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体
网讯:2010年至2014年间,崇明县某卫校原校长,擅自决定给校班子成员违规发放汽油补贴,该县卫计委给予该校长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相关人员退还相关费用。2013年7月间,上海某大学以考察交流为名,组织部分师生乘坐豪华邮轮赴境外公款旅游,违反了“八项规定”精神,市纪委给予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监督职责的校长、纪委书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上海市纪委网站,2016年1月7日)
其实,类似上述“校长事件”,并非鲜闻。如,北京某附属中学校长,批准通过其托管食堂每周向在岗的七十多名教职工违规发放咸鸭蛋、松花蛋等食品福利,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山西晋城某中学校长等人借赴上海培训之机,组织五十多名教师去周边旅游,由学校公款支付部分费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凭公心而论,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无论是对于被处理者个人,还是对于掌权施政的他人,都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和保护。一者让被处理者“儆心”,二者令掌权施政者“镜鉴”,当为其点赞。但要真正达成“鉴于镜”“儆于心”的目的,尚需善于在一些痛楚的教训中汲取精神营养。有言道,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教训;聪明的人总是善于拿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教训是最好的老师。
就上述事件,以常理推知,校长们显然并非不知晓“八项规定”,并非不明白“财务制度”,且并非不能预见对部分人员的不当厚爱就是对多数人员的一定漠视,而违规“发放补贴”和“公款旅游”之类仍悄然“成行”,就不能不说其中存在着难以言传的就里。猜测起来主要有:一是校长关心下属(或许也有关心自己的因素),主动作为,考虑到下属的身心需要,即便是顶风作案而可能置身险境,也在所不惜;二是下属因为工作辛苦或成绩突出而向校长提出了某种要求,校长被动而为,考虑到下属的“余勇可贾”而不得不曲意逢迎,在所不辞,即所谓进行财物上的奖励。说实话,第二种可能性尤大。
行笔于此,忽想起苏轼“君子如水,因物赋形”的话语。苏轼有云,“天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窃以为,为人当可效之。而苏轼又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窃以为,为文当可效之。纵观苏轼一生,“智慧如水,因物赋形”。无欲无求,恰如水之无色无味;泽被他人,恰如水之荡涤万物;随遇而安,恰如水之顺乎自然;表面谦谦有礼心中却自有不弃之处,恰如水虽至柔却可穿土击石;平素文质彬彬却自有金刚怒目之时,恰如水之化为坚冰而现锋露芒。苏轼之“水性”明显呈现出多面性、立体性,同时呈现出原则性、可控性,尤其是“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令人拊掌。窃以为,为人为文为官为事皆可效之。
反观时下有的校长,或许也想充当如水的君子,或许也想表现出如水的智慧,或许还想成就“止于至善”的德行,但往往受制于不良人情世态的羁绊,为外物所役,乱了管理的方寸,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以至贻笑众家,恼恨一己。究其原因,或许并不复杂,即在担纲施政中,在法人职权的履行上,偏解了水之真性,陷之于过柔,失之于过弱,以至流之于过“滑”,缺少当有的定力和魄力。这样的校长,表现在对下属的意愿处置上,往往是你想要的高,我便忍让,决不淹没你的强势;你要求的低,我便涌入,决不抬高你的低调;你动我便随行,你静我便长守,总之是随缘从众,放任自流,不管正确与否,不管公平与否,不想得罪他人,不敢摆平矛盾,不善协调感情。如此一来,当同事们意见纷攘,个人职位难以为继,抑或丑事东窗事发,个人行为受到组织处理,才如梦方醒,悔不当初。
遇事常听众议,从谏如流,处事当合民意,海纳百川,高看、厚待下属和教师,致力于和谐校园建设,不仅无可非议,且应大力提倡。没有下属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校长匹马单枪,总也挑不出新的天地。然而,要确实达成学校的稳步健康发展,确实需要众人同行的合力,创生如水赴壑的生动局面,校长非要“行止有度”不可。在此,仍需敲响几锤警钟:一声为修好制度的堤坝,让流水在制度的河床上平稳前行;二声为捆好权力的手脚,让权力在适宜的笼子中翩翩起舞;三声为铸好人文的金钟,让人文以入耳的音律和谐演奏;四声为平复浮躁的心态,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真正做到心静如水。
总之,在创建“三严三实”的新常态背景下,校长定要懂得“有以安而生变,亦有以用危而求安”的道理,否则,有可能既损己又害校。那种结果可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作者单位:安徽濉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