成计量管理日常报表,取消人工核对、编制报表等烦琐工作;④上级管理部门不再依赖于通过人工整理的汇报,公司领导能够直接从计算机上实时查看库区或储罐的运行状况,不用听下属人员汇报即可了解情况;⑤保证库区运行安全,实时监控液位等储罐状况,实现作业过程的全方位监控,避免事故的发生;⑥计量封闭管理可以堵塞管理漏洞,实现了精确、实时远程计量,可以减少跑、冒、滴、漏现象。⑦减员增效,大大减少计量人员编制,使其工作从繁重的人工计量、整理报表解脱,逐步转向计量分析、计量管理。⑧物流、业务等部门可以实时掌握油库的库存、作业动态,有利于车船的调度及库容的合理摆布。
参考文献
[1]郭立功.储罐计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2]康凯.油库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与改进实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0(1).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