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译能够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日益密切,商务会谈、外事会见或新闻发布会等诸多场合中越来越需要口译员的参与,口译为不同国家及不同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能够极大地促进国际交往合作。口译的提升离不开口译教学的提升,其中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口译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选择
前言
口译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短期记忆能力、笔记能力以及敏捷的反应力,教师也应当从这四项内容入手,逐渐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最终让他们做到融会贯通地灵活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口译工作。在教学阶段,教师应当运用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本功,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
一、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口译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对学生的情况(如英语基础、学习动机和目标等内容)进行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摸底”,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目标,才能够确保这样的教学目标是符合学生需求的,能让他们通过教师的教学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一般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同学词汇量较少,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较弱,而有的同学又是听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教学初始阶段就对班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进行测试,找到各个同学的长短板。这样做不但能帮助教师制定目标,也能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再者,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充分的了解,有的学生学习口译这门学科只是单纯地完成学分,而有的则是想以后继续在口译方面进行深造或成为职业口译员。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不同动机的学生需求,防止整体目标太高或太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可以收集掌握学生自定的学习目标,结合之前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动机情况,综合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二、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口译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拥有一定外语和母语语言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其记忆、整理、表达和逻辑思维等能力,将相关信息运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地表示出来的过程。在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基础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有限地教学时间内高效地学习相关技能知识。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的过程中,各个出版社出版了种类繁多的教材,这些教材通常都符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要,普遍特点就是将相关技能训练按照主题内容进行模块划分,还有部分技能训练内容以单独的形式出现。目前我国典型的英语口译教材包括《口译教程》和《基础口译》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教材在应用过程中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科学选择教材。此外,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还应当注重以下几点内容。
1.理论导入情况。口译的实践性很强是大家所熟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口译员不需要理论。必要的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口译实践。理论和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举个例子,释意学派的代表塞莱斯科维奇认为,“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释意翻译是意义对等翻译,不同于排除语境的语言翻译(字词对应翻译)。对于初识口译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些理论更是大有裨益,因为在练习初期,他们很容易被源语的外在形式限制住,对源语太过亦步亦趋,产出的译文也总是带有浓重的翻译腔,有了这些权威理论的指导,他们就能够逐渐摆脱源语的限制,抛弃形式,避免字词对应翻译,真正传达出发言人的内在含义。
2.技能训练。Interpreting即口译,这里用字母“I”来表示;Listening and Analyzing即听力与理解能力,这里应用字母“L”来表示;Note-taking即笔记记录,这里应用字母“N”来表示;Short-term memory Operations即短期记忆,这里应用字母“M”来表示;Coordination即各方协作,这里应用字母“C”来表示;Remembering即回忆,这里应用字母“Rem”来表示;Note-reading即笔记阅读,这里应用单词“Read”来表示;Production即表达,这里应用字母“P”来表示。因此,在进行短期记忆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过程中,要想完成口译,必须将以下步骤进行综合,即I=L+N+M+C;接下来,还应当实现Rem+Read+P,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译。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口译过程中译员应具备的的几个核心能力,即听力能力、笔记能力、短期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等。在口译教学内容的安排中,也一定要包括针对这些能力的专门训练,具体如下。
(1)听力能力。口译的第一个环节是译员接收信息,大部分时候这个环节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只有在“听”这个步骤做好了,才能真正理解源语信息,这才有了口译后面的分析和输出等环节。由此可见“听”对于口译的重要性。虽然高校中的口译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他们已经接受了两三年的专业听力训练,但是“听”仍然是很多同学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口译课程中还是需要对学生听的能力进行训练。但口译的听力不同于基础阶段的外语听力。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口译思维习惯,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短时间内捕捉有效信息,并有意识地记忆。基础阶段的外语听力多是基于某些题目的听力,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大多只是为了寻找与题目相关的信息,而没有花太多精力去思考这个语段的真正含义,听的材料也大多是对话或新闻等,这些都是不符合口译中“听”的习惯。所以,在口译课程中,教师应多选择大会发言稿或者访谈等实践中较多遇到的材料,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改变以前听力的习惯,将重心放在对语段整体意义的把握上,而不是对个别信息的抓取上。
(2)短期记忆力。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的过程中,一项关键的技能训练就是短期记忆能力。在口译实践中,要想做到翻译得快速准确,离不开较强的短期记忆力。尽管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可以做笔记记录,然而由于时间的限制,口译员所记录的内容主要大脑不容易记下的信息,如数字及多个并列成分等,而不是所有的信息,因此,笔记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主要的信息还是需要口译员记住。由此可见,短期记忆力是口译技能的核心部分,需要重点训练,但这个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按记忆难度依次设置母语归纳总结、外语归纳总结、母语全文复述以及外语全文复述等模块,源语长度也可以由短到长,逐渐加大记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短期记忆力。此外,还应结合练习材料介绍常用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法和提纲记忆法等。
(3)笔记能力。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它主要记的是要点和关键词,特别是数字、时间、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机构名)、逻辑关联词等(韩振宇2002;穆丹,雷润宁1998;仲伟合1998)。形式上记形式上,提倡运用符号与缩写,以节约时间,简化笔记,提高效率(Nolan2005;黄建凤2005;贾一诚1995)。口译笔记能够有效地为译员分担口译过程中的记忆压力,是口译的必备技能,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记笔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笔记的基本内容,如笔记格式安排、常用笔记符号和简写方法(如用缩写、拼音、偏旁部首等)等基础笔记知识。之后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笔记体系,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记忆习惯都不一样,有的人脑记得多,笔记得少,有的人喜欢用拼音多一些,有的人喜欢用英文缩写多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体系。初期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着源语内容做笔记,等他们熟练掌握笔记技巧后再转化为边听边记,源语的语速也可以由慢至快。
(4)公共演讲能力。口译实践一般都有特有的场合,如新闻发布会、商务谈判及宴会等。在这些情境中,优秀的译员不仅需要过硬的口译技能,还需要与特定场合相适应的表达方式和言谈举止。如果没有前期相应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口译实践中,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口译教学中有必要包括多种场合下的公共演讲能力训练。教师可以在训练初期对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进行提升,如音调音量的把握、语速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停顿等。在训练后期,教师应为学生模拟设立不同的环境并教授这个场合下需要注意的发言时的仪表仪态和表情动作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口译场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公共演讲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适应不同场合下的口译压力。
3.背景知识的补充。在口译实践中,口译员往往要面对不同学科背景的材料,可能是环保方面的,政治方面的,也可能是化工方面或者工程方面的,总之任何学科内容都可能会遇到,这时,如果能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那翻译的难度将大大降低。因此,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常见学科的专题训练,如经济方面、环保方面和政治方面等,在练习同时补充大量背景知识,在帮助学生理解准备材料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未来可能的口译实践打下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受到广泛关注,英语口译技能训练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在提升学生口译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英语口译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这是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首先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学习动机等客观因素进行充分的掌握,同时还应当采用有效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5-37.
[2]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6.
[3]王文宇,黄燕.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英口译中的语块使用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5:73-77+82.
[4]徐然.“专注听力”-口译听力培训方法之我见[J].中国翻译,2010,(3):43-47.
作者简介:卢嫄玥(1989-),助教,研究方向: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