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颖
【摘要】本文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进行了简要说明,并着重分析了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发现,梅奥行为科学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行为科学理论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50-02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呈现出了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局面,现代社会也迸发出一种日益明显的高度组织化特征。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下,科学管理的应用也有最初的企业扩展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学术思想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的高校,对其自身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的开始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积极的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运用哲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不如后理论时期,管理科学理论日益完善,由此而形成的一套管理哲学体系对于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理论及方法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各大管理理论在行为学派出现之前所强调的也都是管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但对于过程中人所起的作用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将人看做是机器的附属品。而在梅奥所提出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中,彻底颠覆了之前行为学派的强调重点,在该行为管理学理论中,其重点强点的内容就是人的作用,该理论也是通过对人的个体行为以及群体行为的有效研究,来不断强调和满足广大职工的社会化需求,而这些所述结论的重要来源还是有名的霍桑试验。
在霍桑试验中,在工业生产中的个体的社会属性成功得以揭示,同时还表明:社会生产力不仅与材料的物理条件的重要关系,同时还应该与人的态度、行为动机以及心理等多项因素有直接关联,另外还同群体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以及领导和被领导人员的集体关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三、高校行政管理
1.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人的行为不仅仅是被利益金钱所驱使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与金钱利益相比,感情就更为重要,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对待上级安排的任务上就会产生不同的反馈,领导应该将员工以社会人来对待,而不能视为机器一样的工作进程。所以不能只是将技术能力条件作为评价员工的唯一标准,在进行组织和管理时要着重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
高校行政管理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学生和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辅助部门,行政管理工作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将教学的引导工作做到位,有效调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避免出现学生与教师发生不和睦的行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在企业中,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意义就是为了会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正式组织中也都对企业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具体的职责范围进行了清晰的明确,而企业当中为了更好地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除正式组织以外,企业还设置了非正式的组织;在企业非正式组织中,有着自己所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同时也有着其核心人物。而梅奥认为,无论是在一个什么形式的机构中,在法定的合理化的关系掩盖下也同时具备了许许多多的非正式群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化程度巨大的社会化关系群体。对于工作满意度以及生产效率等多项问题,非正式组织都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所教授课程内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教研科室也可以被看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在具体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这些非正式的群体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于各大高校中的非正式社会群体一般都是拥有了共同的社会情感基础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所以,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首先就需要重点考虑这部分群体组织的整体情感,有效避免该组织内部成员受到不该有的忽视;除此之外,在所有的非正式组织中一般都存在核心人物,在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也遵循着高度一致的道德标准和社会价值准则,因此在行政管理中只有准确找到了该核心人物并对其开展正确的引导方能取得更为明显的管理效果。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满意度
调查发现工人的满意程度对于劳动生产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对于生产条件和工资薪酬来说,工人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劳动效率的高低,员工工作满意度越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也就越好,士气的提高也必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员工的满意程度主要来自于个人需求的满足,这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需求,精神方面的需要也非常重要。
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对工作效率的评价要依赖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行政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而服务也作为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唯一宗旨,为教育事业服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是决定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行政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将上级领导的政策传达到学生和教师当中,再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上交到上级领导中,在传达过程中要注意语气和方式,对服务对象保持尊敬的态度,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为实现现代高效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的正常化、稳定化和规范化,其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行政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重要环节,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在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的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并成功的将普遍的管理学理论融入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环节也成为了现阶段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该理论体系也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同时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对于自身理论体系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漏洞也进行了清楚的界定,从而促使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地推动,并以此成功的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以及创新体制的深化改革,进而实现了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繁荣昌盛局面的实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洁,张倩怡,张洪志,曾光. 行为科学理论在高校行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时代教育,2015,06:28.
[2]姜颖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沙靖宇.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比较分析[J]. 学理论,2012,13:37-38.
[4]殷景霞,欧群慧. 行为科学理论及其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4: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