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传统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已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诉求,难以实现现代型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重点思考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发展路径,通过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以实现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04-01
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属于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已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要求。进行音乐欣赏课程变革,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构建新型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发展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在认知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出发,思考音乐欣赏课程发展的路径,为提高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一、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现实性意义分析
音乐教育以音乐为媒介,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展示美感,有助于学生感知音乐形象,并在音乐形象的熏陶下塑造其品格,是实现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作品分析过程中去,体会音乐表现形式,感触音乐形象,了解一定的乐理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地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拓展大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二、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发展路径的思考
(一)以兴趣为导向,重视课堂导入设计。进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需要高度重视课堂导入设计问题,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保障学生参与深度与学习效果的关键。而通过良好的课堂导入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以《十面埋伏》为例,教师可以先讲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以历史人物及风云变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感触与体会《十面埋伏》内涵,继而把握琵琶乐曲的表现形式与效果。
(二)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开展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充分调查与分析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合理调整教学安排,针对不同欣赏水平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捕捉学生思维中的发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
(三)基于音乐风格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为提高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研究课程内容,依据音乐欣赏的对象风格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如在进行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欣赏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体验式教学方式,即以深入参与及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提高师生互动深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播放音乐作品,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以文字或图像的方式来表达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看法与见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深度,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依据课程内容与学习目标安排探究性主题,学生则在主题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搜集,不断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知识广度,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采取问题式引导教学方式。通过设置问题,以疑问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与欣赏音乐作品找出问题的答案。
(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媒介,发挥多媒体的图片、文字、影像等优势,为丰富与创新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式提供现实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课程的积极性。如在进行音乐作品《二胡映月》赏析时,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演奏者在月色湖边演奏的场景,深入体会音乐之中所蕴含与表达的内在情感,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与欣赏音乐作品提供了有效方式。
此外,还应构建完善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付出及努力程度,以多种指标科学衡量学生发展,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切实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保障学生长效发展提供支撑。
三、结语
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属于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欣赏水平与鉴赏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于此,提出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音乐欣赏课堂,充分调查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依照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并依托多媒体教学优势,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不断完善音乐欣赏课堂评价体系,以科学评价为支撑,实现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尚宜佳.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魅力中国,2013,(14):119-119.
[2]宁伟杰.关于提高高校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8):260-261.
[3]李春晓.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5,(7):193-193.
[4]傅征.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61-162.
作者简介:
胡正平(1989-),男,汉族,贵州威宁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