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丰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虚拟型学习团队建设在企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高永丰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摘要:虚拟型学习团队是网络时代下一种崭新的组织新模式。阐述虚拟型学习团队的内涵和本质、基本组织结构以及在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建设过程包括组织结构的建立、网络技术平台的搭建、企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三个方面,并提出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虚拟型学习团队;工商管理专业;网络沟通平台;资源共享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的使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扩大社会技术性人才需求规模和提升需求层次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而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2014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我国60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导引方向[1]。以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在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试推行“3+1”人才培养的模式,“3”阶段为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1”阶段为学生企业实践学习,在企业现场进行实践性学习活动,并同时开展企业研究活动,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企业实践学习一般以完整的学期或学年为单位,总时间一般不少于1学年。
“1”阶段的企业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难点和关键点,企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着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败。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实习,地域分散,脱离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与学生难以保证稳定的面对面的教学交流,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呈动态性,学生在完成企业岗位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难以保证学习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突破口,深入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在“1”阶段企业实践教学操作存在的困难,利用虚拟型学习团队的构建,对企业实践教学中教师、学生、企业三者之间教与学耦合,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实践教学新方式,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培养应用技术大学本科人才的道路,真正实现产学研用一体的目标。
1.1虚拟型学习团队的内涵
虚拟型学习团队是虚拟团队的一种形式,因此首先得明确虚拟团队的定义。Lipnack等将虚拟团队定义为有一个共同目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跨越空间、时间和组织界限障碍,相互协作工作的一群人[2]。George又提出虚拟团队是一种将具有不同知识和专长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的方式。这群人或者是由于在空间上分散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或者由于是在不同的时段工作,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很难聚在一起工作[3]。就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虚拟团队的定义暂时没有统一,本文结合Lipnack和George提出的定义,认为虚拟团队有别于传统团队组织成员面对面互动的合作模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技术平台将不同地点的成员连接起来,按照团队制定的目标完成任务[4]。
罗永泰认为,虚拟型学习团队是由跨部门或跨组织边界,以及权威核心与知识或技能互补成员构成,以权威核心为交流平台,发掘新想法,并组织成员达到知识、经验的共享和项目集成的动态调整,在学习与创造中实现组织目标[5]。本文结合罗永泰的定义,从企业实践教学角度认为虚拟型学习团队是虚拟团队的一种形式,是指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学生与专业导师、企业导师以及学校管理者为了共同的任务和目标,通过网络技术平台进行信息沟通和相互联系的合作学习团队。
1.2虚拟型学习团队基本组织结构
汪菲等认为,虚拟型学习团队不宜采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多层次、注重垂直关系的组织结构,应注重构建横向联系的、规模小而管理层次少的扁平结构,以增强团队的机动性、柔性以及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快速应变能力[6]。因此,结合虚拟团队和虚拟型学习团队的内涵和本质,其基本组织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没有共用空间和行政边界,成员由各地分散的人员组成,成员可以来自组织内部,可也来自组织之间;二是利用技术平台沟通协作,主要通过技术平台把成员联系起来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三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虚拟团队使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合作。其基本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虚拟型学习团队基本组织结构
应用技术大学的校企合作可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办学,也可逐步发展成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学生既可在学校学习为主、在企业实习实训为辅,也可以学生、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无论何种模式,都涉及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者教与学的耦合关系,对于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来说,“1”阶段的企业实践教学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放羊式”企业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适用的实习范围较广,可以进入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实习,所选的相关岗位千差万别,比如从事人力资源助理、文员、销售员、酒店服务员、导游、教师等岗位,实践专业指导完全落在企业导师(企业直接主管)身上,专业导师受本身的研究领域限制,在实践教学中难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的企业实践教学停留在频繁的巡查、电话联络等形式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学生的正常实习。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联系基本被切割开来,学生的企业实践教学实质等同于“提前就业”。
2)“电大式”企业实践教学。
学校通过设置网络课程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学生边实习边利用额外的时间修完网络课程的学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而专业导师只需进行通过网络指导和作业批改达到教学的目的。网络课程针对的是专业上的所有学生,对不同岗位的学生的现场实践性学习并不能有效的指导,不能解决个体学生真正想学的理论知识,这等同于社会人员参加电大的业余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和毕业证书。
3)“游击式”企业实践教学。
学校根据学生实习的区域进行分配,派专业导师进行校外教学,授课地点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动,或者借用企业会议室,或者利用其他院校教室,授课时间选在节假日,通知学生从不同的地方过来集中授课。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疲惫不堪忙于应付,而且导师的校外教学内容难以与学生所需的岗位知识要求相契合,实质等同于“工作+学习”的自学考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对策即构建虚拟型学习团队,解决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实践教学“学校——学生——企业”三者难以协同的问题,真正实现产学研用一体。本文以广白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虚拟团队组织结构进行构建和应用,从而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1虚拟型学习团队组织结构的建立
在校企合作中,以学生实习的企业岗位为单位,专业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学校管理人员形成一个团队,团队性质属于虚拟型学习团队,团队的特点是各人员处于不同地方,所处环境不一样,但有共同的任务目标。以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学生为例,把在外分散的相同实习岗位的学生与指导者集合成虚拟型学习团队,需建立其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虚拟型学习团队组织结构
该虚拟型学习团队组织结构的学生的实习岗位相同,分散于不同企业或在同一企业实习,专业老师为在校授课老师,企业导师由学生上级主管或企业培训导师组成,学校管理人员由辅导员、就业实习干事等组成。通过组织结构的建立,由资深的专业老师、企业导师、学校管理人员通过技术平台提供技术和经验咨询,指导学生提高实习质量、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并完成校企合作下制定的共同目标。
3.2虚拟型学习团队网络技术平台的搭建
网络技术平台的搭建是虚拟型学习团队正常运作的关键,需要搭建两个平台:一是网络沟通交流平台,团队成员在不同地点随时随地进行团队沟通,可以利用网络常用的沟通软件,比如微信群、QQ群等进行交流,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后团队成员需要实名制,方便进行沟通指导和联系;二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可以在官方网站上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立虚拟型学习团队企业实践教学课程,指导者如专业老师可以把企业实践教学要求、内容、相关指导视频上传给学生共享,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学习讨论并提交相关作业,完成学习任务。
3.3虚拟型学习团队企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
虚拟型学习团队企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虚拟型学习团队网络沟通平台沟通内容设计,以便实现虚拟型学习团队无障碍的沟通;二是虚拟型学习团队资源共享平台内容设计,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企业实践学习任务。
3.3.1虚拟型学习团队网络沟通平台沟通内容设计
虚拟型学习团队网络沟通交流平台需要有实质的沟通内容及要求,以避免只有平台没有交流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对沟通内容需要进行设计和规范,见表1。
3.3.2虚拟型学习团队资源共享平台内容设计
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企业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需要利用资源共享平台,从中参与到各个学习项目中去,比如,充分利用广东白云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搭建企业实践教学课程三大模块:教学资源共享、网络答疑讨论、课程作业布置。其核心模块是教学资源共享,专业教师需要把企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微课视频设计,上传微课后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到该课程的知识,见表2。
表1虚拟型学习团队网络沟通平台沟通内容设计
表2虚拟型学习团队资源共享平台学习内容设计
3.4虚拟型学习团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避免虚拟型学习团队的建设流于形式,难以达到企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虚拟型学习团队学生人数的控制。
虚拟型学习团队学生人数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10人。因为指导老师的精力有限,一旦学生人数过多,指导时间将会减少,指导质量随之降低,部分学生甚至得不到沟通和关注,脱离团队的管理。另外,如果学生人数过多,容易引起沟通的困难,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歪曲,学生意见的增多将产生指导的困难。
2)虚拟型学习团队学生作业的完成与提交。
作业的完成和提交都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由于团队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学生容易出现对作业要求的不理解和提交方法的不恰当,因此,指导老师要提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布置作业任务要有相应的格式要求和模板,在形式上规范学生的作业,在内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参考标准,以此提高作业的质量;二是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实习前,指导学生熟悉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学习方式,特别是作业的提交方法和时间限定,保证学生按时提交作业。
3)虚拟型学习团队指导老师之间的配合。
虚拟型学习团队指导老师包括企业导师、专业导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容易出现职责不清和多头指导的问题。因为,虚拟型学习团队建设过程应明确各指导老师的职责及指导的具体内容,对于学校的实习政策和企业实践教学思想应统一意见,各施其责,互不干涉。
本文拟通过虚拟型学习团队的建设以改变传统的企业实践教学形式,搭建虚拟型学习团队平台,把“企业——学生——学校”三者教与学的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一种适合应用技术型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教学和培养人才的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在企业实践教学阶段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形成完整、成熟的企业实践教学阶段虚拟型学习团队的构建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邵波.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教论坛,2014(13):9-13.
[2]IIPNACK T,STAMPS J.Virtual teams:Reaching across space.time and organizations with technology[M].New York:John Wiley&Sons.Inc,1997:9-l3.
[3]GEORGE J.Virtual Best Practice:How to successfully introduce virlual team working[M]// PARKER G M.(Ed) Best Practices for Teams.Amherst,MA:HRD Press,1997:3-6.
[4]高永丰.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虚拟团队构建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5(1):34-37.
[5]罗永泰.虚拟型学习团队形成与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65-68.
[6]汪菲,冯振环,王寒.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虚拟型学习团队组织管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77-178.
[责任编辑:钟艳华]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 Team Construc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 as an Example
GAO Yongfeng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Gungdong Baiyun University,Guangzhou Gungdong 510450,China)
Abstract:Virtual learning team is a new organization mode in the internet era.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virtual team,its basi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f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virtual learning team includes three asp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plat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based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s. Finally, this pap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that are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virtual learning team;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network communication platform;resource sharing
作者简介:高永丰(1980—),男,广东汕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管理学。
收稿日期:2015-08-18
DOI:10.3969/j.issn.1672-6138.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138(2016)01-0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