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校园篮球运动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2016-04-16 18:54:01晋愈飞
关键词:校园篮球路径研究转型发展

晋愈飞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安徽马鞍山243000)



后奥运时代校园篮球运动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晋愈飞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以后奥运时代为背景,从安徽篮球运动事业的转型发展角度,着力探讨后奥运时代校园篮球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提出要在发展动力、发展人才、发展基础、发展活动等方面共同发力,实现校园篮球转型发展。

关键词:后奥运时代;校园篮球;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随着世界范围内篮球运动改革创新的加速,我国校园篮球教学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尤其是在观念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制约因素和差距仍然不少,在理念思路上,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篮球运动的功利性太强,以致出现“一切围绕文凭和金牌”,一些学校尤其是中学和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手段较少,满足于传统的、简单的篮球技能技巧的训练内容。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式和改革的举措,推进校园篮球运动教学科学化发展。应当看到,在后奥运时代,校园篮球必须从应试教育、竞技教育的传统中走出来,更多通过篮球运动的普及、篮球运动健康锻炼属性的回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来完成校园篮球运动的改革与转型。

1 当前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基本现状分析

近年来,安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篮球运动创强工作,紧盯目标,强化领导,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不仅使校园篮球运动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各类群众性篮球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而且篮球运动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篮球运动事业健康、协调、稳定发展,校园篮球运动呈现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1.1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安徽对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1],为校园篮球运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发展理念上,大力倡导践行“健康生活,高效学习”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健身活动。在政策支持上,将篮球运动事业发展纳入了“十二五”篮球运动事业发展规划,并根据《篮球运动法》,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强篮球运动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加大对校园篮球事业的财政预算投入,激活、带动了校园篮球运动热潮。在基础设施上,在各种各类学校广泛拓展场地,开设门类齐全的健身项目,购置一大批篮球运动设施设备,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运动和健身需求。在全省各级学校建立篮球运动健康信息咨询平台,不定时向广大学校师生宣传篮球运动场馆设施、开放时段、科学健身方法及健身温馨提示等,学生更加便捷地享受公共篮球运动服务[2]。

1.2校园篮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

将篮球活动作为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贯彻《篮球运动法》,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制定篮球活动计划,教育部门主动当好学生篮球活动的“总策划”、“总调度”,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篮球活动,并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各类篮球比赛。积极推进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业之间开展篮球联谊比赛,加强交流,增进友谊。各级学校也纷纷举办各具特色、贴近生活的群众趣味篮球运动会[3]。多样形式的篮球活动广泛开展,文体教的相融相促、群众篮球活动的蓬勃开展,既丰富了广大学生的篮球运动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重要、最和谐的元素和音符。

1.3校园篮球运动体教结合更加深入

各地纷纷依托业余体校与人才基地、学校共同培育体育后备人才,初步形成了“校为基础、互促共融、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体校作用[4],进一步加大篮球项目的申报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体教结合创造良好环境;加强业余教练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教水平,对在重大比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运动员予以奖励,引导更多体育爱好者参与篮球运动,进一步激发了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和参赛热情。各级体育部门把准体育竞技的杠杆作用,完善篮球业余训练制度,抓好篮球赛事的举办和管理。每年定期举行区域性、多层次、分类别的篮球赛事,实现了以赛促训的目的。

1.4校园篮球运动产业规模更加壮大

近年来,各地以壮大体育产业为抓手,坚持“体育为主、文体并举、多业发展,保障运行”的思路,充分利用校园篮球运动优势,挖掘潜力,引领带动体育产业的稳步发展[5]。各级政府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举办校园篮球赛事、活动,通过企业冠名、广告、门票等实现收入,实现篮球比赛和产业发展双赢;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在篮球赛场新建百货超市、开设娱乐项目等方式,既完善完善了赛场配套服务功能,又以商品销售带动产业发展。

1.5校园篮球运动体制机制更加新颖

各地以加强机制创新为突破点,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动校园篮球运动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各级加强管理体制创新,深化校园篮球运动改革,修缮了现有篮球场馆,成立专门的校园篮球运动协调机构,实现了场馆、赛事规范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机制创新[6],坚持以精品赛事吸引人,依托篮球协会,不断把各行各业的篮球爱好者汇聚起来,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培养、竞赛、保障等机制,让篮球运动人才脱颖而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强运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在确保篮球场馆公益性的前提下,部分场馆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将运营收入全额返还作为篮球赛事的运行经费,拓宽了融资渠道,强化了运行经费保障,繁荣了各地校园篮球运动事业。

2 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客观地说,虽然安徽的校园篮球运动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篮球运动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健身和培养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需求,学生的篮球运动健身意识有待加强,科学健身水平不高,竞技篮球运动水平较低,教练编制少,各竞赛项目的教练人才缺乏等,都有待抓紧研究措施,尽快补齐短板、解决到位。

2.1对篮球运动重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专业体校占学校总数不多,大部分中学对于篮球运动也普遍不重视。教育部门尚未真正重视校园篮球运动。就安徽与江苏对比看,江苏一些高校已经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管理模式,成立专门的学校篮球队管理工作组,形成了“主管篮球运动的副校长+体育组、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教练员”梯度良性管理体系,但安徽在这方面比较滞后。尤其是对中小学的篮球运动教育,普遍将篮球运动作为课外运动来看待,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将篮球运动的教学与其他文化学科的教学实现“同等对待、同等重视”的局面。上级教育部门的不重视是最主因,各级学校尚未切实抓好篮球运动。篮球运动成绩在中小学不纳入中考、高考范畴,也不与升学挂钩,在大中专院校也是不作为硬性的学业考核指标进行,这就导致学校必然不可能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篮球运动的教育教学中去。尤其是,当前学校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到学校的文化课程教育,对校园篮球运动设施的投入非常有限。家长尚未树立强烈的篮球运动意识。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只有文化成绩好,才有出息,才是真正的学习好。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普遍“约束”学生的篮球运动,对学生参与的篮球运动经常不支持,甚至责备,以“不务正业”进行惩罚,这就严重挫伤了学生热爱篮球运动、热爱运动的兴趣爱好,必然制约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

2.2篮球教学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教育部门、各级学校、广大家长都对篮球运动不够重视,不愿意投入人财物发展校园篮球运动,这必然会导致篮球教学质量长期停滞甚至倒退。据江西的调查显示,影响江西省高校学生选篮球选项课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教师责任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素、示范讲解与组织能力的因素、篮球运动氛围的因素、学生的兴趣与喜好因素、校级领导重视程度的因素、场地器材的因素、教师待遇的因素等。参照对比这些因素,也不难看出制约安徽篮球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作为篮球运动教育的主力军——篮球运动教师,由于现有篮球运动教育体制的制约,导致他们日益成为整个教育系统“边缘化的人物”。在篮球运动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篮球运动教师的基本教学条件难以满足。篮球运动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器材、专业教材等都出现紧缺、老化、滞后等问题,学生想运动没有条件;第二,篮球运动教师的基本诉求难以传递。篮球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需要上级的支持并解决。但是,由于篮球运动教师在学校的话语权偏低,反映的问题无法真正引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导致篮球运动教学遇到的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第三,篮球运动教师的基本待遇难以保证。篮球运动教师为校园篮球运动事业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但是他们的待遇长期比文化教学的教师低,许多福利待遇也不高。竞技篮球运动教师的待遇还可以较好地保障,对于非竞技篮球运动教师的待遇,就难以保障和满足了。

2.3竞技篮球体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篮球比赛是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校园篮球运动也是如此,充满竞争活力的竞技篮球运动赛事机制,可以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校园篮球运动发展。但是,目前安徽篮球运动赛事比较单一、不尽合理,只有三种形式,第一,是全省性的校园学生运动会,一般3年为一个周期,这种篮球比赛一般学生是无法参与的,基本都是篮球专业学生才有资格选拔上;第二,是篮球运动协会组织的篮球比赛,这种比赛基本以篮球运动专业学校或者篮球专业学校的学生参与进行;第三,则是学校内部组织的篮球比赛,这种比赛一般学生可以参与,但是效果往往难以保证,多数校内比赛甚至成为了“友谊赛、联谊赛”。此外,还有一些竞技篮球比赛,出现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现象,甚至出现家长为了让学生升学加分、教育部门为了获得升学成绩,而干扰、左右篮球比赛结果。

3 后奥运时代校园篮球运动转型发展对策分析

以后奥运时代为背景,以安徽篮球运动事业的转型发展为视角,着力探讨后奥运时代校园篮球运动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需要解决篮球运动观念的革新问题,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问题,以及篮球运动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问题等。借鉴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后奥运时代,安徽校园篮球运动转型发展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3.1真正重视起来,解决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思想重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加快校园篮球运动发展,首当其冲是各级领导的重视。比如,可以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做法,加快制定和完善高校篮球运动选材、建队、训练、管理、竞赛、输送等“一揽子”政策法规。强化资金保障,继续保持篮球运动事业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大力推进一批事关篮球运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一步加大篮球活动场所开放力度,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3.2强化师资保障,解决校园篮球运动发展人才不足的问题

要提高校园篮球运动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的保障是关键。要充实篮球运动教师队伍,招聘专业强、水平高的体育老师。要提升篮球运动教师素质,注重“文武兼备”,避免出现体育教师“重武轻文”,以复合型体育教师培育复合型体育人才。同时,要在后勤保障、资格获得、职称评价等方面保障好体育老师的各项权利,提升他们在学校建言献策中的话语权。要注重篮球运动训练员市场化,采取竞争性机制引进专业化的篮球教学训练员,专门与体制外的教练员签订教学合同,从而及促进校内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切实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成绩。

3.3完善基础设施,解决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基础不足的问题

推进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发挥篮球运动组织作用,逐步实现由篮球运动部门主办赛事过渡到篮球运动部门监管下的各协会自行组织赛事。以各类活动为抓手,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纵深发展。继续办好已经形成传统、形成品牌的标志性活动。挖掘、整理、推广一批民族篮球运动和民俗民间篮球运动项目,提升竞技篮球运动上档升级。实施文体教结合战略,形成以业余体校为龙头,文化学校为重点,全县所有学校为基础的人才梯队建设网络。实施金牌战略,扩大项目的夺金点,实施人才战略,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推动聘任上岗,确保优秀教练员队伍稳定。促进篮球运动设施扩容提质。尽快完成各级学校篮球运动场周边看台的建设工作,抓好文体中心篮球运动主题公园建设,将文体中心建成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篮球运动主题公园。

3.4注重学生兴趣,解决校园篮球运动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

坚持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篮球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篮球运动、投入篮球运动、热爱篮球运动。加大从高中篮球队培育人才的力度,形成与体校和运动学校多边多方合作机制,畅通学校之间选材与运动员输送渠道。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广泛开展群众性、趣味性的健身活动,推动篮球运动走进全体学生,促进篮球运动学生人口比例逐年提高。以“休闲篮球运动”、“篮球运动旅游”等为发展方向,积极利用本地优势构建特色篮球运动休闲生活圈,推动校园篮球运动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4 结语

后奥运时代高校校园篮球运动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作为校园体育发展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必须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为重要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举措,从拓展和创新中国体育研究新视野和新方式展开研究,全面加快推进校园篮球运动教学科学化各项工作,从而推动校园篮球运动教学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参考文献:

[1]王自美.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1(9)∶34-35.

[2]宓钟琪,高侠.中国篮球运动现代化的思考[J].篮球运动博览,2011(10)∶56-57.

[3]陈德平,徐泉永,卢月强.后奥运时代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2)∶70-73.

[4]裴彩利.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对校园篮球文化的促进与发展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489-492.

[5]杨永微.浅探中学生篮球教学的有效模式[J].少年体育训练,2010(1)∶78-79.

[6]曾海.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创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7)∶113-114.

【责任编辑:周绍缨410154121@qq.com】

Rearch on ways to transformation of campus basketball in post-Olympic era

JIN Yu-fei
(Sports Department,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Ma’anshan 243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set in the post-Olympic era,tries to explore a scientific way to the campus basketball transition in the post-Olympic era from the pespective of basketball career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It suggests making efforts at the same time in such fields as the development motivation,talent development,development basis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etc.,so as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sport in campus.

Key words∶post-Olympic era;basketball sport in campus;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research on ways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71(2016)03-0084-05

收稿日期:2016-01-13

基金项目:2015年度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ASS2015211)

作者简介:晋愈飞(1984-),男,安徽马鞍山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校园篮球路径研究转型发展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7:10
中学校园篮球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浅析影响初中校园篮球发展的因素及优化策略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0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5:26:02
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路径研究
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 22:12:12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5:10
浅论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与改革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