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雪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互联网+背景下政治课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路径研究
白 雪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生更加倾向于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的各类公共参与活动,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途径和技术来看,都日趋频繁化、多样化和网络化。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生公共参与的行为具有特定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活动行动空间的多层维度,中学生公共参与的互动性增强以及中学生公共参与形式的排他私密等。互联网+时代里,思想政治课更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着力于促进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通过网络不断丰富中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有效利用中学生社会公共活动资源,科学创建中学生社会公共活动机制,做到基于生活化体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公民意识培养;在理性探究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推动制度建设;在对比运用中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创造力,增强政治认同;在有序参与中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力,助力责任感培育。
互联网+;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随着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增多,尤其是面对网络参与不断增多的新趋势,思想政治课应正视互联网+时代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地引领、指导、管理中学生的公共参与,全力保证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基于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角,我们不仅要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中学生们如何参与公共生活,还应该对他们参与公共生活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为引导他们正确的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且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在互联网+时代里,中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行为主要集中在网上与网下两方面,参与空间和过去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不断扩大的行动空间中,中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行为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探讨行为规律可以为实现路径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行动空间的多层维度
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过程中,是活动空间、组织空间、发展空间有机组合到一起,并且在不同的活动空间显示出不同的行为特征。第一,中学生公共参与的活动空间的主要特征有空间范围被不断扩大,主要由网上活动空间与网下活动空间两部分组成。通过互联网,利用网络上的一些公共参与平台,中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运用智能终端或者计算机就可以方便的参与利用网络技术举办的各类社会公共活动。例如,参与网络投票,参与论坛讨论、分享心得等。虽然网络上的社会公共活动借助于网络技术实现,但是它与现实中社会公共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网下的社会公共活动需要从“网上”获取活动信息,由于网络的存在,中学生的“网下”公共参与活动空间也不再局限于校园,或者高校所在市、省,活动空间范围被扩大到极大的范围。第二,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的组织空间特征。互联网+时代里,中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中学生作为公共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参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学生组织是具有极强社会公共活动参与积极性的组织,并且在诸多公共参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里,中学生组织也呈现出跨校园、跨地区的特点。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所组成的各类虚拟群体都是中学生组织的重要形式。第三,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的发展空间。活动空间与组织空间的拓展也使中学生的成长发展空间被扩大。中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可以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挥自身的热情与才华服务于社会,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完善自我,鼓励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现自身的不足,为未来的学习指明方向,给学生成长成才发挥有益的作用。
(二)公共参与的互动性
很多社会公共参与活动的开展具有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特征,既活动的参与不受固定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自我决定参与哪些社会公共活动,并且很多社会公共活动的参与是中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互联网+时代里,中学生在互动中参与公共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关注与分享阶段、讨论和选择阶段以及集聚和行动阶段。中学生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所需要资源并非全部来自于校园内部,还可以来自于校园外,或是社会中。中学生从社会中获取活动资源的过程也是他们在与社会进行互动,这个互动过程中他们的身心也会受到启迪,体现出中学生公共参与的行为逻辑特点。
(三)形式的排他私密
总体上讲,对于任何一个公共参与活动,做到全面的梳理和准确的分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加以认识和把握。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公共参与活动的分析,从理论上讲,这是在分析公共参与活动所需资源的三个要素,即主体、组织、信息的基础上,对公共参与活动进行的认识和把握,也是分析和梳理网络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的重要思路。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中学生同辈群体,以及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中学生组织在中学生公共参与中作用的凸显,中学生公共参与无论从主体身份、组织形态,还是从信息传播来看,都呈现出了形式私密的特点。
首先,身份的隐蔽性。网上,中学生作为公共参与的主体,其主体身份呈现出隐蔽性的一面。这主要是因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大都以匿名的身份参与公共活动。这种现象在网络参与中极为普遍。这种情况在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阶段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更是一种网络参与的大环境。受到这种网络参与的环境的直接影响,在中学生网络参与中,多数的中学生也都在用虚拟的“网名”,以网友的身份参与活动。与学生的身份相比,网友的身份更为泛泛、更为繁杂。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中学生公共参与中,网友的身份掩盖了学生的身份,学生身份隐蔽在了网友身份当中。这与以往的中学生公共参与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这种身份的隐蔽性是网络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形式私密的集中体现。
其次,组织的封闭性。从组织形态来看,一个组织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参与者吸收和接纳的程度,是衡量这个组织封闭与否,封闭性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重要标准。对于网络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活动来说,有两类组织主体。一是中学生正式组织。包括中学生组织、班级、学生会、社团等。这类中学生组织由于组织有序、体系完备、章程健全、资源丰富,在中学生公共参与过程中,展现着强大的组织特性。但是,应该看到,在中学生公共参与活动中,这类中学生组织面对中学生群体,组织是全面开放的,集中体现在中学生组织不断地吸收和接纳中学生积极参与到公共活动中来的同时,中学生组织也在不断增强对中学生同辈群体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中学生非正式组织。包括中学生同辈群体,以及学生社团、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中学生组织。在中学生公共参与中,这类中学生组织面对中学生群体,不但呈现出了组织的封闭性特征,而且封闭程度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类中学生组织的公共参与活动以现有成员为主,其成员是以身份验证为前提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二是这类中学生组织大多不会围绕特定的公共参与活动主动吸收和接纳中学生加入;三是这类中学生组织大多不会围绕特定的公共参与活动对其它中学生组织刻意施加影响。究其原因,是这类中学生组织在公共参与中资源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不断熟练的结果。随着这类中学生组织在公共参与中作用的凸显,组织的封闭性也就越来越突出。这与以往的中学生公共参与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组织的封闭性是网络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形式私密的集中体现。
最后,信息的排他性。公共信息是人们开展公共活动所需的重要资源,公共信息在参与者中的饱有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公共参与活动的效果和水平。所以,对于网络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来说,公共信息是中学生公共参与所需的重要资源,客观地要求公共信息的及时获取和有效分享。在这方面,一直以来,中学生团组织以服务中学生为宗旨,做到了及时、准确地为中学生提供有效的公共信息。这主要体现在,以中学生团组织为核心的中学生公共参与活动中,通过组织传达、校园广播、网站公告、宣传板报等方式,中学生团组织会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经过筛选的、有用的公共信息发布给中学生群体,以使中学生能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公共参与活动中来。但是,随着中学生网络参与的不断增多,受到中学生公共参与身份的隐蔽、组织的封闭的影响,公共信息的传播也呈现出了排他性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伴随中学生公共参与身份的隐蔽而来的中学生公共参与信息的不可知,伴随中学生公共参与组织的封闭而来的中学生公共参与信息的不可见。因此,信息的排他性与身份的隐蔽性、组织的封闭性一样,是网络时代中学生公共参与形式私密的集中体现。
(一)基于生活化体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公民意识培养
作为时代的主人、未来社会的参与者与主导者,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其公共参与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并将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当前,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呈现如下显著特点: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但道德规范意识有弱化趋势;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学生公民身份的主体意识亟需提高;法律意识日趋增强,但法律知识亟需拓展。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应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培训,尤其要特别关注教育的环境和方式。人的认识往往是从生活化体验开始的,生活化的感性体验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的最初台阶。在互联网+时代,政治课应通过更多社会热点议题让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感性体验,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力,能有效促进其公民意识的觉醒,从而有利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在理性探究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推动制度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曾指出:“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结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制定的,我们对这一制度充满自信。而自信往往源自人们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认识。通过网络平台的信息快捷传递和分享恰恰可以让学生全面认识国情,在理性探究中不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制度建设。
事实上,从小学到高中开设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理论、自觉思考政治问题、积极关注政治改革;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政治事件,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政治问题,用科学的思维研判政治形势,理性分析和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最终走向政治认同。而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技术引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促进了学生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协商民主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科学分析问题、理性看待事物,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和价值观的认同。
(三)在对比运用中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创造力,增强政治认同
对比运用是思想政治课引入社会热点议题进行讨论常用的分析方法,注重针对同一领域不同现象、事件进行比较,在相异中发现事物各自的特质,在相同中发现不同事物的共性,在新情境、新场合中自觉综合调动各方面、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顺利解决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养成理性思考和创新思考的习惯,进而提高分析力、思考力和创新力,在科学建言献策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理解。当前,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呈现如下显著特点: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但道德规范意识有弱化趋势;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学生公民身份的主体意识亟需提高;法律意识日趋增强,但法律知识亟需拓展。
正所谓:“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将这一科学论断向群众广泛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协的认同,提高人民群众公共参与的热情和智慧,是协商民主建设的应有之义。将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热点议题和信息进行比较运用,分析甄别,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创新力,不仅表达了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愿,更彰显了公共参与的智慧和活力。
(四)在有序参与中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力,助力责任感培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义是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实践再认知的过程。因此,衡量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效的标准并非苍白的说教和无味的分数,而应是受教育者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既要求学生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感,更需要他们有知而必行、行而必久、知行合一的实践力。
然而,当前社会环境下,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功利心强、过分自我、知行脱节等问题非常突出。如何通过网络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搭设平台,如何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力?这些正是基于互联网+思想政治课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教学模式探索和推广的主旨所在。其教学模式的背后需要的是学生道德认知的自觉内化,彰显的是新时期青少年知行合一的实践力。
[1]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6.
[2]申小翠.全球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31.
[3]托马斯JC.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
[4]谢树平.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1,12:29-31.
[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
[6]李宏亮.政治课,真的难以”学而信之”吗—基于《政治生活》教学的实践反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21:48-49.
[7]李宏亮.试析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历史变迁—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59-61.
本文系“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代码:SJLX16_0268。
白雪,女,四川达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