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思
摘 要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行为,包括压制会妨碍目标行为实现的渴望、情绪、冲动或互相竞争的活动的能力。但是,除了压制这些冲动,提前避开诱惑物同样也是自我控制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段。因此,如果预料到自己无法压制冲动,则可以通过提前避开诱惑物,避免激发冲动而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 自我控制 压制冲动 避开诱惑物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除了天赋与机会,是什么因素使得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加成功呢?Duckworth和Gross(2014)认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行为,包括压制会妨碍目标行为实现的渴望、情绪、冲动或互相竞争的活动的能力(Baumeister & Vohs,2007)。
自我控制耗尽模型由Baumeister 和 Heatherton(1996)提出,Muraven 和Baumeister(2000)在其基础上更加概括地提出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5个假定:首先,自我控制力量是执行自我功能过程中的必要因素;其次,自我控制力量是有限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只能压制有限数量的冲动;第三,所有的自我控制操作都用到同样的资源;第四,自我控制的成败依赖于人们自我控制力量的水平;第五,自我控制力量在自我控制过程中会被消耗,就像肌肉施力后变得疲劳而功能下降一样。该模型以及相关的研究认为无法压制冲动意味着自我控制的失败。根据这样的逻辑,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人更倾向于压制冲动,却无法解释以下的研究成果:Hofmann,Baumeister,Frster和Vohs (2012)的研究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人比其他人报告出更少频率的压制冲动;Imhoff,Schmidt和Gerstenberg (2014)发现比起特质自我控制水平低的人,特质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人报告在每天的生活里尝试更少频率的自我控制练习(Fujita,2011)。
Hofmann et al.(2012)认为高水平自我控制的人更倾向于避开诱惑物和问题,而不是抵制和解决它们(Fujita,2011)。确实,Hofmann et al.(2012)的假设得到了支持:Ent,Baumeister和Tice(2015)的研究发现特质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人们比特质自我控制水平低的人更有可能选择在无分心物的环境中工作。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和诱惑物这一信息的实际使用,使得他们做出减少暴露在将会使他们自我控制出现失败的情境中的选择。
对于上述不一致的研究成果,Fujita (2011)认为原因是一些研究者通过直接把被试暴露在需要通过压制冲动来达到自我控制的研究方法让人误以为压制冲动失败就是自我控制失败了,他们没有让被试自己选择是暴露于诱惑物中还是远离诱惑,他们认为避开诱惑物与压制冲动一样,应当是人们自我控制成功所采用的一种机制。正如道德经所言: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即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十分清楚要避免冲动,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避开诱惑物,如一个节食者走路回家,可能会选择另外一条路线,故意绕开一个面包店。因为这样就不需要直接面对诱惑物,不会因为看到、闻到烘烤食物而激起冲动,因此不需要相应地努力压制冲动。自我控制不是通过努力压制冲动而是通过调节一个人的环境选择决策来取得成功的。因为不再有冲动的激起,也就不再需要相应的其压制这些激起的冲动,努力压制冲动的视角无法解释节食者选择另外一条路线回家是否取得了自我控制成功。当人们能够预期到潜在的自我控制失败时,他们会预先限制他们在接下来放纵于诱惑物中的可得性和机会(Trope & Fishbach,2000;2005)。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而增长(Mischel,Shoda,& Rodriguez,1989),其中一个解释就是儿童对暴露于诱惑物面前会损害目标达成这一效应的觉察能力随年龄而增长(Mischel & Mischel,1983;Mischel et al.1989)。4岁的儿童错误地认为暴露于诱惑物前能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而7、8岁的儿童则明白移开诱惑物是一个有效的策略(Mischel & Mischel,1983)。
Fujita (2011)认为测量自我控制的工具应当包括除了压制冲动之外的其它方法,如主动避开诱惑,未来的研究者可以在编制新的测量工具上进行研究。尽管目前我们知道人们会通过压制冲动和避开诱惑来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但是什么样的人更善于运用避开诱惑,在什么时候运用避开诱惑的方法还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压制冲动和避开诱惑这两种机制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aumeister,R.F.and Heatherton T.F.(1996),Self-Regulation Failure: An Overview,Psychological Inquiry.
[2] Baumeister,R.F.,Vohs,K.D.,& Tice,D.M.(2007).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6,351-355.
[3] Duckworth,A.,& Gross,J.J.(2014).Self-Control and Grit: Related but Separable Determinants of Succes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3(5):319-325.
[4] Ent,M.R.,Baumeister,R.F.,& Tice,D.M.(2015).Trait self-control and the avoidance of tempt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74,12-15.
[5] Fujita,K.(2011).On Conceptualizing Self-Control as More Than the Effortful Inhibition of Impuls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5(4):352-366.
[6] Hofmann,W.,Baumeister,R. F.,F?rster,G.,& Vohs,K.D.(2012).Everyday temptations: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of desire,conflict,and self-contro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2(6):1318-1335.
[7] Imhoff,R.,Schmidt,A.F.,& Gerstenberg,F.(2014).Exploring the Interplay of Trait Self-Control and Ego Depletion:Empirical Evidence for Ironic Effect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8(5):413-424.doi:10.1002/per.1899.
[8] Mischel,W.,Shoda,Y.,& Rodriguez,M.L.(1989).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 Science,244,933-938.
[9] Mischel,H.N.,& Mischel,W.(1983).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knowledge of self-control strategies.Child Development,54,603-619.
[10] Muraven,M.and R.F.Baumeister,Self-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 Psychol Bull,2000.126(2):247-259.
[11] Trope,Y.,& Fishbach,A.(2005).Going beyond the motivation given:Self-control and situational control over behavior. In The new unconscious(pp.537-563).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