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果
摘 要:新型的“微格”教学在我国师范教育中正在深入推广,并在实践中成了一种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略,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应用于高校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技能训练,它给某一特定教学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教学中表现出卓越的教学功效。以西华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格”教学在提高教学技能训练方面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高校师范;“微格”教学 当前的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深入的改革,以课程和教师为对象的教育变革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立足于教师专业的发展,需要运用一种新型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介入,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师范教育也产生了格局的重组和变化,原有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在这一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冲突与矛盾,其中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和教育便成了世人瞩目的热点。
一、高校“微格”教学的起源和研究背景
高校“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基础上衍生的,它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覆盖下,实现了对高校师范生和教师的技能训练,是一种现代化环境下可控的教学形式,它注重反馈原理和评价原理的运用,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解决。伴随着高校教育的扩招,“微格”教学呈现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制约性特点,然而,通过对“微格”教学内部机制的调控,则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使师范生的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微格”教学还有助于高校师范教育整体素养的生成,有助于高校师范生深入地领悟课程教材,创建良好的师生教育观念。
高校师范教师的职业技能的良好生成,可以引入“微格”教学模式。西华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校,对于“微格”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也正处在实践和摸索阶段,因此,如何整合高校资源,集思广益,提高高校师范教学技能的训练效果,也是高校努力开展“微格”教学模式的目标。
二、“微格”教学的定位及特点阐述
“微格”教学以其短小精悍而见长,它注重将复杂的教学行为进行细化和分解,在细化和分解的技能目标下进行训练,通过对单一项目进行技能训练的反复,可以增强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微格”教学还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由传统的师生传授式转为科学而合理的技能培训式,利用专业的设备记录“微格”教学实况,并进行分析和测评,通过反馈和测评的方式,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技能训练进行强化,可以说是一种“缩小”的、“微型”的可控教学模式,可以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微格”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教学范围较少。在“微格”教学过程中,不宜有过多的学生,是对较少数量的学生进行某一单项技能的训练,以保证提供平等的训练机会。(2)教学时限性要求。由于教师技能复杂,要想一次性全面加以训练和掌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要针对“微格”教学的时限性要求,对学生的某一单项技能进行较短时间的训练,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复杂性,增强单一有效性。(3)运用反馈原理和评价原理。“微格”教学注重训练过程的反馈,根据视听设备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训练过程的评价。(4)具有理论与实践整合的实用性效果。它是基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的,并伴以实践可操作的系统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直奔主题,重点明晰。“微格”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并将教学任务确定为某一特定问题,这种目的明确的教学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下的高校师范“微格”教学实践
高校“微格”教学的具体实施,要整合内部调控理论、多元智能培养理论、反馈评价理论、教师行动研究理论等,结合高校的专业进行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运用,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实践策略:
1.加大高校“微格”教学的课程设置
高校的生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得以扩展,导致高校的教学资源与学生数量出现了不对称的冲突和矛盾,凸显在“微格”教学方面则表现出“微格”教学设备的明显不足,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高校要重视“微格”教学,加大“微格”教学的课时数,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可以演示其技能,并运用角色扮演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进行“微格”技能训练。同时,面对高校的电脑配置等资源不足、紧张的局面,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分段实施,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内进行范例赏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在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下,实现“微格”教学资源数据的共享,而其他教学策略如:技能训练评价等可以安排在其他适宜的位置进行。
2.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微格”教学的质量
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新型科技手段,为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提供了助力,各种视频图片等新型教学资源正在引入高校的“微格”教学模式中,在具体形象的科技手段的支持下,高校“微格”教学模式发生了教学方式的深刻转变,引发了教育思想的变革和创新,推动着高校“微格”教学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升了“微格”教学的质量。
3.全面完善“微格”教学的理论体系
高校“微格”教学中的理论体系掌握水平,直接决定了“微格”教学的效果,因此,要对“微格”教学进行全面完善,不仅要有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理论、网络测评理论相结合,不断完善“微格”教学的知识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减少学生因知识储备不足而产生的畏难情绪。
4.重构高校“微格”教学的师资队伍
“微格”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实践运用还较晚,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微格”教学课程的资源缺乏也是其中的一项制约要素,与“微格”教学配套的教学资源还比较缺乏,因而,对高校“微格”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要加强对“微格”教师的理论知识培训,更好地对“微格”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调整,促进教案编写、观摩示范、实习指导等步骤的有效实施。
5.注重“微格”教学的不同训练方式
在高校“微格”教学中,由于师范生个体的素质水平不一,“微格”教学的技能训练目标设计也不相同,为了使师范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教师要注重对师范生个人素养的培训,其中包括心理调适和理论储备等方面的准备。另外,“微格”教学的模式是将教学技能由繁变简、由难变易,是对技能的细化和单一化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表现出隐藏其弱项的心理状态,对于自己优势的技能都乐于接受,而不愿正视和解决自身的薄弱技能。鉴于学生的这一普遍心理状态,教师可以采用逆向的技能训练方法,即首先用综合训练的方式测出学生的不同状况,再进行单一缺陷技能的重点训练,这种逆向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在实践中增强个人的技能弱项。
6.运用网络框架的“微格”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微格”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师点评、小组学生互评为主,伴随着“微格”教学进入了信息化进程,对于“微格”教学的评价体系也进展到运用网络框架测评的实现,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评价系统,体现出跨越时空的特点,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技能评价环境,注重大范围的群体参与方式。
综上所述,高校“微格”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越,它在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延伸和拓展,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教学技能训练的细化训练,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芳亚.高师院校微格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2]刘禹,陈玲.基于网络的大规模协作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2).
[3]南纪稳.量化教学评价与质性教学评价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3(01).
编辑 薛直艳;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