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放眼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同频共振,共谋发展“一盘棋”;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三沿”跃升,蜕变为新的增长极;城乡统筹兼顾,创新路径从顶层和源头上破除二元结构;产业综合平衡,改造“旧动能”与培育“新动能”双翼齐飞;经济社会拉长补短,发展再拓内涵再添“含金量”……在进与退、取与舍、竞与合之间,江苏加快了系统性全面发展,一幅多增长极的新经济版图正在江苏大地上徐徐展开。
南与北:区域互补,共谋发展一盘棋
与全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相契合,江苏围绕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做足了区域互补、南北联动的大文章。
就在不久前,宁淮挂钩合作协议正式签订,南京与淮安这一南一北两座城市携手迈进了共商合作发展的第15个年头。作为江苏加快振兴苏北战略部署的关键之策,宁淮挂钩意在加快推进宁淮同城化建设,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推进企业对接和产业联动,为推动南北合作、加快南京都市圈发展提供示范。
南北挂钩的战略部署可以追溯到2001年。随着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南北挂钩正式“出炉”,南京与淮安、无锡与徐州、苏州与宿迁、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多对“城市联盟”跨江握手。就此,苏南因子开始在苏北繁衍,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
2015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2%、10%和10.2%,苏北增速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曾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洼地”的苏北地区,俨然变身新增长极,成为全省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
苏北振兴。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从“五方挂钩”到“四项转移”、南北园区共建,从加强分类指导、实行“一市一策”,到出台加快苏北全面小康文件、部署实施六项关键工程,苏北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有效释放。
苏中崛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促进苏中地区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部署,苏中三市分别明确了陆海统筹、跨江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定位,苏中崛起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苏南提升。苏南是全省的排头兵,要为全省树立进取的标杆。近几年,苏南地区在培育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增长等方面成效显著。随着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示范区建设呈现良好局面。
【微评】坚持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南北联动,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帮扶,更是要推动三大区域良性互动、竞相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是江苏未来突围的大战略,更是全国具有先行和示范意义的探索实践。
江与海:三沿联动,打造新的增长极
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同时,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正在成为江苏发展新的增长极。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更高层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跨江合作渐入佳态。江苏拥有数百公里长江岸线,江海联动、跨江合作,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所向。近年来,南通加大与上海、苏南等地跨江联动合作开发力度,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等12家合作园区加快推进。目前沿江八市全部通过跨江大桥实现连通。南京加快发展“枢纽型”经济,苏州加快布局现代物流,无锡与泰州提升跨江发展层次……跨江联动不仅为沿江各市的“同城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实现产业分工与合作带来众多机遇。
沿海发展步入快车道。2014年,江苏发布了沿海开发“六大行动”,包括港口功能提升、沿海产业升级、临海城镇培育、滩涂开发利用、沿海环境保护、重大载体建设等。沿海三市也各自从实际出发,上下联动,相互策应,形成了推进沿海地区发展全新的政策支撑体系。在一系列新政的带动下,沿海港口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不断升值,过去的经济“洼地”真正成了“黄金海岸”。2010-2015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从6991.7亿元增加至12521.5亿元,年均增长11.5%,高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
沿东陇海线迎来重大机遇期。为抓住连云港、徐州作为新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以两市为核心的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江苏于2015年7月出台《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建设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的若干意见》。连云港不断强化港口能力建设,争取到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以上。徐州则力争至2020年,实现徐连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微评】“3+3”新格局,是对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完善。面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顺势而动、积极作为,加快建设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江苏区域协调正迎来崭新的发展格局。
城与乡:统筹一体,因地制宜显特色
江苏是我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省份。统筹一体发展,消弭城乡鸿沟,江苏各地推陈出新、亮点纷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泰州制定实施“2115”城乡转型方案,构建体现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城镇体系;镇江把新市镇、新社区、新园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主抓手;南通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并轨,实现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淮安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2015年,江苏城镇化率达66.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县多规合一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从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苏州先后推出“三集中”、“三置换”、“三大合作”、“三大并轨”、“四个百万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创造了多项全省乃至全国第一。
这其中,苏州太仓市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强村富民、美丽村庄建设等重点,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打造田园城市新样本,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
“三集中”快速推进。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太仓累计集中居住农户数56410户,农民集中居住率为66.8%;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全市90%以上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超30万亩,适度规模面积占比达80%以上。
政策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太仓市浮桥镇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农村劳务合作社——华金劳务合作社,为农村劳务合作社的组建提供了样板。太仓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意见》、《关于鼓励村级经济联合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也助力太仓连续6年获得全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奖。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太仓累计组建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795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3家、合作农场102家、劳务合作社97家、社区股份合作社9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109家、富民合作社40家。在全省首创发展合作农场,合作农场经营面积超20万亩,村集体自主经营面积保持稳定。
【微评】在苏南模式的变迁背景下,乡村功能正悄然发生改变,城乡关系亟待重新审视,城乡发展呼唤创新举措。苏州等地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精髓在于锐意改革创新,从顶层和源头上破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创新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路径。
新与旧:产业协调,农村经济新飞跃
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障。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江苏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腾飞。
2015年底,随着最后8个经济一般村的年稳定性收入均突破200万元,张家港市实现了村村年稳定性收入超200万元。在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张家港始终把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走多元发展道路,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张家港坚持因村制宜,以三产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做强二产,优化一产。发展三产服务业载体,主要支持有条件“退二进三”的村,通过发展房地产、商业、旅游等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端业态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业载体经济,支持各村在工业集中区发展特定的、高收益的标准型厂房项目;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各村特别是纯农地区的村实行“停二进一”,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实搞好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如东县全面启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441111”工程。在今后3到5年间,将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4个具有一定基础的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4个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骨干企业100家以上,力争1家企业进入省“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工程”,1个集聚区进入省“生产性服务业百区提升示范工程”,为服务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和动力。
宿迁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利用“互联网+农业”,推进“一村”培育“一品”、“一品”做响“一店”、“一店”致富“一片”的“一村一品一店”新模式,引领农业走生态、高效、特色发展之路,促进了互联网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程度较低,附加值不高,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正逐步改变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微评】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除了政策“输血”,更应增强其“造血”功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江苏各地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改造“旧动能”,让新动能的培育和传统动能的转型汇聚成农村经济建设的“双引擎”。
长与短:两手齐抓,提升发展含金量
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失衡问题,江苏各地以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扬州致力于民生幸福工程,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泰州深入发掘吉祥文化内涵,启动全国首个“中国吉祥文化之乡”创建工作;盐城以强基层为重点推行医改,加大农村优质医疗和创新服务供给,持续为小康建设积攒“健康分”;常州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大胆创新,推进校企政一体化办学,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新的改革经验……各地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多领域、多层次全面开花。
全省城镇化“三圈一极”空间布局明确了淮安重要增长极的城市定位。对于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淮安更加注重拓展内涵,全面打响“六在淮安”城市品牌,持续实施“十件实事”等民生幸福工程,把新增财力的3/4以上用于改善民生。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淮安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8.8%,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建成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1个,人均期望寿命增长到78.16岁,成为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市;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乡镇文化站、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淮安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均达95%以上;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列入全国试点;在全国首创建设“关爱驿站”,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0%。
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加强。淮安建立健全“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发展指数全省第一;全面启动“六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行城区“网格化”、农村“一公里警务圈”社区警务模式,“阳光警务”在全省首家推出网上交通安全综合服务。
【微评】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多,各领域各层次之间关联互动也越来越紧密。消弭“腿长腿短”的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同步提升、齐头并进,是城市崛起的必由之路,也为淮安在崛起为重要增长极的过程中,生发了动力、凝聚了合力。
责任编辑: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