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水连
【摘要】肢体语言不但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可见,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
【关键词】肢体语言 英语教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1-02
英语教学要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其英语水平有限,口头表达不出来,交流就出现困难,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英语显然不行。在一篇《为什么要提高肢体语言能力》中提到:“语言只占了沟通的7%,而肢体语言却占了55%。”可见肢体语言在日常沟通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方法,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既起到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又达到辅助英语教学的目的。由此看来,直观生动的肢体语言对英语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一、肢体语言
何谓肢体语言?它是人类借助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的变化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
二、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英语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老师们现在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时,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能采用全英的方式进行交流。但由于中学生对英语讲得不是很好,也不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调,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也都存在局限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用全英的方式上课交流,对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恰当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英语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例如,当教师说:“You two, come to the blackboard.”光说学生也许不懂,尤其是blackboard这个单词。如果教师看着或指着某两个学生,然后指向黑板,同学们就会很容易明白并且毫无障碍地执行。此外,教师在解释一些语言点时,得区分公式和例子。例如,用“have done”这个公式,像“Have you finished that job yet?” (例子)为了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教师有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控制语速,读 “We should use the form‘have done”时,用普通的速度,而举例子时读得很慢,还能够通过重复例子“Have you finished that job yet” 取得此效果。一个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手势强调重点,当他说“have done”时(同时借助重音来强调),伸出手指,暂停在空中,然后给出例子。这样学生会印象深刻得多,不易忘记。可见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肢体语言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对某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跟教师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喜欢某个老师,跟老师的距离就近了,那他自然就比较有兴趣学好这门课。适当及时地使用肢体语言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先了解肢体语言是如何影响师生沟通,然后才能运用它来配合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喜欢与他们亲近的老师,教师能善用与学生间的身体接近来进行教学活动,来显露亲和力与真诚心,才能延伸自己的影响力。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讲话时的姿势、表情以及动作是最直观的,它有助于教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无声的肢体语言的运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肢体语言在词汇教学中的影响
单词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习单词时,如果只是单纯地领读、跟读,学生很容易厌倦,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单词的意思,而且学生会模仿教师的动作,无形中学生印象会更深刻,掌握得更快。如在教动词walk, run,sleep等时,可先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猜意思并模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又如在教动物方面的单词时,教师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让学生猜单词,如教rabbit时可做兔子跳的动作;cat 、duck 、dog 时模仿它们的叫声和走路的动作; monkey、panda 模仿他们的神态,教kangaroo时,可学袋鼠向上跳的动作;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可以较长时间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感到乐此不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肢体语言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
希腊哲学家Epictetus曾经说过“Nature has given man one tongue and two ears that he may hear twice as much as he speaks.”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听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听懂别人的表达是英语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因此,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听力。但是对于英语水平非常有限的中学生,单纯地听,又能听懂多少呢?为此,在训练学生听力的过程中,如果能运用上肢体语言进行辅助教学,效果会更佳。比如教Can you swim? Can you sing? Can you dance?等一般疑问句时要升调可用手势、动作加声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意思。又如,在开始一篇新课时,教师往往会用英语讲述故事的大致意思,此时,肢体语言可能就派上用场了。当老师说:“She is so slim.” 时,可以用身体及手势描绘出苗条的造型;而说:“She is so beautiful.”时,可以把双眼睁得大大的,同时开着嘴。因此,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她实在是很漂亮。
3、肢体语言能构筑良好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语言、板书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其实,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小组活动,自由练习或role play时,教师要求停止活动,可拍手或做停止的手势。又如: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溜号了,教师可以用目光扫视或者走到学生面前轻敲课桌以提醒他。这样既不耽误课堂教学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4、肢体语言能够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能更容易地使他们掌握所学知识。好动、爱玩是中小学生的天性。教师抓住学生这个天性,在中学英语课堂中,运用肢体语言教学,让学生跟着模仿,将会大大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英语课堂“活”起来,从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有利于师生感情的沟通。记得外教在讲monkey一词时,她将右腿架在左腿上,做了个眺望的动作,并时而抓抓耳,挠挠腮。她模仿孙悟空的动作非常地形象生动,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演动作,高声拼读生词,模仿教师发音。这是肢体语言的效应。它能创造温馨和谐的语言教学环境,激起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最佳境界。在教学中,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时,也要不吝赞扬他们:“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竖起大拇指,或是给他们鼓掌等。这样,学生得到鼓励后,对英语更感兴趣,更乐于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让学生敢于开口并乐于开口说英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把肢体语言和有声语言相结合,让英语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学生的英语能力将得以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承芬 ,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乔·纳瓦罗,马文·卡尔林斯,肢体语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4]李佩洁,肢体语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J],教育革新,2012年10期
[5]朱丽,中小学外语教学,教研纵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