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靖康之难前后宋人对东坡词的态度转变

2016-04-19 02:02王慧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南宋北宋

摘 要:靖康之难前,宋人对东坡词的态度是“褒贬持衡”,且分歧处主要集中在东坡词是否“协律”。靖康之难后宋人对苏词的态度是“褒多贬少”,与北宋重“音律”相比,南宋更加重视“气格”。

关键词:东坡词;靖康之难;北宋;南宋

作者简介:王慧(1987-),女,江苏淮安人,文学硕士,现任教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1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开始。这一次对汉民族来说深具耻辱性的历史事件对诗词亦有重大影响,从宋人对东坡词的态度变化更可见端倪。

(一)北宋:褒贬持衡,歧在“协律”

北宋是词的发展高峰期,细观北宋词话,对东坡词的态度基本上是“褒贬持衡”,且分歧处主要集中在东坡词是否“协律”。

关于苏词的评论争议主要集中在是否“本色”上,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之舞,虽及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这里的本色即词本来该有的面貌,而非苏轼的“以诗为词”。

秦观对词的态度从李廌《师友谈记》中可见一斑:“少游曰:“诚然,夫作曲,虽文章卓越而不协于律,其声不和。”可见秦观作词最看重的是协律,北宋词坛亦重协律,因此陈师道这一“要非本色”几乎成为东坡词的定评,然而黄庭坚对苏词又有不同的看法。

黄庭坚对苏词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个别作品。评《醉翁操》说:“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可见黄庭坚对苏轼上述二词是极为欣赏的,赞其胸有万壑、下笔成章,超逸绝尘、不落窠臼,丝毫没有涉及到苏词的“本色”问题。

同为苏门四学生之一的晁补之对苏词有点态度暧昧。首先据《王直方诗话》:“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小词似诗”的言外之意就是“词不像词”。他在《评本朝乐章》中说道“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这与他回东坡之问若合一契,可在这篇文章中他却没有批评东坡词如诗:“苏东坡词,人谓多不协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音律不协的问题在本色词风笼罩的北宋词坛不可小觑,但晁补之却能毫无忌讳地表达对苏词的由衷赞美之情。

而公认的本色当行的词人李清照对苏词的态度如下:“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又往往不谐音律者。(《词论》)”此说与陈师道批评东坡“以诗为词”、“非本色”的观点遥相呼应,遂成为后世批评东坡词不合音律的铁证。

(二) 南宋:褒多贬少,重在“气格”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词人们不再写旖旎秾艳的小词,激于国仇家恨,词作慷慨任气、悲愤蹈厉。他们对苏词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褒扬之声一片。纵观南宋词作和词学批评,与北宋重“音律”相比,他们更加重视“气格”。南宋在战乱之后、党争之后对苏词的评价如下所示:

1、非不协律,不喜剪裁。王灼的《碧鸡漫志》给苏词极高的评价:“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 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可见王灼不仅肯定苏词的词风,认为其与花间词风迥然相异,“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敢于“以诗为词”,最后还说明了苏轼对词坛的影响力。

沈义父《乐府指迷》中也有相似言论:“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诸贤之词,故豪放矣,不豪放处,未尝不叶律也。如东坡之《哨遍》、杨花《水龙吟》。”在沈义父眼中,那些不晓音律之人为掩饰自己的缺点,遂以东坡、稼轩作挡箭牌,但东坡有很多作品非常合律。因此陆游说:“世言东坡不能歌……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2、革新词坛,气格清旷。词论家反对“以诗为词”,他们认为东坡词有违传统词体美学观念的背叛, 却也有一些批评家对此大力褒赞。汤衡《张紫微雅词序》云:“寓以诗人句法,无一毫浮靡之气,实自东坡发之也。”胡寅在《酒边集序》中也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以上词论丝毫没有涉及词之“本色”“音律”问题,而是想象东坡其人之豪放风流与其作之千秋万代,无限赏爱。在南宋,对于苏词的评价重气格轻本色并非偶然现象,精通音律的大词人张炎在其《词源》说:“东坡词如水龙吟咏杨花、咏闻笛,又如过秦楼、洞仙歌、卜算子等作,皆清丽舒徐,高出人表。”张炎标榜“清空”,推崇姜夔,其《词源》并未对东坡有一语微词,反而认为其作“清丽舒徐”,气格之高。所以清·邓廷祯《双砚斋词话》认为姜夔实传东坡之衣钵,亦可反推苏词的“清逸”气格。

参考文献:

[1][宋]陈师道.后山诗话[M].明津逮秘书本.

[2][宋]李廌、朱弁、陈鹄.师友谈记[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C].四部丛刊(影宋乾道刊本).

[4]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南宋北宋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浅谈南宋咏史组诗的特点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马麟《郊原曳杖图页》与南宋绘画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革新和演变
犹太与南宋流亡文学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