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云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换句话说,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0-01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养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历史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中,教师帮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来自主的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引导学生识记知识点、概念的捷径
获取知识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指导学生构建某一部分知识框架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或意义几种知识因素,仅仅靠死记硬背效率比较低。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期间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
3.学习系统地构建历史学科知识框架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知识点,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构建历史学科知识框架的最佳方法。
二、培养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的能力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认知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历史事件的发生源于各种原因,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及里分析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2.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以及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自主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包含了自我实现的过程。有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有对独立意识的自我评价,更有对老师同学认同的渴望。从原来的“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到现在的“先学后教、合作交流”,全新的开放式学习体验,颠覆了以往的学习形式。学生们从台下走上了舞台,聚光灯下,一切毫无遮拦,尽情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取决于中下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一个班里,学生内在潜能、学业水平和自主参与程度不尽相同,但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取得成绩。教师应保护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他们是否会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注意学习信息反馈,并给予他们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增加他们参与的次数和程度,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和满足,增添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和投入学习的热情。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曾金平-《中学教学参考》-2013
[2]《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杨薇-《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3]《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杨同风-《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