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春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批评学生,然而,有的教师喜欢采取狂风暴雨般讽刺、挖苦式的批评,殊不知,这样做会深深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到师生间的关系。其实,在课堂上与学生“短兵相接”时,教师要讲究批评策略,让批评的语言变成沁人心脾的春风,有效化解课堂冲突,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为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在处理师生关系中的一些体会。
一、化“针锋相对”为“以柔克刚”
课堂上学生的一时冲动固然会让老师难堪,但老师也不必一味地从维护自己形象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大发脾气,有时温柔的一刀更有杀伤力。课堂诵读课文时,学生都推荐一位同学,我高兴地叫他起来给大家示范,可他却冷冷地说:“我不想读。”热情的学生都愣住了,我心里也很不舒服,但我总不能因为学生不读课文而恼羞成怒吧。面对注视着我的学生,我若无其事地说:“这位同学可能心情不好,也可能身体不适,我们不要勉强他,换个人读好不好?”学生欣然接受,课堂教学继续进行。几天后,那位同学找到我,向我道歉,说自己当时心情不好,不是有意为难老师的。我安慰他说,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注意克制自己。自此以后,他和我特别亲近,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我当时的宽容打动了他。
二、化“挖苦刻薄”为“循循善诱”
我曾经遇到过两个老师处理同样一件事情,都是发生在自习课上:两个学生发生了冲突,先是争吵,后来发展到了互相辱骂对方的父母。其中一个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什么骂人?”学生说:“他先骂我父母。”“他为什么骂你父母,不骂其他同学的父母?可见,你也不是好东西。”学生听了之后,十分生气,对老师说:“你为啥只批评我,你也不是好东西。”结果,同学间的矛盾就演变成了师生间的矛盾。另一个老师了解了情况,对两位学生说:“不能全怪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们是很爱自己的父母,但你们这样做,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对于懂事的你们来说,这样好吗?”教师循循善诱的话语让学生立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由此看来,讽刺挖苦的语言只能让被批评的学生产生仇视和自卑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化“旧账新算”为“就事论事”
大多数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一般都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如果每次学生犯错,都要把以前学生犯的错误全部抖出来,批评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进而“破罐破摔”。有一次语文晨读,我发现一个学生在照镜子,于是,我走到她的身边将镜子收过来了。当时,我很生气,因前几天她上课吃零食,我还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她。原以为她不会再违反课堂纪律,哪知现在又……于是,我脱口而出:“前天吃零食,今天照镜子,过两天又不知做什么,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几天后,我在她的周记中看到:“吃零食被您发现,经你悉心的教育之后,我觉得愧对老师您。早晨照镜子被您发现之后,我本想找老师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违反课堂纪律,但您的一番话,让我对您有的不再是歉意,而是恨。”看着她的周记,我发现我批评她的语言过分了,不应该翻她以前的旧账。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错误,一次批评”“对事不对人”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有经验的老师批评学生时,会就事论事,错在哪里就批评哪里,批评目标要明确。
四、化“唠唠叨叨”为“点到为止”
俗话说:“话到舌尖留半句。”当你发现学生犯错时,一般的做法是跟学生讲因果利弊关系,但真正的因果利弊要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假如我看到学生课桌下有纸,我告诉他:“你看。”他会立即弯腰把纸捡起来。但是有些老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经常是事无巨细,喋喋不休,这只能让学生讨厌老师,会有什么教育效果呢?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批评的语言要简捷精当,点到为止。恰当的批评就像是一只号角,促使学生不断奋进。
五、化“唇枪舌剑”为“秋后算账”
学生年少气盛,个别人更是一触即发,冲动起来往往不计后果。对此,教师要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直接冲突。有一次上课,有两位男生总在交头接耳,我看—眼,他们就静下来,可我刚一转身,他们的声音又传来了。反复几次后,我发火了:“不想学了是吗?不想学了到教室外面站一会儿。”见老师生气了,学生都看着那两位肇事者,其中一个觉得很没面子,一气之下竟真地冲出了教室。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我更是恼火,很想把这位学生叫过来狠狠地批评一通,但转念一想,如果此时把学生强拉回来,一方面影响其他学生,另一方面只能激化矛盾。于是,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讲课。下课后,我让学生把那位学生找过来,首先我表示自己在课堂上不该说那样的话,但同时也让学生想想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该学生冷静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们承认了错误。
六、化“疾言厉色”为“冷处理”
学生的不良行为让我们生气时,我们一定要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千万不能“火上浇油”。
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们班里有个女生的手机突然响了。全班同学都齐刷刷地望着她。我也停止了讲课,静静地看着她。在我的注视下,她慌忙地把手机关掉,于是我什么话也没说,继续讲课。后来,我发现那个学生慢慢平静下来,进入了听课状态。这种无言的批评,无声胜有声。批评是唤醒,是等待,要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爱和尊重时,他们就会自觉地改正错误。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以人性化为前提,以感情为纽带,以精神为寄托,在民主、温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让“忠言”不再逆耳。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师生间的冲突,讲究批评策略,用智慧化解冲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5﹞GHB1368)“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天祝县新华中学)