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阎桂兰
电子信息制造业“西移”大陆
台商投资大陆,早期大都集中在传统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到2000年以后,出现了一股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向大陆“西移”的热潮。
根据台北市电脑公会与《数位周刊》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台湾科技厂商2001年赴大陆投资增长72%。此外,台北市电脑公会针对岛内411家厂商进行了“台湾科技厂商赴大陆投资意愿调查”。调查发现,有高达30%的厂商已经赴大陆投资,余下的近90%表示将赴大陆投资,台湾的8大电脑系统厂商都已经在大陆设有生产基地。台湾科技厂商比例更由2000年的30.6%增加到2001年的67.5%。包括宏碁、大众、华硕等岛内科技龙头企业都加大了在大陆投资力度。台湾在国际市场上占很大比重的鼠标已有90%移至大陆生产,扫描仪、显示器、机壳等有60%至80%在大陆生产。台湾信息硬件产值在岛外的生產比重已逾53%,其中大陆就占了40%。
台湾科技产业“西移”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企业纷纷向外拓展,以贴近市场,迅速掌握市场资讯以及获得具有竞争力的生产要素,从而逐步形成全球分工体系。台湾科技产业外移到大陆投资生产,是岛内企业生存以及提升竞争力最重要也最基本的策略。
台当局在20世纪70年代,把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污染程度低、市场发展潜力大、关联效果大的“十大新兴产业”(资讯、通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太、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列为策略性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高科技产业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成为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适时地赶上了新一波3C(电脑、通讯和消费性数码电子产品)浪潮,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岛内基础研究能力不强,其核心技术与零部件受制于美、日等国,产业整体为跨国公司代工的模式,接单能力强,自创品牌弱,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实质上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边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消费性电子信息产品日益平价化和普及,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逐年下降,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于降低成本等原因,包括康柏、惠普、戴尔、IBM、苹果、摩托罗拉、西门子、飞利浦、索尼、东芝等很多跨国公司都已把自己原来的工厂关闭或卖掉,而将产品的制造外包给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企业,自己只保留人数很少的研发和设计团队及销售渠道。由此诞生了一大批台湾代工企业。它们大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从事一些电子产品,包括电脑主机板及周边设备中零部件的来料和来样加工。由于这些零部件的标准化特点,技术门槛不高,关键是如何通过降低成本、建立起完整的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和扩大生产规模来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在长期的仿制过程中,部分台湾企业也开展了一些研发和产品设计,再加上某些局部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力,逐步发展壮大出宏碁、仁宝、广达、华宇、英业达、鸿海、宏达电子、台达电子、奇美电子等一批著名的代工厂商,其中有些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由于台湾岛内产业环境恶化,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料、电力等价格飞涨,再加上台当局为了加入WTO,承诺依照其规则,将大幅减少或取消对高科技产业在金融辅导、租税奖励和经费补助方面的优惠,实施了10年之久的《产业升级条例》在1999年底期满后不再执行,从而影响了台湾高科技业者的投资意愿。
反观大陆,土地资源广阔,能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劳动力便宜,电力、水资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这些优势大大地降低了台商的生产经营成本。台商在大陆投资,既可享受国民待遇,又可享受产业优惠政策。同时,大陆已具备了制造集中化、研发分散化、采购区域化和要素配套化的高科技制造业承接条件,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配套技术和产业支撑。
此外,大陆对通讯、电脑、家电及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和极大的潜力是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的推动力。以电脑为例,2000年大陆个人电脑销售达650万台,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市场。按照信息产业部“十五”规划,到2005年,大陆个人电脑销量将达到1500万台,这对台湾企业极具吸引力。中国加入WTO后,其关税和限制减少,特别是信息产品的关税将从原来的0.13%降为2005年的零关税,其法制也更为健全,市场进一步开放,形成新一轮外资投资热潮,尤其是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纷纷将触角伸进中国内地,大陆正日益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信息产业生产地和需求地。台湾高科技企业抢先占领商机进入大陆“卡位”,以便就近开展为国际跨国公司代工业务。
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台湾高科技企业除了将少量技术层次和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留在岛内,其余技术层次较低的产品,如电脑机箱、键盘、鼠标、光盘机、扫描器、显示器、附加卡、主机板,甚至电脑整机、液晶显示面板、数码相机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都以成倍增长的速度迁移至大陆生产。到2003年底,全球最大的电脑代工生产厂商广达已有75%以上产品自大陆(松江)出货。台湾几大液晶显示器生产厂商如明基、仁宝等有70%在大陆出货,源兴及美齐等厂商的产品则全部来自大陆。主板大厂华硕、微星、技嘉的产品全部出自大陆。鸿海几乎将全部生产基地都转移至大陆。此外,台湾两大数码相机龙头企业矽峰和普立尔也将主要产能移至大陆。王雪红、王雪龄、王文洋姐弟经营的大众电脑公司、威盛芯片设计公司和宏力电子集团采取上中下游整合的方式,在大陆所设工厂不仅包括电脑组装,同时还有许多周边产品的投资,甚至连上游的设计和晶圆制造也一并设立。
形成两岸产业分工格局
不过,在高科技产业“西移”过程中,大陆扮演的往往只是生产基地的角色,有关产品的研发设计、财务资金的调度、市场行销、人才和技术支援及经营管理的运作仍在台湾岛内处理,在两岸间形成企业经营的功能性分工格局。在大陆投资的台商有46%以台湾为原材料供应地,零组件半成品以台湾为供应来源的占50%以上。通过这种优势互补的分工模式,既带动这些原料和零组件半成品的大量出口,带来可观报酬,岛内企业也可以集中优势,继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从而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以后的事实也证明,台湾高科技产业外移大陆后,非但没有导致岛内“新产业空洞化”,反而有利于保持其原有的优势以及产品技术的发展和升级,提升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收入,推动岛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促进岛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早期台湾高科技企业“西移”,主要落脚在福建、广东的沿海城市;2000年以后,以上海为龙头,江苏南部为腹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最密集的地域。从上海的浦东到苏州的吴县,方圆120公里的区域内,累集了数百亿美元的台资与数十万台商。岛内几乎所有大型信息企业如宏碁、华硕、宏力、仁宝、广达、华宇、大众、伦飞、鸿海、台达电子、联电、英业达、中芯、泰隆等企业均在此地区投资设点。特别是在苏州(包括管辖内的昆山等县市),据2001年底大陆有关部门统计,台资在该地区聚集的速度极快,已占台商全部在大陆投资额的1/5,台资企业达2500家,总投资额逾100亿美元。其中信息关联产业超过40%。仅2002年上半年,苏州地区就新批准120家台湾信息企业进驻园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得天独厚。该地区依托城市群形成的各级经济开发区,具有低门槛进入、低成本运作、市场容量大、交通便利、科技人才丰沛、产业关联程度高,有利于体现规模效应等优势。而且这些经济开发区或出口加工区以高科技品牌与高水平建设为诉求,因地制宜出台了各种吸引台资、外资政策,并注重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减少收费环节与程序,大幅降低土地价格和信息业者的税捐,全力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据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的“2001年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的调查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赢得台商青睐。如笔记本电脑厂商神基科技的生产基地原本全部设在广东顺德,每月出货约10万台,从2003年起,开始用昆山厂取代顺德厂。
此外,北京、天津、武汉、成都、重庆,乃至于沈阳、西安、太原等内陆城市也都不乏台湾高科技厂商的身影。如台湾著名电源和电子零组件厂商台达电子于1992年在东莞设立子公司,最初只有一个厂区,后来陆续增资扩厂,共有5个厂区,15个生产工厂。在东莞站稳脚跟后,1998年与斯米克集团在上海合资成立斯米克公司;1998年6月又在天津设立德达捷能公司;1999年在江苏吴江购地750亩,设立新的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的3个工厂于2002年夏天投产,生产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电源供电系统、镍氢电池、彩色显示器、磁性元件、网络元件、直流马达、光驱等,除供应海外市场外,还提供给联想、北大方正、海尔等大陆知名电脑企业。台达电子在大陆生产的产品获利占该集团全部获利70%以上。该集团还在上海设立了台达电力电子研发中心。
造就一批“世界级”台湾代工企业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在全球出口贸易地位的提高,成长造就出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台湾电子信息产品代工制造企业,其中最鼎鼎有名的当属鸿海集团。它原本是台湾岛内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压塑厂,为别人代工生产电脑接插件、机箱外壳、机内线缆和风扇等产品。1988年,鸿海通过在香港设立的子公司富士康,在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投资建厂。随着20世纪90年代席卷世界各地的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浪潮,老板郭台铭精明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扬长避短,利用全球顶尖公司的知名品牌、科技研发实力和良好销售渠道,与大陆低成本制造优势相结合,使富士康很快脱颖而出,得以迅速壮大起来。
到1999年,富士康在深圳的企业共占地1600余亩,厂房及生活区建筑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员工2.4万人,代工生产电脑整机和其他许多电子产品,年营业额达到12亿美元。
从2002年起,富士康一直稳居中国大陆企业出口创汇前列,并先后在昆山、杭州、天津、太原、重庆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到2007年,富士康集团在大陆各地共有60余家企业,员工达到40多万人。旗下的鸿富锦精密工业公司以1931亿元人民币的年营收净额排名大陆台商首位。此外,同属富士康集团的富泰宏、鸿富泰和富士康(北京)三家企业也位居前10名之内。这4家企业的年营收总额共为2804.6亿元人民币,占2007年大陆前10大台资企业营收总额的一半以上。
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台湾鸿海集团连续多年以50%以上的营收速度成长,不仅迅速超越了宏碁、华硕、友达光电、奇美电子等台湾电子厂商,也超越了经营传统产业的台塑、中钢、远东集团等岛内老牌厂商,成为当年营收规模最大的台湾制造企业。
据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排名中,鸿海集团以518.28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名列第132位,将美国微软、思科、时代华纳、迪斯尼、可口可乐、德国商业银行、拜尔、诺基亚、爱立信、日本NEC、富士通、马自达汽车、住友商社、新日本制铁、夏普和三洋电机等大批世界著名企业甩在了身后。
在同年入榜的中国两岸三地500强中,鸿海不仅超过了台湾和香港的所有厂商,而且超过了宝钢、中国电信、一汽、上汽、中化、四大商业银行等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排名仅位居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石油之后。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惊叹!
由于富士康与客户签有保密协议,所以总是保持低调,从不对外透露贴牌公司名称和为其代工的产量规模,但市场专家通过间接数据分析,发现全球几乎所有年供货量超过1000万台的电子产品都有富士康在为其代工生产。仅2006年,富士康就分别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代工生产手机4150万部和4000万部,约占当年全球手机供货量的10%。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家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与之相比。
委托富士康代工的厂商包括摩托罗拉、戴尔、诺基亚、苹果、索尼、东芝等世界著名跨国企业,代工制造各种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等世界最先进的消费类数码产品。当人们由衷地赞叹那些制作美观精致的日本索尼牌VAIO笔记本电脑或时尚靓丽的美国苹果牌iPhone手机时,可能没有想到,其实它们都是由在大陆各地的富士康所属企业代工制造的,因为索尼和苹果公司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工厂,仅从事产品的设计、研发和銷售。
富士康快速崛起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许多经济管理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尽管解释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郭台铭充分利用了大陆优质技术人才和劳动力,以及丰富的资源和优惠政策等优势,创造出所谓“快速、廉价、质优”的独有生产体制法宝,因而才能赢得如此大量的代工订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消费性数码产品的商品寿命已变得越来越短。以往传统手机的一个产品型号通常会保持1—2年,而现在平均每半年左右就必须改进,否则便无法盈利。由于现在各家产品的设计和性能指标相差不多,关键是看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及时地大量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在富士康位于深圳的鸿富锦厂区内,这里到处都能看到一片片外墙粉刷成乳白色的巨大厂房和纵横其中的6车道公路上忙碌地行驶着装满货物的卡车,轰鸣的机器声昼夜不停。一排排流水线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零部件飞快地驶过,经过无数大陆年轻打工妹纤细灵巧的手指,变成一件件时髦的电脑和手机产品,再贴上苹果、诺基亚、戴尔、索尼的商标铭牌,送到全球各地趋之若鹜的人们手中。
每当在海外的业务人员接到客户订单,便连夜发送至深圳,由大陆有经验的设计师立即完成式样设计工作,第二天早上便将样品图型摆在海外客户的办公桌上。
生产数码产品时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是设计和制作机壳模具,它是缩短生产时间的最大瓶颈。普通企业设计和制作一套数码相机的镁合金机壳冲压模具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而富士康不到10天即可完成。如果情况紧急,甚至3天就能交货。其他对手企业设计并量产数码相机最短也需要2个月时间,而富士康的供货时间却可缩短到仅需1个半月。
在富士康的模具设计生产车间,数百名年轻的大陆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三维模具设计软件,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只需l一2天即可完成通常需要1周左右的模具设计工作,再利用电脑辅助制造工艺,完成精密模具的制作。富士康在大陆有模具设计人员2000多人,模具制作人员有1.5万人。为此专门开设了3所模具学校,培养自己的模具技术人员,然后派往富士康在各地的工厂。
一般代工企业自产零部件比例只有10%至15%,而富士康自生电子零部件的比例超过30%。因此,富士康即便以业界最低的价格接受订单,也能获得盈利。为了降低成本,而富士康将企业设在原料产地。例如山西省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镁矿产地,镁合金生产占全国的80%。2003年,富士康在山西太原建立起从生产镁合金材料到最终加工3C电子产品机构件、镁合金机壳、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一条龙生产企业,使该公司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居于业界首位。
其实,除了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外,在大陆还有许多不出名的中小台资代工企业,他们对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贡献也不小。例如深圳市一家没多少人听说过的台资企业天鹏盛电子,专门从事MP3音乐播放器的设计和代工生产,尽管2004年才成立,但短短三年,营收跃升超过8倍,2007年達到1.3亿美元(约43亿新台币)。除了苹果iPod以外,全世界的MP3播放器几乎都在这里生产,包括所有欧洲各国的MP3播放器品牌。
例如当时在德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TrekStor”品牌,即是由英国和法国工程师设计后,交由天鹏盛制造。这款产品在当年欧洲专业科技杂志《Computer Bild》MP3播放器评鉴排行上,无论是功能、造型、音质、使用难易度、电池续航力,都被评为大幅领先苹果的iPod,此后又在欧洲其他地区和美国也开始热卖。
这种将科技发达国家的优秀创新设计与大陆代工企业低成本制造优势相结合的新的国际分工模式,正在对传统欧美、日本先进制造业形成极大威胁。有学者分析,受最近一波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这股产业转移的浪潮已开始向目前欧美、日本企业仍占优势的其他领域,例如汽车制造业蔓延,以往被引以为傲的欧美、日本制造最终有可能将被大陆台商制造所取代。
此外,台湾高科技企业“西移”大陆,与大陆本土产业形成既互补又竞争的局面,也推动了大陆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促进两岸产业界不断合作、升级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