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刘冬颖教授是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
自在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迄于现在,刘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获得一等奖2项;出版《说诗经》《〈诗经〉变风变雅考论》《庄子看人生》《与圣人对话——孔孟精髓》《出土文献与儒家〈诗〉学研究》《中国古代边塞诗》等17部专著,其中,《执子之手——诗经爱情往事》被翻译为韩语,获评“全国百部优秀社科普及著作”。多年来,她还深入工厂、部队,走上“百家讲坛”,传播国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该讲系其在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上线的《论语》人生课堂授课内容,全篇从三个维度向受众讲述一代圣贤孔子的生态理念及其跨时代的思想价值,别开生面,富有新意。
综观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公元前5世纪前后这一时段,在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这三个文明发源地,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哲人智者聚众讲学的情况,并进而开启了人类思想大觉醒和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将这种人类文化突破的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更有趣的是,轴心时代思想家的教学活动往往都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印度的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树林下讲课,人们干脆直接把他的佛学院叫做“丛林”;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常与弟子们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讨论学问,以致人们称其为“逍遥学派”;而中国圣人孔子的授课处是杏坛,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唱歌……似乎古代哲人们早就知道,大自然中释放的多种有效物质能增强记忆力、消除疲劳、增长智慧,因此一致选择在自然中传道授业。
孔子生活的年代,尚无“杀生”、“放生”之类的佛教教义,更无现代保护环境的主张,但孔子表现出的对自然的态度,却很超前,很有当前绿色发展的味道,凸显了孔子的睿智与先见。
多识草木鸟兽,尊重自然
人类要想生存、发展,首先要学会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变化、顺应自然规律,让自身与外物、内心与环境相和相谐。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表现在“爱人”,而且也体现在爱一切有生命的“物”上。他曾提出多识草木鸟兽。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人们对孔子的这段著名诗论非常熟知了,但是对最末一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关注得不多。我想孔夫子这句话的本意有二:一是多识草木鸟兽,便于对人们进行“诗教”,即审美教育。因为要多识草木鸟兽,就要亲近自然、观察自然,进而受到大自然的净化和熏陶,使内心变得纯洁、丰富而富于美感。二是多识草木鸟兽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生态教育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里,人不仅能了解物种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也知道了人所置身的生存环境原来是由众多物种共同营造的,进而对其它物种会生起同情和爱护之心。著名学者钱穆先生就把“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一句,跟孔子思想核心“仁”联系起来,认为孔子并不是要人们单纯去记一些动植物的名称,要人们去追求某种表面的知识,而是通过熟悉和亲近鸟、兽、草、木等自然生命,使人“广大其心,导达其仁”,把人类的同情心和爱扩展到整个自然界。
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植物学这一学科,但孔子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是很丰富的。汉代刘向的《说苑·辨物》篇记录了孔子这位植物学达人的事迹: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
楚庄王渡江时,从水中捞到了一个奇怪的红色圆球,文武百官都不知是什么,就派使者到鲁国来请教大学问家孔子。孔子听了使者的描述后说:“这叫萍实,是一种水草的果实,可以剖开食用。只有成就霸业的人才能得到,是吉祥之物呀!”使者回去报告楚庄王,楚庄王切开它吃了,觉得味道不错。后人遂以“萍实”为吉祥之物。孔子说的萍实,是睡莲科的水生浮叶植物“芡”。芡的果实近圆形,紫红色,有小刺,形似鸡头,可漂于水面,叫芡实,俗称鸡头米,可以食用,也是一味健脾益肾的中药。
因为特别熟悉植物,孔子常常以植物为喻,言说自己的理论。比如谈君子与小人。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君子与小人本是指统治者与平民百姓,但孔子赋予其新的意义,指有德和无德之人。孔子认为君子应如兰。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王肃《孔子家语·六本》)
孔子说:“长在深山谷里的兰花,不会因为没人欣赏就没有香味;情操高尚的人,也不会因没人理解而失去好品德。”这给我们留下了“空谷幽兰”的美好意境。孔子认为交友应交君子不交小人。他说:“常与君子为伍就像进入开满兰花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香气,这是因为无形中沾染了兰花的香气;常跟小人混在一起,就像老待在卖臭鱼烂虾的铺子里,时间久了不觉得臭,这是因为已被熏臭,习以为常了。”孔子还认为君子应如松柏。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用松柏常青的特性比喻君子不畏困苦,坚守情操。后人据此以苍松加上梅花翠竹,组成“岁寒三友”,象征品德高洁的君子。
孔子爱植物敬植物,也常常从植物出发品评人物。比如,西周初年的召地君主召公,清廉爱民,一次到一个乡里巡视,正当农家采桑养蚕大忙之时,为了不影响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召公不进村,不入户,就在一株棠梨树下倾听民声,处理问题。召公走后,人们对之怀念不已,看见这株棠梨树,就联想起召公的美政美德,就如同看见了召公,因而特别爱敬这株树,热诚地保护它,不让它受到伤害。《诗经》里有首题名《甘棠》的诗,将人们这种爱人及树的深情,抒发得真挚而炽热。孔子读到这首诗深受感动,赞叹道:“思其人,必爱其树。”(《孔子家语》)思慕那个人,必定挚爱与那人有关的树啊。用棠梨树来代言召公对老百姓的热爱。
在孔子眼中,植物也是君子心声的表白。孔子生前种了一棵桧柏。桧柏又叫圆柏,耐干旱贫瘠,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因为爱柏树的品性,孔子才亲手种下,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如柏树一样常青。孔子一生爱树,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念恩师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其墓前种树。由于孔子弟子众多,且来自当时各诸侯国,大家都带来各自本土的树种树苗种在孔子墓前,孔子墓园里的树木,不仅数量多,树种也丰富,很快就郁郁葱葱成林,被称作“孔林”。孔子子孙亡故后也大多葬于孔墓旁,孔家后人继续种树,到清代达三千多亩,五万多株,成为一座茂密的人工森林。从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出发,到尊重自然,并亲手植树,惠泽后人,可以说,这是一场由孔子发起并持续了2500年的植树造林运动,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还将继续下去!
远离鬼神,肯定自然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认识水平有限,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自然,只有畏惧和依从,充满神秘和敬畏,所以才有鬼神的观念和对自然的崇拜。孔子明确提出自然界与人的存在一样,是客观的。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苍天静穆无言,而四季轮回,万物滋生,其乐融融,苍天需要说什么呢?孔子倡导大家要有天空一般的胸怀,脚踏实地,厚道为人。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凸显人的力量。在迷信充斥日常生活的2500多年前,孔子就肯定了人的力量,告诫人们要“敬鬼神而远之”。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老师怎样才称得上是智,孔子说:“致力于服务民众的义举,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慧了。”
对待鬼神一定要恭敬,但是又不可太过亲近,而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是孔子主张的对待鬼神的态度,
这里他首先强调的是“恭敬”。从这个态度出发,孔子赞扬大禹。他认为大禹自己吃的是粗茶淡饭,但献给鬼神的祭品却非常丰盛;自己穿的是破旧的衣服,但是祭祀的服装却制作得非常华贵。这是赞美大禹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
其次,孔子主张对鬼神不应该过分亲近,而要适当地疏远。这个度就不好掌握了,标准是什么呢?孔子认为就是礼仪。依照儒学的原则,祭祀鬼神,一切程序都应该按照礼仪进行。礼仪规定着该祭祀哪位神灵,也规定着祭祀的规格,比如祭器的大小、多少、华美程度、祭品的多少等等;还规定了祭祀的次数,每隔多长时间祭祀一次等等。祭祀的次数少了,祭品不够,或者祭祀不干净,就是对鬼神的不敬;祭祀次数太多,或者祭祀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或者祭品的数量超越了规定,则认为是对鬼神的谄媚,也是对鬼神的烦扰。比如鲁国的大夫季孙氏,要去祭祀只有鲁国国君才能祭祀的泰山神,遭到孔子的抨击。季孙氏的行为,就是对鬼神过分亲近,就像是人越级讨好上级一样。
在《论语》中,“鬼神”一词出现了三次(有“敬鬼神”、“事鬼神”、“孝鬼神”之语),单一的“神”字出现了四次,而孔子重视的“仁”则出现了100余次。“鬼神”出现的次数少,充分说明了孔子对待鬼神的理性态度。“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将对鬼神的崇拜推扩为对文明创造者的敬仰,把鬼神从传统宗教意义上的神秘力量转变为已逝的祖先,把祭祀之对象推扩到现实生活中文明的创造者,充分彰显了其鬼神观的人文意义。
理性地看待鬼神,才能解放心灵,融入自然。孔子设坛授徒,经常带领众弟子徜徉于山水之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培养美感、增长知识、抒情言志。一次,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弟子畅谈理想。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大国,冉有谦虚一点说想管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想做一名司仪。他们三人的志向抱负都很宏大,但孔子并未做出评价。相比之下,曾皙的志向就微不足道了,他说:暮春时节,穿上新做的春衣,与五六个朋友带着六七个孩子,到沂河里洗个澡,再到舞雩台上让春风吹干,然后唱着歌回家。然而,就是这段看似没有宏大抱负的话,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这就是《论语》中著名的《侍座》章,孔子将自己的志愿、理想、追求,都融注于对洋洋春水、煦煦春日的感喟之中,表明他对山川草木有着天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孔子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得到实施,就宁愿泛舟海波之上。这既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也有把失意寄托在自然山水之上的情怀。可见,自然对于孔子,是得意抑或失意都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以仁心待生灵万物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不仅对山水寄情深厚,同样也对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充满了仁爱之心。《论语·述而》篇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纲是网上端总绳,引申指大网。孔子不用大网横断流水以取鱼。用这个法子捕鱼,孔子觉得于心不忍。“弋不射宿”的意思是,晚上已经归巢了的鸟,孔子就不去射它了。孔子钓鱼而不用网具断流捕鱼,射鸟不射归巢的鸟,这是为了保护尚未长大的小鱼小鸟,在当时一定是异于常人之举,故被其弟子极珍视地记录下来。
孔子对草木、鸟兽的爱心,频频见诸文献记载。《孔子家语》说,孔子家里的看家狗死了,孔子就对子贡说,“平常驾车的马死了,就用帷幔包裹起来埋葬。现在狗死了应该用车篷包裹起来埋葬。但是我现在很穷,我要找个车篷盖都找不到呀。”子贡问:“那用什么呢?”孔子说:“拿个席子把它裹起来吧。千万不要让它的脸、身体和泥地直接接触。”
尊重万物的思想,具体落实到对待动、植物上,表现为“时禁”的观念,即动植物不到成熟之时,不得渔猎和砍伐。《礼记》记载,孔子曾明确指出:牛、羊、猪、狗等牲畜,都是上天的恩赐,是人类的朋友,不论诸候士大夫,还是普通老百姓,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随意宰杀它们。针对滥伐滥猎、肆意破坏生态的行为,孔子厉声断喝:“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如果不在合适的时候砍树、杀野兽,就属于不孝行为。直接把滥杀滥伐与不孝划上了等号!孔子并不反对适时适度地利用动植物,他是要把这种利用约束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全然不管不顾树木鸟兽鱼虫的生存权利和生长规律,就如同对父母和祖先忤逆一样,是不孝子孙!乍听来,孔子这“纲”似乎上得太高,以至有点离谱了。但细一想,近代科学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类为什么能生存?因为大自然养育我们。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生身父母、衣食父母。对大自然不尊重、撒泼放肆,不是“不孝”是什么?2500年前孔老夫子的生态伦理观,在今天看来,竟是这般时尚,这般前卫。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非常注重向学生传播生态伦理观点,培养出一批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高足。《吕氏春秋》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宓子贱在鲁国做官,当地的渔民打鱼,好不容易捉到一条鱼,却马上丢进河里。有个过路的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那个渔民回答说:我们长官宓子贱禁止任何人捞取小鱼,刚才捉到的是条小鱼,所以我就把它放生了。孔子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关爱,在弟子那里得到发扬光大了。宓子贱要求渔夫捕大放小,与孔子不一网打尽、不倾巢尽剿一样,都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孔子弟子中有个叫高柴的,原本为人就憨厚,经孔子教导,更是成为著名的爱心人士。他提出了“启蛰不杀,方长不折”(《孔子家语》)的理论,春天的时候决不猎杀动物,决不攀折树木花草,对刚从冬眠中苏醒的小虫,正在春风中舒展的枝条,尤其注意呵护。孔子对高柴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仁心之举。“启蛰不杀,方长不折”,就成了国人真诚而自觉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经典言行。
孔子的另一高足曾参,将这一观点进而概括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这个重要理论观点保存在了儒家重要经典《礼记》中,代代流传。百年后,孟子又将之提炼为“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即采伐树木有一定的时间,不能滥砍滥伐!孟子将这一理论作为实现他最高政治理想“王道”的基点,一再向当政者进行宣传,说这是治国的根本。
让爱心充满宇宙,惠及自然万物。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家学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的用意不仅是为了让自己有肉吃、生活好,而且让子孙后代也有肉吃、能生活得好。我们今天实行的休渔、休牧、封山育林等政策,就与孔子的这种生态环保理念一脉相承,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仁爱之心待物与可持续利用,是孔子倡导的生态伦理的两个重要支点,是德性与理性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儒家生态伦理主张,既坚持了“天生百物人为贵”的人本主义,又反对了对自然万物的漠视与任意宰割。
读《论语》,我们感受到的孔子,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哲人,更是一个亲近自然万物的圣人。我们不仅能体会到他乐山乐水的乐观精神,也能充分感受到他对万物生灵的仁爱之心。对照2500多年前的孔子,现代人对动物的凶残捕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为了自己的生存对自然界肆意破坏,更是值得正视和反省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如何既有效地利用自然又有效地保护自然,既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又有效地保护动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真的可以向孔子借借智慧。孔子以仁心对待生灵万物的主张,充分体现了远见卓识的大智慧。在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下,重温这些来自远古的智慧,会使我们肃然起敬,更加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真正将绿色的理念化作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汤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