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颜色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颜色词是人认知的结果。人类一直尝试通过各种角度和方法解读颜色与颜色词。笔者总结三种主要理论,试从颜色词语义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同颜色词在不同语言系统的比较,以及同一语言系统内不同颜色词语义的比较,发现无论是单一的进化论或者相对论都无法全面解释颜色词语义上的复杂多变。应该鼓励跨学科跨文化对话,才能更全面深入的理解颜色词。
关键词:颜色;颜色词;语义;相对论;进化论
作者简介:谢静(1982-),女,湖南湘潭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2
一、颜色
1666年美国科学家牛顿从物理学角度出发,借助三棱镜的帮助,开始他关于色彩属性的物理光学试验.这是首次真正具有科学意义的色彩研究。牛顿用棱镜折射的方法将太阳光分割成一个全光谱,这一全光谱被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之后物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色彩是由射入眼睛的光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的。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定义颜色,颜色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大约介于380毫微米至740毫微米之间,这是人眼可以感知可见光的范围。例如焦点红色是630至700毫米频率为480-430THz。而紫色的光波为400-450毫微米、频率为750-670THz。
现代色彩学理论用色彩的三要素来描述颜色,即色相,明度,纯度.Munsell系统被认为是描述语言的最严格的方法。例如,大多数英国人表达的紫色是5p 4/10。5p是紫色的色相,其明度为4,饱和度为10。
德国文学家歌德著作《色彩原理》从色彩的美学角度入手,研究不同色调与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不同色调的冷暖搭配可以诱发不同的心理情感。近代人们开始从色彩命名的角度来观察颜色与人类认知思维的关系。这个过程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成为了一种可以研究表达的对象。心理学上认为颜色命名分类既是生物事件也是文化学习事件。
二、理论研究综述
在过去的40年里柏林与凯伊的基本色彩词理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色彩语码研究中的主导理论模式。他们通过对78种语言的实验研究分析,发现所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都是有限的,并且是按照一样的进化顺序得以产生的。这个进化顺序被分为六个阶段[1]white/black->[2]red->[3]green/yellow->[4]blue->[5]brown->[6]purple/pink/orange/grey。特定语言在某个时间点必然处于其中的某一个阶段,同时基本颜色词必然经历前面的所有阶段才能达到目前的这个阶段。
语言千差万别,但是在颜色词中却体现出了高度一致性。柏林和凯伊德基本色彩词理论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理论阐释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面对同样的色彩进行编码,必然导致颜色词的语义一致性。汉语的白和英语的white,汉语的黑和英语的black都是对于光线强弱的反映,所以尽管语言不通,但是语义上却有一致性。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在英汉语言中都是颜色禁忌。红色热烈、冲动、强有力,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很好的明视效果。很多国家的交通指示里都有红色。进化论的提出对于语言学普遍规律的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是同样很明显,汉语的“黑”、“白”与英语的white和black在语义上的差异也无法忽视。哪怕是在同一种语言中,对于同一种颜色都会两种不同的颜色词,这些颜色词的意义有重合的部分,也有相反或者相近的部分。例如日语中,蓝色包括绿色。日本交通灯“Go”为蓝。汉语中的绿与青有意义重合的部分也完全不相干的部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错综复杂的现象呢。萨丕尔-沃尔夫假设(Sapir-Whorf Hypothesis)从理论上认定,自然语言系统有可能反作用于我们世界观的形成。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产生了色彩语码的相对论。颜色词的概念是由人的体验决定的,如白天、黑夜、火、太阳等。由于人的生活经验、体验千差万别,所以颜色此的概念也具有任意性。中国人结婚穿红的,西方人结婚穿白的,这些文化风俗同样在语言中得以体现。
可见哪一种理论都无法解释颜色词的所有现象。杨永林提出先将简单色彩语码进行分层归类。然后通过结构分类与语言使用的结合,又将复杂色彩语码分成若干层次。最后整合两者,得出两个不同的语言学色彩语码研究的分野:color word 分为两类Basic/Restricted color words和Fancy/Elaborated Color words,前者在使用上More linguistics or Universality oriented而后More sociolinguistics or language use oriented。
色彩语码整合式分层次分类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模式。首先它详尽地展示了进化论和相对论这两种主干研究理论所关心的内容,并且帮助两者建立了相互关联,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色彩语码的全貌。其次新的分类模式为语言学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语义分析手段,有助于描述语义发展的过程,同时解释色彩词语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义流变现象。(杨永林 2002)
三、从语义学分析
语义学把词汇概念分为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概念意义就是词汇的语言意义。联想意义指与语言使用相关的意义。语言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颜色词中通常用于表达其所代表的颜色。而联想意义则包含某一文化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任何一种颜色都是一种外界刺激,人们看到不同颜色犹如受到了不同的刺激,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笔者试图从不同语言对比分析,同时在同一种语言内部的颜色词进行语义的比较分析。
2.1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通常颜色词的概念意义产生在联想意义之前。根据进化论“黑”与“白”是最先产生的颜色词,是对比度最大最容易定义的颜色。赫林于1878年提出“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他认为,人眼三个色觉传感器具有互补性功能。其中一个通过对亮度的调节,专司黑白二色。从语义上我们也能看到黑白二色最初用于对光的强弱的表达。夜晚没有光,所以英汉都有黑夜、dark night的表达。人们对于夜晚黑暗无光的体验相似,黑色作为悲哀、不幸和邪恶的符号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 。所以在汉语中有“黑暗的日子”、“黑名单”和“黑市”等色彩词汇,同样英文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达:black day, blacklist, black market等等。在这个层面,英汉中黑的语义是一致的。在中国文化中,黑色代表诚实、公正。在京剧中黑脸代表公正,最典型的就是黑脸包青天。但是在英语中黑完全没有这个方面的含义。通常黑色是西方人出席正式严肃场合的服装颜色,例如节日庆典、交响乐音乐会等,所以黑色带有庄严的意味。黑奴在被解放前被称为Negro,这是一个既具有贬义色彩的词。黑人解放后他们自称为black。“Black is beautiful”成为了现代口号。在汉文化中没有这段历史,自然黑色也不会有这方面的联想语义。
同黑色一样,白也用于表达光。例如白天与黑夜相对。这个语义引申抽象用于精神思想方面,如“明白”。一个人如果头脑清楚,意味着脑子没有盲点,对于事情有清楚的理解,即“明白”。“白话”也表示清楚明白的语言。白银、雪白用于描绘物体颜色。白色意味着没有污点,所以有干净、纯洁的意义。例如:洁白、纯白。在英语中的white,也有snow white。白雪公主就是纯洁美好的象征。所以white在英语中引申意义多为积极正面的。例如white knight指政治或者生意上的赢家;white lie指善意的谎言。可汉语中却有“红白事”表示喜事和丧礼。因为在在古代中国人死后通常一块白布盖在身上,久而久之白就与丧礼建立了语义关联。而在西方,white的联想意义是纯洁忠诚干净,所以西方人的婚礼是白色的婚纱。在这个语义上,英语和汉语是完全对立的。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中国的婚礼、窗花剪纸、服饰都离不开红色,这是因为红色在汉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幸福。在上海的APEC会议上,各国元首都身着相同风格不同颜色的服装,只有中国代表选择红色,西方代表多选择了其他颜色。汉语里有“红人”、“红运”、“走红”等词语。在西方红色代表残暴、战争、革命。斗牛士手持红布激怒公牛;red battle表示死伤无数的战斗;have red hand表示犯罪谋杀。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在汉语和英语中红色的语义呈现两个极端。在汉语中,积极正面的语义为主导。在西方英语中,危险残暴的语义为主导。例如中国名著“红楼梦”被翻译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去掉红色的联想意义。
2.2相同一种语言内部的颜色词语义比较分析
不但同种颜色不同语言中会出现语义的重合与相悖,在同种语言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以汉语的“绿”与“青”为例。《说文》中,青,东方色也。青代表的颜色大致如下(1)绿色或绿色的东西:青草、青山、青菜;踏青、青黄不接;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 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2)靛蓝色:靛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3)黑色:青丝、青步、青盖(4)灰色:青砖
当青代表绿色,其语义就与绿发生了重叠。但两者也有区别。绿多用于口语,而青则多用于书面语。青的绿色意义让人联想到积极的新生命,所以青可用于喻年轻,如青春。而绿完全没有这种联想意义。唐代乐府妓院的男人头上都戴着绿纱巾以示职业身份。“戴绿帽子”专指“因妻子不贞而是丈夫受辱”。所以中国男人绝对不会戴一顶绿帽子。汉语中的绿与青体现了更大的文化变异性。两者都用于表示绿,但是由绿色产生的联想意义却完全不相同。按照进化论观点绿和青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应该出现指示同种颜色的情况。而按照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文化的不同使得颜色编码具有任意性。反之在同一种语言内也不应该出现联想意义不相干甚至相悖的情况。
英语中red和mauve都表示红,是同义词。但差异却很明显: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常见于书面语。前者多为男子所使用,后者更常见于女子英语之中。在杨永林的色彩语码整合式分层次分类模式中,red属于基本色彩词汇,mauve属于复杂色彩语码。在色彩使用过程中,mauve相对于red一般用来特指某一类特定事物的色彩,不能用来指称所有的红色redness。所以就语义外延的范围来说,mauve不可能获得像red那样宽泛的语义延伸性特质。可见,通过杨永林的模式对颜色词的观察更为细致全面。
四、结语
颜色词因为大自然的五彩斑斓而产生。她既美丽又复杂。在同一种语言颜色词内部,颜色词的语义有相交也相悖,企图用某一单一的理论描绘、解释彩色词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用一家之言解释所有现象。应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鼓励跨学科跨文化多角度考察颜色词,才能更全面、合理的解释颜色词。
参考文献:
[1]杨永林. 社会语言学与色彩语码研究[J]. 2002 现代外语 第25卷2002年第4期(总第98期):331-341.
[2]杨永林. 色彩语码研究一百年[J]. 2003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35卷第1期 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