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教育思想开启课改新思路

2016-04-15 06:52马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马军

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是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顽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教育改革的现实焦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方向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想体系,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和学生(主动地学习)之间的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都在学习,都在交流,都在积极地展示自我,不仅让每个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运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人文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启课堂教学改革呢?实践证明,转变观念是前提,精心备课是基础,聚焦课堂是关键,反思坚守是路径,爱岗敬业是保证。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紧跟时代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课改首先要面对观念的惯性阻力,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少人会拿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为借口,掩饰自己的惰性,持观望或反对的态度。事实上,课改与考试成绩、升学率并不矛盾,从来就没有理论和实践证明搞课改会使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下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吃透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让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考试成绩必然也会提高。因此,思想是总开关。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因素,教师只有在思想上认同新课改,才能谈到方法上的优化,可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

第一,要转换角色,让教师变导师。有人说:机械重复的课堂缺少灵气,墨守成规的课堂缺乏思想,人云亦云的课堂缺乏个性,浮光掠影的课堂没有实效,而理想的课堂是有导游参与的自助游。目标明确,过程精彩,随时都有意外的惊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由原来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协助者、学习者。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中要少一些昔日的师道权威,多一些理解与沟通。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把平等、理解、宽容、关爱和帮助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情感、共享价值、共同探究、合作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问题的思考“放”给学生,把展示的平台“留”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以生为本,化教为导,以导助学,以导促学。

第二,要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学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情,变“机械灌输”为“引导启发”,变“循规守矩”为“师生互动”,变“单打独斗”为“合作互助”,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合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协同互补,让课堂既能吸引学生,又不牵制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的听讲为主动的探究,让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第三,要转变育人观念,让课堂教学成为育人的主阵地。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学生观要从“工具性”向“生命性”转变,在价值观上,强调要让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能力。同时把只面向少数、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转变为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教育观;在人才观上,变革以往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物”、贬低学生价值的观念,转变为将每个学生都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育质量观上,变革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要在完成双基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强调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精心备课是基础

《礼记·中庸》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堂教学基于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只有在课前吃透教材,掌握学情,才能驾驭多变的课堂,才能智慧地解决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奇思妙想。

第一,备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前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以及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需求及其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等,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学定教。

第二,备教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深入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所授教材的编排体系及各单元各章节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对静态的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使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明确具体的教学设计,力求使课堂教学的内容适量,重难点突出,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把每分钟都用在刀刃上,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第三,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了课堂,主宰了知识,主宰了学生,缺乏对学生合作意识、发散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其结果是课堂有教无学,或者是教多学少,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学生和教材内容两个基本要素,科学地组织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教学效果;构思清晰流畅、合乎逻辑的教学流程,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互动、有益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

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过,“有效的教育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教师要把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让学生围绕可行的目标经历学习、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要恰当安排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学科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各个学科的教学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欲望。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要精心预设问题导向。有效问题生成有效课堂,纵观那些低效的课堂教学,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唆、问题表达不清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既要准备精炼的过渡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又要精心构建精确、具体的问题链,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让有效问题推动教学,让学生紧紧围绕有效问题展开学习活动。

第四,备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就要以教师的教学技能来呈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就要靠教师的教学技能去支撑。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情景创设、提问调控、示范指导、多媒体技术等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现在,在教学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成人化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教师不具备某一阶段的教学技能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教师本身素质不过关,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练兵,勤于学习,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灵活调控是关键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而质量是课改的生命线,是每位教师、每位校长思考的焦点。我们有了新的理念、充分的课前准备,关键还是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调控,务求实效。

一是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有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是: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少讲或不讲,就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了该讲不讲,放给学生;该管不管,放任学生;改纠不纠,误导学生的情况,其结果是:课堂活了,学生乐了,质量滑了。这种毫无成效的、放羊式自主学习显然是与课改精神相悖的。课堂教学中,既要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质疑评价等权利放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又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及尚未成熟的思维能力,都决定了他们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概念,教师一定要讲深讲透,绝不能“金口”不开,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或操作理解的问题,大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对核心问题、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发散点一定要给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时间。不管教学进行到哪一步,教师都要敏锐地捕捉课堂的生成问题,积极、恰当地进行引导和补充,要做到能“放”能“收”,忌防乱而无序。

二是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体验”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发言一律采取赞成或不加评判的做法,实践证明,高效课堂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做一个倾听者,听清互动双方的观点,听清精华所在,听清双方的认识偏差和对话焦点,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激得巧;“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一个点拨者,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生生互动中难免存在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一石激起千层浪”,做一个激发者,课堂的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教师要因势利导,机智地捕捉那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是处理好“入”与“出”的关系。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人把“模式”和“模式化”相混淆。模式是流程,是规则,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当旧的模式被打破,新的模式随之诞生。“先临帖才能破帖”,这个道理很简单。许多学校不出帖,原因是临帖出了问题,学不好成功的经验,问题不在于经验本身,而在于学习者是否真正能融会贯通。在课改面前,步入浅水区和深水区的人,认识是不一样的。没有深入改革之中,你的判断自然是肤浅的。改革没有捷径,你只有钻进去了,才可能化蛹成蝶,破茧而出。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初期,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把握精髓。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后,在抓住课改精神实质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构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将被动的模仿转化为主动的探寻,活化形式,因材施教,防止模式僵化。

四、反思补正是路径

反思是人有意识地回顾、总结、评价自己在某种情境中的思想、观念及行为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反思是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技能,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实践,以思促教,提高效率。

五、职守笃行是保证

实践证明,课改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曲折,特别是改革初期,会有各种不和谐的声音,我们必须要在关键时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委屈、讽刺、攻击,坚守信念,科学定位,坚定地走下去。课堂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敏锐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先进的教育思想、谦虚的学习态度,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如果停留在怀疑、犹豫和徘徊中,只会换来改革的失败。要善于在困惑中坚守,绝不因为遇到挫折而朝令夕改,动摇反复,要敢于正视矛盾与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与修正,课堂教学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做教育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需要开拓奋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需要心无旁骛、责无旁贷的执着求真精神。而课改之路,创新为源,质量为本,育人为重。只要我们热爱教育事业,安贫乐道,勇于实践,执着坚守,课改这棵大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枝繁叶茂,结出硕果。教育是一条隽永的河流,寄托着世世代代的梦想,将会生生不息的流淌。作为流连于其中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我们更新理念,立足实际,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去开辟我们的教改之路。■

(作者单位:甘肃通渭县寺子川教育学区)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