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姬 吴家泉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致使农村教育水平与同阶段城市教育水平具有较大差异,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就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相关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2-02
小学英语学习并非是为了积累大量的英语知识,而是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主动求知的态度,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语言学习必须依托一定的语言环境。课堂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需要教师积极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给学生给予鼓励,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教学效能最大化为教学目标。转变评价方式,摆脱了“唯分数论”的束缚,积极反思,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一、和谐英语气氛为高效课堂奠基
语言离不开环境,需要在环境中反复练习与运用实现交际的功能。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英语活动教育文化场”。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场所,营造充满异国风情的英语学习氛围,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更有助于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英语。让学生长期在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中生活学习,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明确的目标为高效课堂保驾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任务导向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语言,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活动实现目标,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单词、短语、句子等方面的知识基础,明确学生在听、读、说、写方面应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教学目标要观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教学手段要紧跟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三、有效的英语活动为高效课堂铺路
为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有重要意义,开展有趣、有序的课堂游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育专家Martin写道:“游戏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让儿童以一种轻松的、享受的方式练习外语,教学游戏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融合于游戏活动当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如教师在讲授“Whats your favorite food?”一课时,教师播放本单元Lets chant部分“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的歌谱,和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游戏的设置需要有趣味性,以便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明确游戏规则,防止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
四、合理的评价为高效课堂增添色彩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2]。”合理的评价手段可以不断激励学生,产生向前的动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心。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评价方式要与学生的年龄段相适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趣味性的奖励措施。中年级可以给予小组合作化的奖励,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制作人性化的评价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根据学生的发言次数、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为学生打分,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五、持续的反思为高效课堂服务
教学反思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对教学目的、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再思考与再认识,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能够改变教师利用依赖已久的教学经验,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只有自主摒弃旧有的不合理观念,才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一些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老教师,教学模式相对固定,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除了教师自主反思之外,学校也可以采取措施促使教师积极反思。如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日记、教学行为改进方法、教学总结报告等,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结语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从客观上要求教师有效地改进教学行为,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英语气氛,制度明确的目标,组织有效的英语活动,采取合理的评价,积极进行教学行为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毛颖欣.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兴趣的有效性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2]雷蔚超. 谈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 学周刊,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