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才
【摘要】人类已经告别20世纪,跨入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20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超过了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于是有识之士都不约而同的形成了一个共识: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进步,不断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3-02
地理学科是一门兼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以人为本,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地理知识的广泛性使地理学科与其他众多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使学生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通过讲授课奠定学生创造思维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愿望。
传统的讲授课中教师是讲新知识,而且主要是叙述性的讲结论性的知识,课堂教学内容很充实,但学生得到的是现成的、机械性的知识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而缺少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因而往往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对具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清楚,知识体系也难以把握。创新型的讲授课可以通过讲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知识或事件的发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过程、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也可以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讲解新知识,使学生明白创新并不难,只是一种新的组合,即运用所学的旧知识解决其它类似问题,这样创新能力就会在知识迁移、重新构建过程中逐渐得到锻炼、提高。例如讲铁路运输时,可以补充运输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由蒸汽机到柴油、汽油,电力,到磁悬浮列车,不仅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学生了解了人们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变化过程。
二、注重实用,达成创新目标
注重实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生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知识,会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运用能力,进入信息社会,大量信息以图像数据形式出现,而地理图像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图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应用于实际尤具现实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就十分广泛,比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塑料大棚的角度、楼高与楼距的比例等都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知识,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过程是重点。
三、教师教学的创新是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榜样
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特别是教师对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的分析、归纳、综合的创新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发展创新能力所需的“水份”。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将各种应用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3dMax,CorlDraw,Flash,CAD辅助教学软件等等,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地理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图像方面比其他学科有更多的优势,课堂上若能充分利用电脑、录像、挂图、幻灯、投影、漫画这些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手段,创设图像情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充分调动,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想学”进入“爱学”阶段。例如:在讲“火山”时,我播放导致5万人死亡的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于1883年8月27日猛烈爆发的电脑模拟图像,那“声震一万里,灰撒三大洋”的气势,让学生既好奇又恐惧。他们纷纷提出疑问:火山为什么喷发?火山分布在哪里?中国有多少座活火山?武汉地区有没有火山分布?我没有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火山形成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分布图”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学生看图析图,寻找答案。同学们兴致高涨,疑问被一一揭开。当我说道:“人们对火山爱惧交加,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财富”学生都很诧异。而当我把自然界一些最迷人的旅游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美国的夏威夷、黄石公园……投影给学生看,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火山雕塑成的”,同学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当我再把火山地区分布的温泉、矿泉、地热资源图以及火山多发地爪哇岛的人们大量开采硫磺、寻找宝石的图片给学生看时,他们才深深地理解了火山具有强烈的两面性的道理,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地理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与才能。
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教师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首先要具有自觉的创新精神,开阔的知识视野以及富有开创性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并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第二,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使教材显现出的滞后性内容,教师应该在依据大纲、课本的前提下,注意对教材的补充,使其成为一个科学、开放、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材体系。第三、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生动、活泼,如: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教学内容形象,还会激发学生对高新技术探究的渴望。第四、要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标准,鼓励学生发展、创新,增强作业和考试内容的选择型、答案的发散性,让学生参与评估,这样才能发挥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我们每一位一线地理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积极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日常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马蔼乃;思维科学与地理思维研究[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2]邹顺宏;直觉思维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刘晓红,朱朝霞;论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结构实施过程及保障[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