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为用

2016-04-16 18:25
复旦教育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团拜会人文学科功利

庆 年

·评论·

无用之为用

庆年

在2016年复旦大学春节团拜会上,葛兆光教授发言,话题是从日本政府决定对国立大学人文学科实施关、停、并、转开始,提到当天早上看到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校长就这个话题的对谈,介绍了日本一些学者对政府政策的强烈质疑。对这一事件,葛兆光教授忧心忡忡,他担心人文学科越来越被边缘化的现象继续漫延。

日本的政策调整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像葛兆光教授和许多人们所忧虑的那样?本期发表了陆一的文章,专门介绍了这一政策的来龙去脉,对事件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作者认为,人们对政府的政策存在着误读,关、停、并、转是有区别地整合,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尽管日本政府反复强调,改革是顺应社会人口和市场需求变化对部分应用性的文科进行调整,对基础性的文科尊重大学的自决,但是并没有能够完全消除人们的担忧。

很显然,如何认识现代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是日本政策调整事件质疑和辩护的一个焦点。说到底,是对现代大学使命和功能的认识问题。从1088年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算起,大学存续了近千年,围绕着大学之“用”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近两个世纪以来,有关大学功用的思想越来越多元。然而不管有多少不同的观点,客观的现实是,大学日益走向社会发展的前沿,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经济发展工具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学作为社会精神存在的作用、文化发展的作用越来越被放到次要的位置。尤其近一二十年,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加剧了对大学知识生产的依赖,大学的现实功利性倍受重视,公共政策向现实功利倾斜,公众行为趋向现实功利,都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唯人文学科,实际上所有的学科都面临着功利主义的挑战、绩效主义的挑战。只不过人文学科离现实的功利过远,显得更为“无用”,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人文学科被边缘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并不只是日本发生了政策调整,在许多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局。葛兆光教授借用《共产党宣言》开头那句著名箴言来形容严峻的形势:“一个蔑视人文学科的幽灵,似乎已经在全世界徘徊。”本期吴万伟的文章,述评了欧美大学人文学科的生存态势和有关的各种主张,从中可以窥见一斑。然而,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如何去应对这种变化。

听了葛兆光教授团拜会上的发言,我立即约请他写篇稿子。很遗憾,因为手头事太多,他无法应承,但送我2012年发表的《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说基本的看法都在那篇文章里。他认为,“除了这些客观环境和外在风气,那么,人文学者是否也需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法进行反省?”“必须区分作为知识专业的人文学科,和作为良心及修养的人文精神,也必须区分经由严格训练而成的专业学术,和仅凭热情与模仿而成的业余爱好”,把专业学术基础夯实了,人文学科才能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他又强调:“除了需要人文学科守住专业的底线之外,更希望人文学者能够介入社会生活,深入大众领域,提出有意义的话题”;“影响了大众,反过来也确立了自身学科的价值。”所以,他呼吁人文学科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认为这才是拯救人文学科之道。人文学科自身要反省是必需的,然而整个知识界难道不需要反思吗?社会不需要反思吗?葛兆光教授在团拜会上说了一句那篇文章里没有的话:“今年是‘文革’五十周年,记住不要革文化的命。”这句话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不能挥去。

猜你喜欢
团拜会人文学科功利
Broadband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for linearly and circularly polarization based on sand-clock structured metamaterial*
习近平“拜年话”里的家国深情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不忘初心 融汇逐梦——绿康医养集团十周年庆典暨2017新春团拜会实录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人文学科文化及其影响大学生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路
人文学科实验室建设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探析
集众智 纳良策 开拓创新谋发展——重庆富侨公司举行2014年新春专家团拜会
江西省图书馆隆重举行春节团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