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食记情(四)

2016-04-18 12:28江礼旸
食品与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泡饭鱼翅服务生

江礼旸

陪妈吃饭

15年前的春天,爸爸走了6年,妈妈一人坚强地活着。兄弟姐妹相约,将母亲视为重点保护对象,谁有空就去陪陪她。好在妈有小学文化,念念佛经,读读小说、散文,练练毛笔字,看看情节不太紧张的电视剧,平平淡淡地生活着。

我无补天之才,更无万贯缠身,唯略有吃福,最起码下馆子不受虚假广告欺瞒。“五一”前两天,趁空陪妈去“雅新”吃鱼翅套餐。妈在问清每款菜式后,带了一个有盖的空玻璃瓶,拄了拐杖,随我乘车前往。

餐厅里人头济济,却不喧闹。“丝竹入耳”固无,“嘈嘈”、“切切”也不闻,大家静静吃饭,细嚼慢咽,偶尔一个眼色,半句低语。唯服务生不停穿梭,传递着热毛巾,不时送上菜点。妈嚼着“干贝大捞翅”,喝着“顶汤”说:“年轻时也吃过鱼翅,不过没今天的这么好,也没有这么多。”我说:“这是在‘顶汤里煨好,再捞出来的‘翅针,比大排翅还好。”妈点点头,又吃了几筷,喝了点汤,随后将余下的翅和汤全倒在空瓶里。她说,外孙女还在家里用功,带点回去给她尝尝。“蒜蒸大虾”上桌了,服务生用刀、叉帮老太太剔出虾肉,又给她换了双筷子,让她慢慢品尝。我注意到妈吃了两口龙虾肉,又将剩下的装进瓶内。

刺参、烤白菜妈吃得较多,不时还停下来跟我说说话。老板应我要求,吩咐厨房将龙虾头、足烹成泡饭,每人一小碗,妈直说这泡饭真好吃。

吃水果的时候,妈问我这顿饭要花多少钱,我说:“只要您开心,价钱就别问了!”妈便不再追问,只是夸套餐(分食制)一人一份,卫生、方便。想不到妈的观念比不少饭店老板都开通。

出租车将妈送到弄堂口。我在车里捏着妈冰凉的手,不忍放开,仿佛50年前跟妈坐在黄包车里去“恩派亚”看绍兴戏。不过那时年轻的妈手心是火热的,我的眼泪忽然流下来。妈开了车门,拄着拐杖进去,坚持不要我下去。我忙叫师傅开车,免得她看见我的眼泪……

妈永远离开了我们,距今已有12年。今年是爸百年冥寿,妈也有九八冥寿。这篇小文,权当纪念远去的双亲!

信客林松

如今快递行业成了城市里一大产业,什么东西都可递。此长彼消,邮局好像萎缩了。传递信息有微信,汇、兑有支付宝,寄物就快递。我怕麻烦基本不寄件,但身不由己常常要收件。

由此想到50年前,活跃在沪-甬之间的“信客”。信客当然送信,但不限于信。有些邮局不肯收的东西,信客来送,特别是鳗鲞、风鸡、咸黄鱼、“海菜古”(苋菜梗),邮局怕油,怕臭,绝对不肯收,信客照收不误。信客还会帮不识字的老太太代写书信。我常见到的信客叫林松,因为比父亲大几岁,我们尊他“林松伯伯”。那时,沪甬班轮对开,晚上上船,睡一夜,天亮上海(宁波)到了。林松晚上宁波上船,晨抵沪,四处送货,晚上从上海上船,次日抵甬。我的外婆外公走的早,有一位姨婆有时寄点海货给我们,就由林松传递。林松到我家喝口茶又走了,也有准备盘桓多日的,晚上到我家,吃口饭,同父亲干一杯,面孔红彤彤地去“栈房”(小旅馆)睡觉。“文革”开始,林松就不来了。

猜你喜欢
泡饭鱼翅服务生
油泡饭团
名人吃喝那些事儿
吃午餐
吃午餐
朱德巧设“鱼翅宴”
吃火锅
ONE SHARK AT A TIME
假鱼翅『变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