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
10.13999/j.cnki.scyj.2016.03.004
我们用“如果用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总的来说,请问您对您的生活满意吗?”来探测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根据历年调查结果,2000~2014年的15年里,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大致保持着上升的势头,但整体始终位于较低水平,满意度分值一直在3.2~3.6分之间徘徊。2015年的生活满意度是16年来的重大突破,分值达到了历史新高3.84分。与2014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9.4%。可以说,生活满意度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为十三五期间的民众生活满意度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图1 2000~2015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变化趋势图
我们对生活满意度的构成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今年生活满意度水平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生产生活层面,如工作满意度、业余生活满意度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加;二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度,民众对于未来几年的生活水平预期、竞争力预期,消费信心度及国家发展信心度都有所增加。
最明显的是对于国家发展的信心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于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和社会事务发展的信心普遍上升。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对国际地位提升的信心,一改连续两年下降的趋势。今年,习近平主席连续访美、访英、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广泛开展,人民币加入SDR并成为第三大货币篮子等重大动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刺激了民众对于未来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信心。
表1 2006~2015年城市居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分)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关乎民生的微观指标,比如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个人经济状况等,反而出现了下降的现象。根据零点的调查经验,微观指标和信心指标是生活满意度的两大主要影响源,因此,仅仅依托信心指标的增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满意度的状况。
2000年以来,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年是第一阶段,就业和社会保障一直是居民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2007年至今是第二阶段,从2007年开始基本被物价、房价、食品安全等问题取代。同时,进入2007年以来,食品安全几乎每年都会进入城市居民最关注社会问题榜单前六位,2014年调查时,食品安全的受关注度仅次于房价位于第二位,2015年则第一次出现在榜首的位置。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2005~2014年的10年间全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到227386起,处于高发期。
2015年受关注度排在第二到六位的分别是:房价(28.7%)、医疗改革(27.7%)、贫富分化(27.4%)、反腐败(25.2%)、物价(21.9%),这都是近些年来城市居民一直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房价、贫富分化和反腐败的受关注度排名基本维持了与之前比较接近的水平,物价的受关注度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表2 2000~2015年城市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前六位)
续表
与2000年时相比,16年来城市居民的物价承受力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只是最近5年才开始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2006年以前的水平。2015年城市居民对物价变化的承受力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物价承受力水平为3.33分,达到了2009年时的水平。
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物价承受力的增加,与CPI持续走低有密切关系。2011年我国CPI达到新高峰后,之后一直走低,2015年上半年的CPI只有1.3%。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城市居民物价承受力出现增加的现象。
尽管如此,同期调查数据显示出,2015年有50.9%的城市居民表示经济压力大,这一比例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总体来说,只有16.1%表示经济压力小。根据零点的多年观察,城市居民的经济压力其实主要是在住房上,而当前的房价还是整体超出了城市居民的承受范围。
图2 2000~2015年城市居民物价波动承受力变化趋势图(分)(%)
根据2001年以来我们对消费信心指数的考察,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指数其实经历了三个阶段。2006年以前处于增长阶段,2006~2012年处于基本停滞状态,2013年开始恢复增长。2015年的消费信心指数为3.5分,达到了最近15年以来的最高峰。2006年以来消费信心增长乏力的现象,在最近三年整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
民众的消费信心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今年消费信心的增强,从居民消费率的变化上得以体现出来。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信息,前几年在新增GDP当中,消费的贡献率一直是排第一位的,今年我国消费率在近10年中首次占据半壁江山,位居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之首。报告称,我国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今年将基本确立。
但我国的消费信心指数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在构成消费信心指数的三个指标中:支撑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信心指数的指标主要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而不是个人经济状况。2015年的消费信心指数中,国家经济状况得分3.93分,个人经济状况得分3.45分,消费时机认同度更是低至3.1分。因此,消费信心的提升应该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同时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这是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指数的直接途径。二还是要回到根本问题上来,通过社会保障、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微观指标的改善,增加居民对未来生活的确定感,让居民敢于消费。只有两者合力,才能切实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指数。
图3 2001~2015年城市居民消费信心指数
(供稿:零点研究咨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